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日,隨著於德豪正式現身山東的動態,這就意味著新賽季的本土陣容正式出爐,對於邱彪上任後如此之大幅度調整,確實是達到了山東男籃歷史級別的重建思路。
具體的人員調整如下:
留隊球員:何思雨、趙仕浩、劉毅、陳培東、侯沛佐、高詩岩、陶漢林。
離隊球員中,鄒昀軒、楊林禕新賽季加盟深圳,張新宇加盟同曦,賈誠加盟青島。
陳玖璋已經成為高速俱樂部工作人員,喬文瀚近期出現在野球場,劉野、朱榮振、馬振鈞、阿澤、焦海龍、張輝的去向則暫時不明確。
對於這些離隊的球員當中,比較遺憾的有焦海龍,朱振榮為首的本土悍將,他們的年齡段實際上是具備立足CBA聯賽的可能性,只是過去幾年的發展並沒有獲得預期的漲球空間,到了需要挑大樑的地步,個人能力未能在同位置裡面達到預期的競爭力,造成的結果就是當更加年輕球員上調一隊的調整,他們都並不是未來計劃的一部分。
前山東男籃主帥丁偉在上個賽季的採訪訓話當中曾說道:你們這樣打容易把自己職業生涯打沒,結果現在真沒了。
為什麼邱彪把一些還有即時戰鬥力的球員不在考慮新賽季陣容?
從重建的邏輯而言是比較合理的,有實力和名氣,以及在球隊能扮演重要角色的陶漢林,高詩岩等人都留在球隊當中,他們也是代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山東男籃核心競爭力,反之,賈誠,張新宇等人有屬於自己的優勢,他們也很容易獲得其他俱樂部的青睞,新賽季具備代表其他球隊效力的可能性。
反之,為什麼焦海龍這種全勤的球員反而是沒有俱樂部願意送出合同?
歸根到底還是自身的能力在同位置當中不夠突出,既沒有穩定的外線投籃能力,防守和籃板球方面也沒有想像的優勢,一旦離開山東男籃就是非常赤裸裸的現實,年齡和技術都與年輕球員比拼沒有優勢,一些俱樂部的管理層肯定是考慮有大幅度漲球空間的年輕球員,關鍵是他們還服從管理和合同薪資較低。
至於窗口期是否能重返CBA聯賽打球的機會,這一點就需要結合不同陣容在新賽季初期的磨合,以及是否爆發傷病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