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有好報,「老好人」沒有

2023-08-15     十點讀書

原標題:好人有好報,「老好人」沒有

你有「老好人人格」嗎?

和朋友聚會時,即便心裡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一張嘴卻變成了「隨便,都行,你看著辦」。

明明心裡對某件事很不舒服,但面對別人的道歉會本能地回答「沒關係,不用客氣,沒事的」。

即使本就有權利做某件事,也會不自主地問別人「我可以嗎?你介意嗎?」

忙著取悅別人,滿足別人的期望,永遠在乎別人的感受。

百般遷就,不敢拒絕,「老好人」總是讓自己活得很累。

常聽人說:好人有好報,「老好人」沒有。話糙理不糙。

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不再活在他人的眼光里?

這或許是我們終生要學習克服的課題。

哲學家叔本華說過:

「人性中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如果我們總活在旁人的目光里,會讓自己進退兩難,心累至極。

同事李秀雯以前經常幫大學同學開導戀愛難題。

她的大學同學和男朋友分手又復合,復合又分手。

每次吵架都把密密麻麻的聊天記錄轉發給她,毫不考慮她的感受。

但她總是耐心傾聽,給對方建議,雖然對方從不採納。

有幾次她工作很忙,沒有及時回復對方的情緒,還被同學埋怨不理解她。

其實秀雯也很累,但因為不想破壞這段關係,所以只能繼續開導她,接收對方的抱怨。

後來有一天,剛戀愛的男朋友約秀雯下班出去看電影。

剛下班,大學同學就打電話來說:「我真的好難過,希望你陪我說說話。」

她明明很想去看電影,但不忍心拒絕,她先問男朋友能不能改天再看電影,但沒想到對方態度很強硬:

「我們約好了時間,也都很期待這次約會,你臨時爽約,讓我感覺你不是很重視我們這段感情。」

男朋友的話讓她心裡很難受,她不想讓大學同學失望,也不想讓男朋友生氣。

一番糾結之後她終於鼓起勇氣對同學說:「我知道你很難過,但你知道嗎,我今天和男朋友約好了看電影,你能不能等我看完电影後再聊?」

誰知道大學同學來了一句:「我都這麼難受了,你卻要去看電影,你不覺得很自私嗎?」

老好人所謂的宿命就是:兩頭都想抓,最後兩頭都得罪。

很多時候因為面子,把耐心和善意留給了不值當的人,而自己的訴求卻被一而再再而地後置。

長此以往,失去了自己的底線和主張,更容易被別人利用和傷害。

人這一生,善良和寬容都要有尺有度。

你可以回應別人的期望,但也別忘了自己的主張。

你可以學著讓別人快樂,但也別忘了照顧自己的情緒和訴求。

學會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聽聽內心的聲音,就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與人為善,這固然是與人交往間的必備美德。

但越長大越發現,如果這份善良不帶點牙齒,就會有人仗著你「脾氣好」「老實」,得寸進尺。

上學時候小組作業,因為其他同學都不積極參與,室友一個人承擔了5個人的工作量。

明明很不滿,但不敢和同學起衝突,她獨自花了幾個晚上熬夜把任務做完。

彙報的時候老師說哪個部分沒有做好,下課後還被同組的同學埋怨。

很多時候善錯付給了,別人不但不會感激你,反而會埋怨你。

無獨有偶。

朋友小郭被親戚借錢,說有點事急用,一個月後肯定還給她。

孩子要讀書,房貸也要還,手頭並不富裕的她念及情誼,還是擠出來幾千塊錢借給了這位不甚熟悉的親戚。

但是一個月過去之後,親戚隻字不提還錢的事。

她鼓起勇氣問,對方就以各種藉口推脫,急得小郭打語音電話過去:「再不還錢我這個月房貸就還不上了!」

只聽親戚比她還理直氣壯:「我要有錢不早就還你了,你催我又有什麼用呢!」

半年之後,欠錢的親戚把錢打來,轉完帳一句謝謝都沒有就把她拉黑了。

小郭莫名其妙,跟我吐槽到:「幫忙還幫出錯了,真是離譜。」

作家三毛說過:

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也正因如此,我們要學會用善良對待那些值得我們尊重和信任的人。

但不能因為善良而忘了自我保護,不能因為善良而委屈自我。因為善良不等於軟弱、妥協、無能。

你的善良,一定要帶點牙齒。

其實,很多「老好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人際關係里害怕得罪人,害怕被孤立,過分遷就別人,慢慢養成了這種性格。

同理,我們也可以通過後天的自我養育,重新樹立健康的自尊心,擺脫現在的這種局面。

你可以嘗試以下3種方法:

1、多用理性思考,關注內心的想法。

用理性和客觀的眼光去分析問題,而不是用情緒化的態度去抱怨或者逃避。

面對別人的請求,多想想「我願不願意」,「對我是好是壞」,「如果我不想做,該如何委婉拒絕」。

這可以讓我們更加明確自己的判斷,不被人情世故所綁架。

2、避免消極的自我預測。

想想人生中美好的事物,多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長此以往,人會變得自信,負面的自我預測也會變少。

這有助於幫助你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度思慮。

自信起來,就不會從他人的角度出發,過度揣測「如果拒絕對方會不會不喜歡我」,「我在別人眼裡會不會看起來很壞」。

3、嘗試說不,表達自己的訴求。

很認同塞涅卡的一句話:「你如何看待自己,遠比他人如何看待你重要得多。」

其實,生活里沒有那麼多觀眾。

我們常常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擔心自己的行為,言語會不會讓別人不滿意。

但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一種自我束縛,一種自我壓抑、自我否定。

我們應該學會相信自己,尊重自己,愛護自己。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釋放自己的潛能,展現自己的魅力,享受自己的生活。

所以,不要讓別人的看法成為你的枷鎖,而要讓自己的態度成為你的動力。

點個【在看,從今天起樹立自信,不再做老好人。

當你越來越堅定,勇敢,相信你未來的人生,也會更加幸福、多彩。

作者 | 錦衣夜行

主播 | 林靜,聲音與文字的世界裡,與你奔赴山海。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十點君承諾:本問卷僅供調研使用

不會泄露個人信息,請放心填寫~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62740f9ed8b4850413c1c5530d2a1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