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過這 9 個「隱藏功能」,我不敢說自己會用 macOS……

2022-06-20   少數派

原標題:沒用過這 9 個「隱藏功能」,我不敢說自己會用 macOS……

在此前的文章當中,我們先後了解了為人低調卻擁有十八般武藝的「預覽.app」、深藏功與名的 Option ,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們將繼續尋找那些隱藏在 macOS 中那些「大隱隱於市」的效能工具。

在螢幕上實時展示按下的功能鍵

日常中,有時候我們需要進行在螢幕上實時顯示鍵盤的操作。在此前的文章 用 Option 給 macOS 操作加點料 當中,也有讀者在詢問螢幕顯示鍵盤操作的軟體了。每當談到屏顯鍵盤操作,我們潛意識裡就會想到去網上搜索各種各樣的輔助軟體,而實際上 macOS 本身就提供了這種功能。

macOS 自帶的屏顯功能

macOS 自帶的屏顯鍵盤操作功能隱藏得比較深,需要用戶自動手動開啟;使用過後需要手動關閉。

步驟:依次通過系統偏好設置 > 輔助功能 > 鍵盤硬體 > 選項開啟。注意 勾選「啟用粘滯鍵」,然後檢查右側「選項」中的「在螢幕上顯示按下的鍵」。

注意,macOS 自帶的屏顯鍵盤功能有這樣幾個缺點:

  • 粘滯鍵本身的效果不可去除。只要你按一下,就會一直處於顯示的狀態,再按一下就會處於始終保持的狀態。

  • 只能顯示除字母數字鍵之外的其他功能鍵,而且位置相對比較固定。

  • 開關都比較麻煩,需要用戶自動手動開啟;使用過後需要手動關閉。

粘滯鍵本身的效果不可去除。只要你按一下,就會一直處於顯示的狀態,再按一下就會處於始終保持的狀態。

只能顯示除字母數字鍵之外的其他功能鍵,而且位置相對比較固定。

考慮到上述缺點,如果有長期屏顯鍵盤功能的需求,我這裡更推薦 KeyCastr這款第三方應用。具體的使用效果可見 這篇文章

這裡再說句題外話,在錄屏時,我們可能會多錄一些不必要的操作在裡面,此時可以藉助於「預覽」進行事後修正。用「預覽」打開錄屏的 gif 文件,然後在左側的縮略圖中,把相應的幀刪掉即可。

英文補全的是與非

對於英文補全來講,我的心態很複雜。有時候希望它能主動跳出來幫忙補全,有時候希望它能識趣的不要出現。這裡列舉的兩種方法實現英文的自動補全,儘管第二種方法在本文中的標題為如何取消英文的自動補全,其實反向操作就是一種補全的辦法。

在沒有 Touch Bar 的 Mac 上實現英文自動補全

對於使用中文的我們而言,在錄入英文的時候是一件體驗不那麼美好的事情。要麼要切換輸入法,要麼藉助於中文輸入法自身提供的英文功能;然而這兩者的弱點是顯而易見的。再者有時候受限於用戶自身的英語水平,中文輸入法並不能及時準確地呈現出想要的單詞。其實,在 macOS 當中提供了一個幫助我們快速錄入(或者查找)英文單詞的功能。輸入單詞一部分的時候,按住 F5 鍵就可以出現一個下拉單詞列表,然後在其中選擇匹配的單詞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該方法有一些限制條件:第三方的中文輸入法需要上屏後才能使用;可能會和一些熱鍵衝突;適用的軟體有限,只在備忘錄、文本編輯、MWeb 等生效。

取消錄入時的英文自動補全

跟上面相對應的,有時候我們也是比較反感 macOS 自動彈出的英文提示,比如故意輸錯單詞,再比如輸入驗證碼的時候。這樣的一些場合,小小的「×」非常容易誤觸,並進而換成提示的英文。以至於很多時候,用戶禁不住地「夸」起來。

這個功能也是可以在系統中設置中取消的。具體方法是,系統偏好設置 > 鍵盤 > 文本 > 取消自動糾正拼寫。

觸控板的三指拖拽

坦白的講,與 Windows 相比,Mac 的觸控與 macOS 的配合得非常好,操作起來有一種無以言表的暢快。也是因為這,很多人對 Mac 的觸控板讚譽有加。

不過觸控板在使用過程中因人而異。習慣不同,用法自然不同。有人喜歡按下去拖拽,而有人喜歡三指拖拽。雖然本文無法告訴你哪一種用法更適合你,但是可以告訴你怎樣進行相關的設置。這樣多嘗試幾次之後,就會發現適合自己的用法。

三指頭拖拽開啟步驟:依次執行系統偏好設置 > 輔助功能 > 滑鼠指針 > 觸控板選項 > 啟用拖拽,然後選擇「三指拖移」進行開啟。反向操作就可以取消「三指拖移」。

替換任意文件夾的圖標

在處理各種信息的時候,我一直有這樣的一個感覺——一圖頂千言。相信不少人也會有同感。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我喜歡將特定的文件夾用相應 App 的 logo來「賦能」。這樣一眼掃過,就可以知道這個文件夾中的大致內容或者作用,而不用仔細去看文件夾的名稱。

作為 Win 與 Mac 的雙持黨,我個人認為在 macOS 當中替換文件夾的圖標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甚至可以簡單到複製粘貼。

