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負得正》發布黃振開角色預告 朱一龍用愛打破「人生劇本」禁錮

2024-07-30     搜狐電影

搜狐娛樂訊 由寧浩監製,朱一龍首度擔任聯合監製,溫仕培執導,朱一龍、邱天領銜主演,蔣奇明、朱珠友情出演的愛情電影《負負得正》發布「拒演人生劇本」朱一龍預告。

都市打工人黃振開(朱一龍 飾)一直認為自己活在被外星人設定好的劇本里,他並不喜歡這個劇本,但他不拒絕,也不反抗,直到他遇到李小樂(邱天 飾),一個同樣對自己拿到的「人生劇本」不滿意的女孩。黃振開的人生像是被重新打開,在經歷了傷心、難過、別離和重逢後,他選擇相信愛並用愛來打破劇本的禁錮。

同時發布的角色劇照中,朱一龍飾演的黃振開厭倦日復一日的生活,想要反抗命運的「註定」,特殊的藍發和熱烈的愛情都是他出走的號角,愛喚醒了他打破劇本的勇氣,而他也將在愛意里被治癒,找到自由,「負負得正」。

影片全國預售已開啟,將於8月10日七夕節上映,在七夕午夜,電影《負負得正》將在全國各大影院當晚22:25特別推出"午夜擁吻特殊場"。觀眾可以在午夜與電影角色一同迎接七夕零點,與身邊相愛的人浪漫擁吻,在銀幕之外上演屬於觀眾的愛情電影。

朱一龍抗爭命運拒演人生劇本 battle外星人攝製組拒絕被定義

電影今日發布的朱一龍預告開篇,黃振開(朱一龍 飾)提出「生活是寫好的劇本嗎?」這一問題,在日復一日的枯燥生活中,黃振開內心卻充滿了對自由和突破的渴望。溫仕培導演鏡頭下的黃振開不僅僅承載著他對於都市年輕人愛情狀態的探討,也從這個人物身上延伸出了逃離無聊生活、對抗命運的成長線。預告中打破黃振開生活的外星人攝製組便是這樣一個載體。朱一龍提到《負負得正》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一個愛情電影,但裡面講的不僅僅是愛情。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包括對於命運的抗爭。能讓我感同身受的是,我們有時候需要去打破一些自己原本對自己的設定和對一些事情的看法。」

在外星人觀察人類的設定下,電影展現出一些天馬行空的色彩。逃離外星人觀察、踩碎遙控器、和外星人battle,電影用了一些更戲劇化的方式去表現黃振開對抗命運安排的命題。但促使黃振開突破自己的催化劑,是遇到了那個突然出現又莫名消失的女孩。因為愛,黃振開收穫了打破命運的勇氣,在導演溫仕培眼裡,所謂「負負得正」就是:「兩個人怎麼從質疑愛情、逃避愛情、到最後相信愛情,是兩個人互相治癒和走近彼此的過程。這個建立關係的過程就是『負負得正』。」

朱一龍全新身份首度擔任聯合監製 七夕系列活動正式官宣

片中朱一龍飾演的黃振開染著一頭藍發,這對於朱一龍來說是大銀幕上一次大膽的嘗試,而在拍攝幕後,導演溫仕培也用一頭粉發與朱一龍相互映襯。導演溫仕培戲稱,兩人的合作狀態可以用「煽風點火」來形容。這個形容不僅來自於兩人的星座——溫仕培是天秤風向星座、朱一龍是白羊火象星座,也是兩人在片場的創作狀態,溫仕培表示:「片場我突然會有神經質一點的想法,朱一龍總是會嘴上有點小牴觸小傲嬌,但是又很快樂地去配合執行出來,每一次都是我開啟了一點點天馬行空的想法之後,更加激發了他內心的小宇宙,他自己也是充滿想像力和天馬行空的一個人。」兩人在創作中展現了相輔相成的一面。

溫仕培表示朱一龍作為聯合監製,在劇本很早期的階段就參與進來:「他會基於自己的經驗在創作的內容上給予我很多幫助和支持,尤其是在黃振開的塑造上。」導演透露朱一龍在開機前很早就染了藍色頭髮,以體驗角色。電影里黃振開企圖打破自己的生活,電影外《負負得正》也是朱一龍對自己的一次突破:「《負負得正》是打破自己的一次體驗,把自己固有的東西先丟掉,和導演一起去創造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把他腦子裡面天馬行空的想法、表達情感的方式,更具體地通過角色呈現出來。」作為聯合監製,朱一龍不僅在早期參與創作,也更深度地參與到了拍攝完成之後,他表示:「更多的還是輔助導演,給導演一些不同的聲音,他可以判斷選擇這樣還是選擇那樣。」

值得關注的是,在官宣七夕當晚22:25特別推出"午夜擁吻特殊場",觀眾可在零點與影片角色一同擁吻度過的浪漫儀式感之外,「銀河電影製片廠」驚喜加碼,邀請親愛的地球朋友們在七夕即將到來之際,參與電影《負負得正》「人類戀愛觀察」系列活動,電影將於8月7日開始,舉行北京首映禮、浪漫出逃海邊音樂派對,還將於成都、上海、武漢、深圳、南京全國五城進行路演與觀眾見面。

電影《負負得正》由壞猴子(深圳)影業有限公司、不然影業(廈門)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沒筷子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杭州噹噹影業有限公司、深圳電影製片廠有限公司、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南京為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寧浩監製、朱一龍聯合監製、溫仕培執導,朱一龍、邱天領銜主演,蔣奇明、朱珠友情出演,將於2024年8月10日七夕上映,全國預售已開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5e1012730eb5b1588d8273fcfd6a2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