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為何會失敗?政務強軍事不行啥都白搭,趙括統帥大軍就完爆他

2023-12-22     阿斗愛

原標題:馬謖為何會失敗?政務強軍事不行啥都白搭,趙括統帥大軍就完爆他

引言

馬謖為什麼會失敗?政務強但領兵不行,從軍事角度看,趙括是比馬謖高端太多的大軍統帥。從戰略、戰術、戰務的角度看,每一個維度,趙括統帥大軍都完爆馬謖。趙括理解並切實執行了趙孝成王關於長平戰場需要尋求快速決戰的戰略決策,長平戰場的現地力量對比也足以支持快速決戰。

01

馬謖未能理解街亭戰鬥的戰略意義,導致其選擇了一個避重就輕的布陣,就表明了政務強軍事不行啥都白搭。趙括在戰術上成功地指揮數十萬大軍實施了進攻作戰,並且在被合圍後成功地維持了大軍的穩定,並成功地實施了堅決的突圍行動,身先士卒,最終陣亡。

馬謖則不戰自潰,自己臨陣脫逃。他缺水還能有趙括被包圍、絕糧、陰相殺食嚴重?但趙括管理部隊得當,扛了一個多月。戰務上,不考慮飲水這個問題出的過於低級,說明馬謖紙上談兵的水平遠不如趙括。如果趙括在街亭,一伐絕對不會因為街亭的失敗而失敗。如果馬謖在長平,趙軍都攻不出去。換言之,趙括能在漢軍中做到馬謖的位置,而馬謖則不會在趙軍中得到趙括的位置。長平之戰當時的情況時,趙國正面打團打不贏(廉頗前期戰敗),中期開始猥瑣發育,但是突然發現自己玩的遊戲不是王者榮耀,而是吃雞,並且毒圈已經蔓延了全地圖,敵我雙方都開始無差別掉血。

這時候,繼續苟著除了被毒死,沒有什麼別的可能。趙王讓廉頗上去剛危險武器,廉頗覺得自己剛危險武器不行,打不過對面的,於是繼續苟著。廉頗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但是趙王知道啊,畢竟自己的血瓶快用光了。於是沒辦法,換了一個敢於剛危險武器的小將趙括,誰知道對面秦國也換人了,把王齕換成了白起。趙括上場之後,由於知道藥瓶不多,開始主動尋求剛危險武器的機會,並且成功打掉了白起的三級甲,但是奈何剛危險武器技術終究棋差一招,被白起給收拾了。

馬謖更應該去處理政務,畢竟是從基層一步步爬上來的,一定要參與軍務,可能參軍這個職務更適合他,作為主將已經是勉為其難了。再說在出祁山中的任務,就是守住街亭,守不住也要拖時間,說實話,這是幾路大軍中間最不需要什麼技術的,諸葛亮還是用他做主將,猜測是為了讓他在軍隊中歷練一下鍍鍍金,好作為他的接班人,儘管劉備關照過他馬這個人輕浮還需要多考察。很多人說,趙奢對這個兒子評價很差,怎麼說呢,雖然趙奢是山東六國八名將之一,但是他有些思想確實落後於同時期的田單。

02

從戰國策上記載的兩人論兵可以看出趙奢更注重戰役層面的東西,而不去關注戰略層面的東西,特別是經濟對戰爭的支撐作用。我們不知道趙奢父子談了什麼,讓他覺得自己兒子紙上談兵,或許當時趙括更注重戰略的層面吧。趙王已經儘量的把國力供應到戰事當中,只是沒奈何存的血包實在不夠。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的趙括的失敗呢?因為白起太厲害。兵書上說,人數是對方的十倍,可以包圍並消滅它。但是白起在長平之戰硬生生用一比一的兵力包圍了對方。

古往今來幾千年,白起都是數得上號名將,趙括輸給他,就好像中超冠軍輸給了巴薩,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全世界範圍內能踢贏巴薩的球隊也有限。趙括接手的任務要比馬謖難上很多倍。從對手上說,白起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BUG一般的存在,戰神不是吹出來的。而且長平之戰是趙國的存亡之戰,容不得一點失誤。從趙軍臨陣換將趙括走馬上任開始,趙括表現出來的軍事能力其實還是不差的。特別是在趙軍被圍困斷糧數日之後軍心沒亂,還能組織有效的反擊,只有在他本人被殺之後趙軍才放棄抵抗,說明趙括在治軍上還是有一套的。

然後從戰術上來說,趙括主動出擊放棄固守是被人詬病最多的地方。秦國的體制比趙國厲害。商鞅變法後,秦國的舉國體制可以說是超越那個時代的,最起碼也是超越其他各國的。商鞅變法可以說是強制民眾要麼變成農民要麼變成軍人,再加上秦國丈量土地,對自己的國力清楚,對於能調的兵,能調的糧更清楚。所以憑藉著制度上的優勢,也是秦國在長平之戰戰勝趙國的一大因素。

結語

所以我覺得,政務上馬謖強軍事上趙括強。這兩個人都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然後又遇上了錯誤的人。但是沒這兩個人,歷史的車輪一樣會把蜀漢和趙無情地碾壓,畢竟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參考資料: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史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55edb5b4678bc4e6a5c36c5b7c86c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