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運動鍛鍊,會給身體帶來5個好處,有一個也不錯

2019-08-21     澤宇營養師

現在的人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康和養生,也越來越重視對身體的鍛鍊了。可是有很多人被工作纏身,被生活的瑣事纏身,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專門去進行身體鍛鍊。甚至有很多人以工作忙、有事為由,長時間不進行身體運動鍛鍊。

可這樣一來,久而久之身體的機能會弱化,免疫力也會下降,而且還可能會使得身體發胖、身材變樣等等,這些都不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的。

人們總是說沒時間鍛鍊,或者又覺得鍛鍊太累於是不想鍛鍊,只是口頭說說,真正行動就退縮了等等。其實,想要鍛鍊很簡單,那就是走路,這不僅容易實現,而且不會很累,也不用刻意擠出時間和選擇場地。

有句老話說得好:「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就說明走路鍛鍊對身體健康是很有好處的,只需要每天堅持,長期下來就能夠起到明顯的效果了。

那麼走路對身體都有哪些好處呢?

走路是很好的鍛鍊方式,帶來5個好處,若每天上萬步身體會感激你

走路鍛鍊會帶來5個好處

1、增強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好的人,能夠吸入更多的氧氣,體力也會比一般人更強,精神氣也會比較好,壽命也會相對更長。

而走路鍛鍊則能夠增強我們的心肺功能,在快步走的過程中,會鍛鍊我們的心臟肌肉和胸廓肌肉,並保持一定的心率和呼吸頻率,這對增強心肺功能是很有幫助的。

2、提高消化功能

我們常說飯後散步能夠促進消化,能夠加快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並減少腹脹的現象發生,讓身體感覺不那麼的沉重。

這是因為走路鍛鍊的時候,能夠刺激我們身體的消化腺分泌更多的消化液,也會加快腸胃的蠕動,從而能夠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長期走路鍛鍊,則能夠提高消化功能,提升食慾,預防便秘的發生。

不過值得注意是,不宜吃了飯就立即走路,因為這時候血液都集中在胃部,如果飯後立即走路則容易使得血液分散到四肢,反而不利於消化,因此最好是飯後半小時之後再動身。

3、預防心血管疾病

我們在進行走路鍛鍊的時候,心跳會加速,會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從而能夠減少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聚積,因而能夠預防血管的堵塞現象發生。

不僅如此,長期的走路鍛鍊要消耗能量並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水平,因而能夠幫助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壓,這對保護心血管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

4、增強骨骼肌肉

走路鍛鍊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能夠讓你的身體每個部位都能夠活動起來,對預防一些頸椎病、腰椎盤突出、大肚腩等職業病很有幫助。

不僅如此,長期的走路鍛鍊能夠增強骨骼肌肉,尤其是你的腿部骨骼肌肉,並且走路鍛鍊能夠促進關節軟骨滑液的分泌,提高關節靈活性,對預防和延緩退化性關節炎有幫助,能夠減少關節相關疾病的發生。

5、控制體重

走路鍛鍊是一種有氧運動,能夠幫助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並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水平,從而幫助燃燒身體的脂肪,並讓身體不容易堆積脂肪,從而能夠達到控制體重的效果。

不少經常堅持走路鍛鍊的人,往往體重保持的比較好,體型也比較勻稱,肚腩不突出,心血管也比較健康,這就是走路鍛鍊帶來的好處,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每天要走多少步效果才好呢?

既然走路鍛鍊有這麼多的好處,那麼要走多少步效果才比較好?其實建議是每天走路1萬步左右,每天走路的時間要有1個小時左右,這樣才能夠起到鍛鍊的效果,才能夠起到上述的好處。

當然也不一定非要一萬步,對於身體虛弱的和老年人來說,走路在6000步左右即可,總之根據身體情況而定,當身體出現眼冒金花、呼吸沉重、腿疼等現象,就要停止了,以後要學會減量。

走路鍛鍊不宜「暴走」

走路鍛鍊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也是比較休閒的放鬆,因此是不宜「暴走」的。在走路鍛鍊的時候不要走得過急過快,也不要為了在朋友圈炫耀步數而走得過多,這樣時間久了不僅起不到健身的效果,還可能會對關節造成傷害,可能會導致疲勞性骨折,甚至會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4UVt2wBvvf6VcSZE6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