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朱祁鈺,怎樣才能逆天改命,阻止奪門之變,保住皇位?

2022-06-19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明代宗朱祁鈺,怎樣才能逆天改命,阻止奪門之變,保住皇位?

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如果他有先見之明,要怎麼才能真正【逆天改命】,傳皇位於自己子孫,杜絕明英宗朱祁鎮的復辟隱患,贏得生前身後名呢?

首先,左順門之變,當文官們一哄而上,以誅殺王振餘黨之名,打死了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宦官毛貴、王長隨等人後,不能如史實一般被嚇得驚慌失措,從此給朝臣留下「怯懦膽小」的第一印象,

反之,要挺身而出,以朝堂法度怒斥其非,嚴懲帶頭鬥毆的給事中王竑等人,讓朝臣看到自己的膽量和擔當。

其次,北京保衛戰,不能躲在皇宮後方,一味仰仗于謙,而要親下軍營,親臨戰陣,親冒矢石,最好還能和後輩明武宗那樣,親自斬殺幾個虜酋。

只有和軍士們真正同食同宿,一起摸爬滾打,並肩作戰,共歷生死,才能獲得真正的軍心,培養真正的軍中親信,更憑藉守住京師、力挽天傾的不世之功,

與朱祁鎮的喪師辱國形成鮮明對比,扭轉自己出身庶子的先天劣勢,獲得宗親藩王、勛貴武將、朝臣百官中相當一部分人的支持。

第三,對已經損失慘重的勛貴集團,不能盲信文臣意見,一味打壓,而應儘可能安撫與拉攏:

比如,讓朱儀順利承爵成國公,讓張輗繼承英國公,追論河間王張玉的功勞,給張軏另封一個伯爵,這樣,兩大勛貴之首就被順利拉攏了。

比如,駁斥文臣們對麓川之戰的諸多非議和彈劾,對靖遠伯王驥,不但不能追究他此前黨附王振之罪,反而要大加褒揚,加官晉爵。歷史上,王驥年逾八十,還要冒險參加奪門之變,很大程度上是為其子孫謀爵祿。那麼,朱祁鈺又為何不能提前給他?

至於其他參與奪門之變諸人,石亨也是一員沙場勇將,徐有貞也是一個治水能臣,讓他們永在外任,不入中樞,自能化害為利,他們縱有野心,又翻得起什麼波浪麼?

第四,朱祁鎮回朝是群臣百官一致期望,根本攔不住的。

但是,朱祁鈺歷史上的消極應對,公開明顯的極不情願姿態,完全是損耗自己威信的無用之舉;

讓楊善這樣滿心功名的投機分子去迎接,事後礙於物議,不得不升他做左都御史,平白讓朱祁鎮多了一個朝堂大員做死黨心腹,更是敗筆中的敗筆。

對此事,應該表面積極響應,派遣心腹錦衣衛和東廠宦官,比如歷史上搞「金刀案」的范廣,去迎接朱祁鎮,然後,在回來路上不斷威脅、暗示要除掉他,如小明王例。以朱祁鎮的膽量,定然惶惶不可終日,——之後,就能威嚇與哄騙朱祁鎮,寫下檢討自己信用王振、喪師辱國的《罪己詔》,答應舉行正式禪讓儀式了。

等朱祁鎮一到京,就立刻舉行禪讓大典,照抄漢獻帝劉協禪讓皇位給曹丕,曹奐禪讓皇位給司馬炎的規章典儀,行「堯舜之事」。

從此,朱祁鈺的皇位,就不再是孫太后所立,朱祁鎮所傳,而是朱祁鎮直接禪讓的。朱祁鈺也就不再是朱祁鎮的臣子了,反之,就如漢獻帝要對曹丕俯首稱臣一樣,朱祁鎮也要對朱祁鈺俯首稱臣,更不得再為太上皇帝。

這一點【正名位】至關重要!接著,就能名正言順地,以朱祁鎮自己寫下的自承信用王振、喪師辱國的《罪己詔》為依據,貶其位號為沂王,將皇太子朱見深一併貶為沂王世子,令其出居外藩,嚴密監視,非有詔不得回京。

