十字路口上的巴西,還會迎來「反轉」嗎?

2022-10-09     世界說

原標題:十字路口上的巴西,還會迎來「反轉」嗎?

10月2日,巴西總統選舉首輪投票以前總統盧拉48.4%對現總統博爾索納羅43.23%的結果完成計票,由於無人超過50%的絕對多數,盧拉與博爾索納羅將進入第二輪投票,在10月30日角逐出下任巴西總統。

儘管以第一的成績進入次輪,對於選前勢在必得的盧拉來說,首輪的投票結果依然被視為一種挫折:此前不少民調認為盧拉有希望在首輪中直接勝出,從而排除次輪投票的變數,但最終現實投票結果顯示盧拉與博爾索納羅之間的差距僅為大約5個百分點,而不是事前各方認為的10%以上。這也將次輪投票的懸念推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此前數月,博爾索納羅一直宣稱民調機構低估了民眾對他的支持,事實證明他竟然是對的:對於「特朗普」式的候選人,民調技術在巴西再一次出現了偏差。

儘管直到目前,大多數預測仍認為盧拉足以在次輪選舉中勝出,但與之同時,已被民調低估過一次的博爾索納羅已經宣布,他將在10月30日「保持優勢」。

盧拉與博爾索納羅,幾乎是當前巴西政治光譜所能想像的左與右的兩極:盧拉承諾向富人推行更高的稅率、重視氣候和環境議題、擁抱性別平等與種族平權,博爾索納羅則打算用減稅和更多的投資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將包括亞馬遜雨林在內的全部環境議題都視為巴西的主權事務,認為巴西有權使用其自然資源,他還承諾,如果他能夠連任,將延續在新冠疫情大流行階段執行的臨時扶助政策,繼續向貧困家庭發放每月超過400雷亞爾的補助金。

選舉進行之際,巴西和全球局勢都正面臨緊要關頭:一面是越發不可預測的國際局勢帶來的國內經濟和通脹方面的空前壓力,另一面則是在戰爭、饑荒、能源轉型等多重挑戰下處境日益微妙和脆弱的全球氣候危機。

危機當前,巴西將向左,還是右?

補貼,能否救得了現總統

向貧困家庭及部分行業從業者發放的補貼,恐怕正是10月2日挽救了博爾索納羅選舉表現的關鍵:2018年上台的博爾索納羅的大半任期都籠罩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陰影之下,而這位先是不相信病毒存在、後是阻撓所有由專業人士建議的流行病抑制措施、甚至還繞過專業人士強行推行未被驗證的新藥,巴西總統在三年中將自己的國家變成了全球疫情「震中」:它是新冠疫情中損失最為慘烈的國家之一,近70萬人直接死於新冠病毒,數據僅次於美國。

區別在於,將美國疫情推至失控邊緣的特朗普已經在十分驚險的情況下結束了其唯一一個任期,而博爾索納羅如今卻想要謀求連任,與此同時,兩國在疫情帶來的連帶經濟打擊方面所能調用的回應工具又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過去三年,巴西家庭平均收入繼2016年的劇烈衰退之後再一次經歷了明顯下滑,越來越多的人無法支付基本食品和生活用品的開銷,博爾索納羅的民調支持率也隨著居民收入的下降而應聲下跌——2016年的經濟蕭條原本是促使選民選擇博爾索納羅這樣一個此前並不引人注目的資深后座議員的最主要原因。

巴西聖保羅市貧民聚居區 / 網絡

2021年3月,博爾索納羅自當選以來首次面臨超過50%的公眾不支持率,6月以後,這一數字穩定在了50%以上,甚至一度超過60%,支持率則在2021年5月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僅為24%。

比起難以解決也不願面對的新冠疫情,博爾索納羅面對經濟問題的態度要積極得多,而他的主要應對方案則是向選民們直接發錢,這與他競選時的經濟政策取向已經背道而馳。長期否認新冠疫情危害的巴西事實上執行著全球最為雄心勃勃的補貼計劃,這當然有其成本,巴西的公共債務在短期內飆升到了其GDP的90%。也是在2021年3月,巴西國會通過了一項憲法修正案,允許政府推遲支付法院判決的款項(如退稅),同時將2022年預算與2021年年底的通貨膨脹數字——而不是原本的2021年6月通脹水平——掛鉤。

2022年,情況並未如各方所期待的那樣發生好轉。隨著俄烏戰爭爆發進一步推高不確定性,巴西與全球其他國家一樣,開始發生糧食、燃料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短缺和價格飛漲,2022年第二季度,巴西家庭平均收入已經從2019年初的2823雷亞爾下跌到了2613雷亞爾,有巴西國內研究機構認為,當前已有超過3300萬人墮入飢餓境地。更大的經濟問題需要用發更多的錢來解決,2022年6月,博爾索納羅又推動巴西國會通過了總價值約80億美元的財政支持計劃,同時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從而得以大手筆向貧困人口發放補助款項,補貼家庭烹飪燃料,為卡車司機和各州加油站提供直接現金扶持,以彌補不斷上漲的燃油價格給民生經濟造成的壓力。