替換圖標的方法也很簡單,選中準備用來替換文件夾圖標的圖片,然後 Command +C 複製。在文件夾上右鍵 > 顯示簡介 > 彈出如下圖左側所示的文件夾簡介。點擊「簡介」中的 icon,隨後 Command+V 把圖標粘貼上去,或者直接拖拽上去,這樣就可以輕鬆把圖標替換成喜歡圖片了。

如果看著替換後的文件夾圖標不順眼,在「簡介」中,選中 icon,按 delete 鍵刪除即可。

在此前的 文章 中,我提到過提取 App 的圖標。在操作的時候,可以結合前文中的做法將 App 的圖片提取出來直接替換相應文件夾的圖標。

替換文件夾圖標的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替換是不是所有的圖片格式都可以支持,我這裡只簡單測試了 PNG 和 JPEG 這兩個常用格式是可以的。遇到部分圖片格式不可用的時候,可以配合 這篇文章 對相應的圖片格式進行轉換。

此外,還可以結合「預覽」提供的功能進行更進一步的操作,讓文件夾的圖片更美觀。

Apple Archive 壓縮格式

壓縮包可能是作業系統中最有效率的創舉之一。如何更有效地提升打包壓縮的效率也是各家持之以恆地追求。對於 macOS 用戶來講,系統自身就帶了一個更高效的壓縮方式。

常規版的 macOS 壓縮

在 Windows 系統當中,在文件上按右鍵時,會出現一個發送到「壓縮(zipped)文件夾」的選項。macOS 下的壓縮功能本身與 Windows 系統自帶的功能相似,用法也是類似,在文件上右鍵出現壓縮功能。不管是 Windows 還是 macOS,系統默認的壓縮最終的結果都是一個 zip 包。

macOS 壓縮的進階操作

在基礎的壓縮功能之外,macOS 自帶的壓縮程序「歸檔實用工具」還提供了更高效的自有格式 Apple Archive,即 .aar 文件。

使用方法:Command +空格鍵喚出聚焦搜索,然後輸入歸檔實用工具,回車,打開歸檔使用工具。接下來在該 App 的偏好設置中進行相應的設置。偏好設置 > 使用歸檔格式 > Apple 歸檔。這樣就可以使用 macOS 獨有的壓縮格式了。使用時需要在歸檔實用工具 > 文件 > 創建歸檔中進行,或者將文件夾拖到 dock 的圖標上。

相比傳統的壓縮方式,使用 Apple 歸檔進行壓縮時相比右鍵壓縮速度更快,壓縮出來的文件體積更小。這裡有一張我壓縮了 100 個文件的對比圖。

壓縮大小對比,體積越大越能顯出歸檔實用工具的效率

在壓縮的時候,歸檔實用工具還可以調用多線程進行壓縮,而且 M 系列 Mac 的體驗更佳。此外, Apple 歸檔格式還支持 APFS 的 某些特性

波峰處於壓縮狀態

不過遇到注意的是,即使設置為 Apple 歸檔格式,此時的右鍵壓縮功能仍為 zip 格式。我猜想因為兼容性的問題,Apple 歸檔格式儘量在對方也是 Mac 用戶或者自己創建歸檔文件時使用。

顯示 APFS 快照信息

在上文關於壓縮歸檔中,我提到了 APFS 的問題。APFS 是蘋果文件系統(Apple File System)的簡稱,它使用在 macOS、iOS、tvOS 和 watchOS 上。APFS 針對快閃記憶體和固態存儲設備進行優化,具有寫入時複製等設計特點。

macOS 會在特定時間點創建父 APFS 宗卷的只讀副本,這個只讀副本就是 APFS 快照。用戶可以在 Mac 上查看一系列 APFS 快照,拷貝有關快照的信息和刪除快照。

此前,查看 APFS 快照的方式對於小白來講很不友好,需要要去終端中,通過輸入命令的方式才能看到。現在 macOS 提供了更為簡單的方法,而且也可以顯示出更多的參數信息。

步驟:啟動台 > 磁碟工具 > 顯示 >「顯示 APFS 快照」,然後選擇相應的「宗卷」這樣就會看到來自時間機器和全盤備份克隆創建的 APFS 快照。

快照顯示步驟

一張快照相關信息的示例

在下方,用戶可以通過點擊「-」等符號進行一系列的操作。比如刪除快照,顯示諸如 XID、UUID、創建日期、漲潮點、占用大小、累計大小和種類等更多信息。

隱藏/顯示 Finder 進度條

在使用電腦複製粘貼傳輸數據的時候,系統會顯示出一個帶有預估剩餘時間的對話框。在拷貝大文件的時候,這個對話框能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們等待過程中的焦慮。不過有些時候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我們把這個對話框關掉了,想恢復的時候,卻又找不到地方。

遇到傳輸窗口被關閉的時候,在訪達當中,依次執行窗口 > 顯示進度窗口,這樣就可以顯示出來傳輸對話框。除了顯示出來傳輸對話框之外,窗口下方還提供了其他功能可以順道了解一下。

以上就是本文梳理的 macOS 中工具相關的功能。作為一個作業系統,macOS 中有著無數的玩法,有著各種可以提升我們效率方式,有著更多的功能與技巧等著你來探索。希望文中提到的這些小工具能夠幫助到你,也歡迎留言一起分享更多的小技巧。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3598?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jijiali

責編:廣陵止息

題圖來自 Unsplash @nkachanovskyyy

/ 更多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