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盪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這首動聽的童謠,不知伴隨了幾代人的童年。祖國的花朵們,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盪著小船盡情遊玩、歡歌笑語如影隨形,美好的回憶至今仍迴蕩在我們的心湖中,泛起粼粼波光……
而當年寫這首歌詞的老人喬羽先生,於2022年6月19日卻羽化成仙,駕鶴西去,只留下那水面上的漣漪,一圈一圈迴蕩,讓人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01、詩詞中泡大的學霸
喬羽1927年出生於山東濟寧,在飽含歷史文化沉澱的大運河岸邊長大。
他的父親是個知識分子,60歲老來得子,自然對其寵愛有加,教他讀《三字經》、《千字文》等,母親也給他講民間故事。小喬羽4歲就認字過千,會背許多唐詩宋詞,也是當地的神童了。
家境窘迫的他從小就渴望上學讀書。為了免費升學,中學時代他年年都考第一。1946年,18歲的喬羽,唱著《義勇軍進行曲》進入北方大學讀書,從「子曰詩云」到「馬列主義」,所讀過的一本本書、一首首詩都匯聚成了他日後創作的源泉。
後來,喬羽又加入到革命隊伍,從大運河走到太行山,再來到華北平原,用自己的腳步親吻一片片熱土,用自己的心靈欣賞一片片山川。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喬羽的人生閱歷越來越豐富,也為他的創作注入更多智慧的溪流,盪起靈感的浪花,匯聚成藝術的海洋。
1952年,25歲的喬羽和許多文藝愛好者調入了華北大學的劇本創作室,和賀敬之、陳白羽等一些有思想有才華的年輕人一起創作各種歌劇作品。
已經完成兩部作品的他,本打算以後一心從事歌劇創作,並沒有想過以後會寫歌詞成名。在創作《果園姐妹》時,他和作曲人劉志合作,劉志發現了喬羽寫詞的創作才華,非常欣賞。
後來劉志接到兩部電影的主題曲創作任務,於是嚮導演點名推薦讓喬羽作詞,把他引上了歌詞創作之路。這才有了家喻戶曉的《讓我們盪起雙槳》和《我的祖國》。
從此,喬羽踏上了歌詞寫作之路,用飽蘸深情的筆,抒發對祖國山川、中華兒女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02、愛就一個字
喬羽每天埋頭寫作,不太善於交際,朋友圈很窄。而佟琦是出身於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 父親是東北有名的將軍,母親是清朝的皇親,兩個人相差10歲,似乎並沒有什麼交集。
緣分來了,擋也擋不住。1954年的仲夏夜之夢,月下老人向27歲的喬羽和17歲的佟琦拋下了一根「紅線」。從此,他們在愛情的小河裡盪起了浪漫的雙槳。
愛情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婚後的生活也是舌頭和牙齒的碰撞和糾纏,時間長了就是相互包容和習慣。
佟琦愛乾淨整潔,而喬羽生性隨意,衛生問題似乎成了吵不完的話題;喬羽愛喝酒,佟琦愛唱歌;喬羽喜歡安靜讀書看報,佟琦喜歡嘮叨家常。於是喬羽對酒當歌,以哼哼哈哈對付她的嘮叨,兩全其美,各得其樂。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夫妻之道,喬羽首選「忍」字。
所以喬羽處處忍讓著嬌妻,笑言:「我老婆是貴族,我是平民。各有各的愛好,各有各的習慣,兩人有衝突時,不要那麼較真兒,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愛是忍讓,也是包容,是同舟共濟,也是相得益彰 。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走過金婚,攜手68載,愛情早已化為親情,他們雖然已老得哪也去不了,卻依舊把彼此當成最親密的伴、手心裡的寶。
03、經典永不過時
立業成家,娶妻生子,讓喬羽越來越成熟,一首首膾炙人口的作品在他筆下生花。
從《我的祖國》到《愛我中華》,從《牡丹之歌》到《難忘今宵》,他的歌有家國情懷,有詩情畫意,有江山多嬌,有中華力量。
他的老家雖然在山東,可是6年的山西生活,讓他也深深愛上了這片美麗又樸實的土地。《人說山西好風光》讓更多人知道了山西,喜歡上了山西。這首歌也成了山西最動人的一張名片。
他的音樂太經典,太深入人心。無論何時響起,大家都忍不住一起演唱,心裡充滿了溫暖的回憶……
《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大河、稻花、艄公、白帆……沒有在黃河岸邊生活的經歷、沒有質樸真誠的愛國情懷,怎麼會創作出如此大氣壯美的樂章?