無論博爾索納羅如何攻擊民調機構弄虛作假,至少從民調結果來看,他的這一補貼項目再次立竿見影地推高了他在民眾中的受歡迎程度:儘管討厭他的人仍然普遍存在,但不支持率從6月以後穩定回歸到了50%以下。

如果不發生新冠疫情,博爾索納羅也許的確能交出一份令他的選民大體滿意的經濟成績單,特別是2019年終於通過的養老金改革方案有望在此後10年內為巴西政府節省大約8000億雷亞爾,此舉有效緩解了潛在的公共債務壓力,而相比前任在任期間發生的災難性經濟衰退,博爾索納羅在經濟問題上的表現也至少獲得了企業界的認可:後者與保守的較貧困人群一起構成了博爾索納羅今天的主要支持者群體。10月2日的首輪選舉結果出爐以後,巴西本幣雷亞爾和股市都走強。部分原因是那些擔心盧拉會加稅和增大支出、從而將巴西拖入財政危機的投資者,從博爾索納羅超出預期的得票數字中看到了巨大的希望。

巴西若因維利市街頭的博爾索納羅支持者 / 網絡

然而,對於巴西這樣一個坐擁最大面積亞馬遜雨林的拉美國家而言,問題從來不僅是國內的經濟發展能否交出亮眼成績——博爾索納羅拿來挽救經濟的不僅有政府支出,還有大量分發給私人的土地,截至目前,有統計顯示博爾索納羅已經發放了41萬份土地所有權,其中很多對土地的主張都來自此前對亞馬遜雨林以及其他自然植被的非法圈地、以及對原住民村莊及保護區的掠奪。在任的四年里,博爾索納羅同時也以對環境組織的不友好態度著稱,對於一個正面臨著異常嚴峻的氣候危機、而亟需亞馬遜雨林發揮其碳匯和氣候調節作用的世界來說,這足以引起相當程度的警惕和反對——或者,退一萬步講,即使不指望亞馬遜雨林能夠發揮多少積極作用,但至少不要以森林山火的形式再為如今地球遙不可及的1.5°C目標再添障礙了,而這正是博爾索納羅在默許圈地以及鼓勵「利用自然資源」時正在發生的事。

巴西原住民權益保護組織APIB在一份展示給世界說的公開聲明中表示,原住民群體自巴西結束軍政府時代以後的34年中,從未像博爾索納羅時代這樣目睹如此之多的暴力行徑和權利侵犯事件,該機構指責,博爾索納羅所執行的「法西斯式的政治議程」正在摧毀巴西。

而與亞馬遜雨林創紀錄且仍在不斷走高的砍伐速度同樣顯而易見的,還有博爾索納羅的「發錢」政策顯然無法長期持續,而部分地由於大流行帶來的意外挑戰,過去幾年裡市場所期望的深入改革事實上進展寥寥。他的政府的確在最近幾個月不計成本的平抑物價工作中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功,但在國際通脹壓力仍看不到盡頭的情況下,以負債和超支為代價的補貼政策仍然無法成為最終答案。

未來,會屬於前總統嗎

與博爾索納羅相比,前總統盧拉走過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和政治軌跡。在2003到2010年期間擔任巴西總統的盧拉,其任期恰逢巴西經濟的黃金時代,在那個八年里,盧拉不僅成為了巴西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之一,甚至被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稱為「地球上最受歡迎的政治家」。就任期間,他曾大力阻擊貧困,相繼啟動了Bolsa Família和Fome Zero兩大社會項目,致力於在巴西全境消滅貧困和飢餓,大約兩千萬巴西人在此期間成功脫離了貧困,其影響力持續至今。2010年直到盧拉卸任時,其支持率仍超過80%,而取代盧拉上台的新總統迪爾瑪·羅塞夫是盧拉長期的左右手,她的就任也使得巴西政壇誕生了所謂「盧拉主義」。

但與此同時,盧拉和他的政府內閣成員又長期陷於腐敗醜聞,聯邦級別調查持續多年,真相又因多層政治衝突捲入其中而顯得撲朔迷離。2016年年初,羅塞夫曾一度將盧拉任命為自己的辦公廳主任,希望以此幫助他免於起訴,但此舉最終因正在進行的腐敗案調查而陷於流產。幾個月後,羅塞夫本人遭彈劾下台,盧拉隨後也遭到逮捕和審判。2018年4月,盧拉入獄,其案件的主審法官莫羅(Sergio Moro)不久後成為博爾索納羅政府司法部長,此案也使得盧拉最終未能參加2018年舉行的總統大選。