如果朱祁鎮/朱見深就此安分了,朱祁鈺也能在史書上留下仁厚的美名。通過否定其皇位合法性,反而讓他這一系可以安享藩王富貴。

如果再有野心家裹挾其起兵造反,朝廷大軍討伐平亂,旦夕可至,此後廢為庶人,永禁鳳陽高牆。如此才是堂堂陽謀與王道。

而對嫡母孫太后,表面繼續禮敬保其尊榮,如果她真要不識時務,如此局面還要勾結朱祁鎮,圖謀復辟,再處置就容易多了。——皇家以孝治天下,皇帝明面上動不了嫡母,還動不了她的娘家兄弟子侄麼?

當然,還可以學一下歷史復辟後的朱祁鎮,就因為孫太后反對他廢掉朱見深儲位的圖謀, 給被明宣宗廢掉的元後胡善祥,加尊號 「恭讓皇后」, 詔書稱其為「母后」, 而且還深信孫太后不是他生母,而是「陰奪宮人子」,他的宮女生母早死了……

朱祁鈺同樣也可以給胡皇后恢復尊號, 改建陵墓, 同時散布「宣德年間,孫貴妃盜宮女之子以為己子,欺瞞明宣宗,逼凌胡後,得立為皇后」的流言,到茶樓酒肆多排演幾齣《狸貓換太子》,儘可能削弱孫太后、朱祁鎮的正統性。

——一如歷史上,嘉靖帝朱厚熜作為外藩嗣位,為了削弱張太后和明武宗朱厚照的嫡出正統性,同樣是大肆散布「明武宗為宮女所生」的流言。

第五:歷史上的朱祁鈺,在獨子朱見濟早夭後,就為了生兒子而廣納妃嬪,甚至從教坊司選犯官之女進後宮,結果是既搞壞了自己身體,又得了「以妓為妃」的惡名,成了朱祁鎮一黨著重抹黑他的一點。

其實,在完成上述五個步驟,將朱祁鎮一脈徹底剝離皇位繼承權後,朱祁鈺對子嗣一事就無需太過心急了。

歷史上的汪皇后,被廢時才25歲,已經生育2個女兒,而且在那種絕望困境下,活到八十歲高壽,足見其身體康健,性情豁達。

反之,朱見濟不止是早夭,其生母杭貴妃,二十多歲,年紀輕輕就去世了。

朱祁鈺只要不太過心急,完全可以先讓朱見深占著儲位,等和汪皇后有了身體康健的嫡子,再行易儲事,根本不遲。

第六,廢除宮妃殉葬、釋放建文帝和吳王后人,給建文帝與懿文太子朱標正名位,給被冤殺的眾多開國功臣、建文忠臣平反等等,

其實都屬於明朝皇帝舉手可為、對威信損耗極小、反之能大收儒臣人心之事。

可惜,歷史上只有奪門後的朱祁鎮,為收攬人心做了前兩件。

丟掉半壁江山後,南明弘光政權做了後幾件。

朱祁鈺既已憑北京保衛戰之功,廢了作為明宣宗嫡長子的朱祁鎮父子,損耗了相當的威信,大可將以上諸事一併完成:

追復懿文太子朱標為興宗康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為惠宗讓皇帝,連其皇后常氏、馬氏、並上尊號和十三字諡號齊全。同時給洪武朝被冤殺的開國功臣馮勝、傅友德、廖永忠等諸公侯;靖難時被屈殺的建文忠臣長興侯耿炳文、方孝孺、齊泰、黃子澄、景清、卓敬,一一平反昭雪、追加諡號。

參照歷史上,朱祁鎮僅有幾樁給自己塗脂抹粉的善舉,「上恭讓後諡,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就能被無良史官吹成了「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那麼,朱祁鈺完成上述這些事,足可以博一個''功冠堯舜」的評價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44a25d5334272ed8c4aa799de251e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