有人稱這首歌為「第二首國歌」,蔣大為的話更是一語中的:「這首歌唱了幾十年成為經典,是因為經典的東西就是時尚的,它不會落後的。」
而一曲《難忘今宵》縱橫春晚30多年,也有人嚮導演組提議:「唱了這麼多年,換一首結束曲吧?」但是導演們的想法卻是一致的,經典不可能超越,它已經深深地刻入觀眾的心裡,無可替代。
時間是檢驗品質的最好方法!歲月的磨洗中,有一些音樂早已消逝不見,還有一些歌曲卻一直流淌在人們心中,永不褪色。
筆耕不輟60年,喬羽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的歌詞看似平淡,實則意蘊深刻,富有詩意和想像力,朗朗上口久唱不衰,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04、人間清醒
喬羽是個極富浪漫主義情調的人,性情樂觀開朗,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
他喜歡笑,喜歡寫快樂的歌,讓笑容蕩漾在每個人的臉上,心向陽光,充滿希望。他喜歡寫有力量的歌,讓夢想激盪在每個人的心頭,向著遠方,自由飛翔。
當流行歌曲的大潮衝擊內陸市場時,與時俱進的喬羽,也不甘落伍,富有浪漫思想的他要創作一首關於「思念」的歌。
「思念」這個詞太抽象,他是李商隱筆下的紅燭,是李煜院裡的梧桐,是李白舉頭可見的明月,是杜甫淚痕斑駁的家書……
喬羽也想找到一種意象來描繪思念的意境,但是一直沒有靈感。直到某一個夏日午後,一隻美麗的黃蝴蝶,扇著翅膀從窗外翩然而至,在房間裡盤旋了十幾圈,然後又從窗戶飛了出去……
看呆了的喬羽這才站起身來,快步走到窗前,尋找蝴蝶的蹤跡。窗外是一片碧綠的菜地,黃色的油菜花開得正艷,蝴蝶早已飛入叢中看不見,卻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湧上心頭……
「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好像一隻蝴蝶飛進我的窗口……」1993年當毛阿敏的這首《思念》在大街小巷傳唱開來時,無數隻蝴蝶飛進千家萬戶,揮舞著快樂的翅膀,讓人浮想聯翩。
他性情不僅浪漫,而且豪爽,喜歡喝酒,幾乎每天都要喝幾杯,而且與男人對飲,幾乎沒有輸過。
酒是人生中很特殊的一種味道,要麼極其剛烈,要麼極其柔和,可以讓你感情濃郁激烈,也可以讓你非常洒脫。小酒怡情,酒後還能吐一些人生感悟。
在他寫的書中,有一篇專門寫飲酒的文章叫《小糊塗仙浪漫曲》:「什麼叫聰明,什麼叫糊塗,問你問我,誰能講清楚,難割難捨的功名利祿,要死要活的進退榮辱,想上不想下,能贏不能輸,紛紛攘攘,忙忙碌碌,哼哼唧唧,嘀嘀咕咕,嘴裡說不在乎,心裡卻在打鼓,你說這是聰明還是糊塗?」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酒中看世間,半醉半醒之間,看淡了名利,看輕了得失,難得糊塗才是真正的智慧。喬羽喝得痛快,活得洒脫,他才是真正的人間清醒。
喬羽一生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也得到了許多重要的頭銜,但這些對他來說並不重要,浮華對於一個心靜如水的人來說,盪不起漣漪……
人最需要的是家常飯、粗布衣,而不是山珍海味、綾羅綢緞。家是溫馨小閣,不是高堂華屋。
和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看三月的風,聽六月的雨,一起去菜市場買菜,一起在院子裡乘涼,講著過去的故事,聊著孩子們的日常,這才是真正的人間煙火氣,這是他最喜歡的生活。
2022年6月19日晚,95歲的喬羽因病在北京去世,萬民同悲,日月黯淡。
當牡丹花盛開,當大風車轉起,當小船兒在水面盪起雙槳,當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們都會想起那個白髮蒼蒼、笑容可掬的老人,舉著酒杯與我們共享生活的美好。
只不過,那個熟悉的身影,揮一揮衣袖,化作一隻蝴蝶,飛上了天堂。
青山在,人已老,歌聲起,飛鳥歸。喬老,一路走好!
文|碧琉璃
圖|網絡
發布|文刀木之南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要觀看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刀木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