羅塞夫(右)與盧拉(左) / Wikipedia

2019年11月,巴西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在上訴未決期間實施的監禁是非法的,盧拉因此被釋放出獄。2021年3月,聯邦最高法院進一步裁決盧拉腐敗案的審理程序不合法,且莫羅本人被認為帶有偏見。盧拉的政治權利因此得到恢復,並迅速成為各方預測中2022年選舉的熱門人選:2021年5-7月期間多家民調機構分別進行的調查當中,選民都給出了如果立即舉行大選自己將投票給盧拉的相似答案,儘管在當時他還沒有公開表明參選意願。

這種民調中的領先優勢一直維持到了今年10月首輪投票之前。與競爭對手博爾索納羅不同的是,盧拉出身窮苦工人階層,本人只有小學五年級文化,在從政以前僅僅是個普通的冶煉工人。他的工人階級背景對他的左派色彩起到了顯然的強化作用,正是在2003年他就任總統之後,巴西開始了自保守右派轉向維護工人階級利益的左派立場的政治光譜轉型。與此同時,盧拉在其已有的總統任期之內以空前的外交活躍姿態和高度的實用主義著稱,他曾在伊核談判中發揮過關鍵作用,也積極參加了國際氣候談判,巴西的國際地位在他任職期間得到明顯提升,而他對於種族、性別和環境議題的立場,讓他在國際對話中擁有遠高於當前博爾索納羅的廣闊空間。

背景、政績和立場三者的結合,使得盧拉的潛在支持者群體跨越了從底層工農階層、貧困人群、環境主義者和科技創業企業主等相距甚遠的社會圈層,也讓他在2022年這樣一個空前艱難的時刻看起來很像是巴西各界的「最大公約數」。

自1988年軍政府下台以後,盧拉所創立的政黨「工人黨」贏得了八屆總統選舉中的四屆,而過去兩年中民調有高達幾乎一半的受訪者回答說他們再也不會支持博爾索納羅。在整個拉美地區,過去幾年裡「左轉」已經成為顯然的時代和地區趨勢,而在全球各地都在越來越尖銳地感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致命影響之際,環境與氣候議題正在成為所有國家政治討論中的熱點。

正是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盧拉正式復出,成為了剛剛過去的總統大選首輪投票中的領跑者——也同時收穫了遠不及民調預期的成績。

前路漫漫

直到目前,各界分析人士仍然相信盧拉足以在第二輪角逐中勝出:在首輪中淘汰的其他候選人的支持者絕大多數都被認為將轉投盧拉,而不是支持現總統博爾索納羅。盧拉本人也表現出了相當的信心,他在談及首輪選舉結果時說,他「很高興有機會與博爾索納羅正面對決」。

但除了也許已無太多懸念的選舉結果,巴西將要面對的未來變數,遠不限於博爾索納羅一個人。

2019年得以從監獄中被釋放的盧拉(中)和支持者 / Wikipedia

10月2日的選舉中實現超常發揮的不止有博爾索納羅,他的政治盟友、里約熱內盧市長卡斯楚(Cláudio Castro)以58%的壓倒性優勢贏得了連任,這比此前民調中的預測高了足足10個百分點。新的國會議員中有至少七位直接來自博爾索納羅政府的前部長,其中甚至包括引起最大爭議的環境部長和衛生部長,前者在其任期內坐視了亞馬遜雨林一再創下紀錄的森林砍伐速度,後者則直接要對疫情期間巴西新冠疫苗遲遲無法到位負起責任。

即使盧拉能夠在30日的大選中勝出,如此形勢的國會也註定將掣肘他擬想中的政治改革,特別是涉及推翻和撤銷博爾索納羅政治遺產的那些。而首輪選舉結果正在呈現出與過去幾年困擾美國的那個問題相類似的情形:看起來,社會中有一些關鍵的聲音被忽略掉了,它導致了所有民意調查的系統性偏差,但業內直到目前還沒能真正修正這個已經被證明存在的失誤。

更令人感到眼熟的還有博爾索納羅的反應,這位現總統已經暗示,如果最終選舉結果對他不利,他並不憚於宣布不承認選舉結果並煽動支持者上街抗議。

山雨欲來,但還有些其他問題已經無法再等。綠色和平巴西辦公室公共政策專家班瓦爾特(Thais Bannwart)在與世界說的採訪中指出,亞馬遜雨林正在逼近科學家所說的生態「臨界點」,當前的態勢如果持續下去,這片地球最大雨林將喪失自我修復能力。「巴西的選舉需要發出這樣的信息:放棄我們的環境遺產是不能被容忍的。這樣,下一屆當選政府必須實施一個高度致力於國家重建的項目,這將首先要求扭轉目前的反環境、反原住民和反民主的政策。」 (責編 / 張希蓓)

點擊 圖片直達往期精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6c84141d4b2f6dffb9bba6473cc8c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