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易得糖尿病

2019-11-10     糖尿病同伴

轉自《國際糖尿病》

原標題:實錘!睡眠效率低將大大增加糖尿病風險!

編者按

隨著糖尿病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發現睡眠與糖尿病也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如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等睡眠障礙會增加糖尿病發生風險。近期,發表在Journal of Diabetes上一項研究顯示無睡眠呼吸紊亂的成年人出現低效率睡眠可能會增加其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概況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顏斌博士等人分析了1995~1998年參與睡眠心臟健康研究的4737例成人的睡眠相關數據及糖尿病患病情況。睡眠相關數據來源於家庭多導睡眠圖監測的睡眠特徵客觀指標,包括睡眠效率、睡眠潛伏期、慢波睡眠、睡眠後覺醒、總覺醒指數和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其中,睡眠效率通過床上時間/實際睡眠時間表示,分為1級(>85%)、2級(80%~84.9%)和3級(<80%);依據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的數據,以每小時至少有5次呼吸暫停低通氣事件為睡眠呼吸紊亂的閾值。
主要結果

結果顯示在4737例受試者(平均年齡63.6±11.0歲)中,伴有睡眠呼吸紊亂的受試者相比無睡眠呼吸紊亂的受試者患有糖尿病比例更高(9.3% vs 5.3%; P<0.001)。在整個研究隊列中,3級睡眠效率組的糖尿病比例高於1級和2級睡眠效率組(10.3% vs 7.1% vs 5.7%;P<0.001)。

進一步分析發現,在無睡眠呼吸障礙的人群中,3級睡眠效率組的糖尿病患病率高於1級和2級睡眠效率組(分別為9.5% vs 5.6% vs 3.5%;P<0.001);在患有睡眠呼吸障礙的人群中,3級睡眠效率組的糖尿病患病率高於1級和2級睡眠效率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分別為10.9% vs 8.5% vs 8.3%;P=0.134)。

在調整潛在的混雜因素後,僅在無睡眠呼吸紊亂人群中,睡眠效率<80%與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相關(OR=1.894;95%CI:1.187~3.022,P=0.007)。因此,無睡眠呼吸紊亂人群的睡眠低效率可能會增加糖尿病發生風險。

圖1:不同睡眠效率類別的分布。A.所有受試者的睡眠效率分布;B.無睡眠呼吸紊亂的受試者呼吸睡眠效率分布;C.伴隨睡眠呼吸紊亂的受試者呼吸睡眠效率分布;D.所有受試者在不同呼吸睡眠效率下糖尿病患病率;E.無睡眠呼吸紊亂的受試者在不同呼吸睡眠效率分布下糖尿病患病率;F.伴隨睡眠呼吸紊亂的受試者在不同呼吸睡眠效率分布下糖尿病患病率。

研究者評述

該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指出,「此項研究結果顯示無睡眠呼吸紊亂人群的睡眠效率低下與糖尿病發生風險增高有關,但睡眠呼吸紊亂人群的睡眠效率低下與糖尿病風險無關。睡眠效率與糖尿病之間的因果關係仍需要進一步探討。睡眠效率低的人更容易睡眠質量差,這可能會改變食慾相關激素瘦素的水平。而瘦素可以與大腦中相應的受體結合,控制進食行為、能量消耗和葡萄糖調節。此外,睡眠效率低下可能導致糖耐量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和急性胰島素抵抗減少。睡眠效率可能導致糖尿病發生風險的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Yan B, et al. J Diabetes. 2019;doi:10.1111/1753-0407.12987.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4ZsWG4BMH2_cNUg1AG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