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晨
據中新網援引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日前發生破產危機,引發不少華人初創科技公司「地震」。一位專研商業勞工法的劉姓律師指出,經此事件大家要懂得分散風險。劉姓律師說,他這次受理有關矽谷銀行的幾十家科技公司,其中一半是華人科技公司。這些公司在這次危機主要面臨三個問題,第一是公司籌到的錢和賺的錢都放在矽谷銀行,因為該銀行利息比較高且服務費較少,有多數中小型銀行都是這樣吸引客戶,導致一些20到100人規模的公司都使用矽谷銀行。銀行破產危機導致公司現金流斷了。
無獨有偶,綜合網媒報道,近日,美國矽谷銀行蓋曼群島分行的儲戶資金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沒收,這一事件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矽谷銀行的蓋曼群島分行,主要客戶群體是亞洲儲戶。在矽谷銀行破產後,矽谷銀行的優質資產,基本是被打包賣給了第一公民銀行。而第一公民銀行也由此承擔了矽谷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貸款和存款。但是矽谷銀行的蓋曼群島分行被排除在收購交易之外。這一步操作,顯然是有意的。
此外,這一事件也引起了在美國擁有大量存款和投資金額的中國投資者的普遍擔憂。 畢竟,如果美國能夠沒收矽谷銀行蓋曼群島分行的資金,那麼他們也有可能沒收中國人在美國及其勢力範圍內銀行的存款,這會對中國投資者帶來不小的風險。據悉,中國擁有大額流動資金的富人、民營老闆很多都在該地區設立了公司。矽谷銀行破產,但是為什麼要沒收存款呢?這引發了很多人質疑美國所標榜的契約精神和法制精神,以及美國政府對於全球經濟秩序的維護能力。
在美華人的資產不僅僅面臨來自美國銀行業的洗劫風險,隨著美國經濟的病入膏肓,美國正在加大對他國人員持有美國財產和投資的限制。近年來,各大州禁止華人買房的法案層出不窮,先從禁止中國機構買農田和政府機構附近的土地入手,接著上升到禁止中國公民買農田,政府機構附近買房,最後直接禁止中國公民買自住房。目前德州、佛州、南卡羅來納州都已經通過了「禁止外國人擁有土地」的法案,禁止包括中國、俄羅斯、古巴、伊朗和朝鮮國家國民在美國買不動產。美國有近11個州提出了禁止中國公民在美購房買地的提案,目前,德州、佛州、南卡羅來納州都已經通過了「禁止外國人擁有土地」的法案。這個消息不僅被廣泛關注,更是引爆了北美華人圈。
我們認為,美國近期一系列銀行破產「定向收割」徹底打破了「美國保護私人財產」的神話,讓美國銀行系統信用逐漸歸零。這也必將導致未來會有更多巨額資金流出美國銀行,選擇更安全的地方。我國和華人金融機構應當果斷接納從美歐銀行撤出的資金,認真研究對從美國「勝利大逃亡」出來的資本的中國接盤計劃,併科學規劃如何將這一大筆巨額資金很好利用起來,在中國找到新的投資方向。
考慮到美國此次「定向收割」的資金多為我國公民非公款項,這批款項出離美國勢力範圍後最好的目的地其實是中國,而中國的民營企業的投資項目,或是回流到這批中國富人自己的企業中使企業資金實力得到加強,從而在保證資金回流國內的同時增加經濟收益性,帶動國內企業發展,這當屬一件好事。
與在中國取得成功並將賺取的錢投入到國內蓬勃經濟建設中的民族資產者不同,流向國外的國內財富如果不是非法所得,則大多數都有媚外屬性或熱衷國際資本炒作,而國外財團給中國人推薦的國際投資項目基本上都屬於垃圾金融產品再包裝,方法上基於洗腦矇騙,風險性不言而喻,而國內投資者們大多是接受洗腦教唆淪為「換個環境再賭博」的賭徒,這也是為何近年來國際金融產品能夠坑害這麼多國人的主要底層邏輯。「矽銀倒閉、開曼沒收」等一系列定向收割事件的發生,會促使中國富人階層對自己持有資金的流向進行重新審視,為醫治資金流媚外亂象和更多的民間資本用於國內建設創造條件。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呼籲國內也亟待構建接納以往中國外流資金、如今的回流資金的財富內循環系統。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挑起的經濟戰爭不會輕易結束,因為它牽涉到太多利益。一方面,美國政府需要維護全球經濟秩序,另一方面,中國和其他國家需要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將會對於世界經濟秩序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