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術從遠古走來,大漢時已初露鋒芒;至大唐,群星璀璨。如善觀天象的李淳風,精通相術的袁天罡(綱),深諳地術的楊筠松(楊公)等。人們談天說地,或言人事,免不了要爭個高低,雖說「人法天地」,道法自然,但「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難知心」。社會很單純,複雜的是人。所以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這話在今天看來是有些誇張,但識人之術的確對企業、公司規劃、人力管控,個人的前途事業等有一定的助力。說白了,如果一個人不能挑大樑,與人共事或參加群體工作,擇人很重要。「與多疑者共事,則事必不成;與好利者共事,則己必受累」。知古鑒今,中國算命大師秦陽明以袁天罡的相術為參照,給各位看官講解一些知識,能長不少見識。
01. 入其法眼,首觀其面
「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面」,袁天罡相人,首觀其面。相術高手說宮位、五官組合,如地師講格局,首先要觀「形」或「堂局」,而後再找突破口。世間難得完美之地,也難得無可挑剔的相貌。庭、堂、腮、頜,眼、耳、鼻、舌等能得其一二,也算異於常人。加之宮位、骨相配合的好,金玉其內,神色其外,多半大有作為。
袁天罡相人相面,先要入其法眼,新舊唐書錄有袁天罡相人多條紀錄,恰好說明了這一特點。袁天罡常為朝中權貴看相,也為蓄勢待發的潛力股看相。如袁天罡與杜淹、王珪、韋挺相聚於洛陽,並給三位相前程,袁天罡說杜淹:「鼻子兩邊直至耳朵飽滿寬闊,將來會以文章聞名。」說王珪:「朝中法令製成後,天地相臨,不出十年將官至五品。」說韋挺:「面如虎,將以武功為官。」杜淹的鼻子有特色;王珪的法令紋不一般;韋挺虎頭虎腦的。這三個人的面向都有特點,袁天罡很快找到了突破口。看來,能沾一點「貴相」者,就有貴氣可言。袁天罡認為,杜淹的鼻子雖貴,但壽命不長;韋挺的面相總體不錯,可類虎形,為武將。後來,韋挺官至三品,歷任御史大夫等武職。可知,看相如賞景,既要顧大局,也要捕捉特寫,若把西子比西湖,開不開美顏關係不大,濃妝淡抹總要相宜。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總有些人的五官比較突出,這就需運用相術理論與技巧與去敲定,古法、經驗也好,今人的創舉也罷,總之,能看得准就行。雖說袁天罡的相法沒有提及今人常用的十二宮位,如財帛宮、田宅宮、官祿宮、福德宮等,但只要思路打開了,體用辨清了,任何與相術相關的經驗技巧都可為我所用,更沒必要拘泥於今古與門戶之見。
02. 稱骨心法,撥雲見日
袁天罡給杜淹三人初次看相,尚未涉及骨相,而袁天罡的相法精髓,在骨不在貌。坊間流傳的「稱骨算命」或非袁大師所作,但從側面反應了袁天罡相人的要領在「骨相」。不可否認,大多傳聞都有「原形」。雖少不了添油加醋的成分,但總有些影子可尋。「稱骨算命」與子平八字、紫微斗數有相似之處,都是用出生的時間論命。單方法而論,「稱骨算命」更像「抽籤」「邵子神數」等,根據干支或數據推演出結果,然後查對應的歌訣;從理論上講,稱骨算命將命運分的比較粗略,只有五十一種結果;就精準度來論,它沒法同八字比(八字有五十一萬餘種結果),但用六十甲子稱骨相的創舉,於命理、相術都有借鑑意義。也許,破譯了「甲子」緣何得一兩二錢,「丙子」卻得一兩六錢的根源,則有助於我們窺探天罡「稱骨」心法。
我們接著來聊聊史料文獻中的袁大師「稱骨」心法。話說貞觀初年,袁天罡迎來人生高光時刻,唐太宗召見了袁天罡。原來,袁天罡的粉絲杜淹、王珪幾個人經常向太宗提起袁天罡,說袁大師看相如何了得。百聞不如一見,太宗想面試一下。太宗見袁天罡,除了將他比作漢道學家嚴君平,順便出了兩道面試題。首先讓袁天罡給中書侍郎岑文本相面,袁天罡說:「岑先生註定以文章名聞天下,官至三品。不過骨多肉少,恐怕不能長壽。」太宗又招張興成、馬周一探究竟,袁天罡看後說:」馬大人鼻子上的伏犀骨隆起,直貫髮際,貴不可言。張大人發達可能會晚一些,但必定官至宰相。」恰如袁天罡所言,這三人後來都當上了宰相。
可見,袁天罡的相術技法過硬,朝堂之上,能大顯身手,自然有幾把刷子。不過,有人換位思考,說正因為袁天罡有他的「人際圈」,才能得到太宗的賞識,他又向太宗舉薦「圈內人士」,也是為粉絲們謀福利。這種說法有他的道理,但既使袁大師變相地圈粉,也要粉絲們命與運俱佳,太宗什麼人沒見過,這點用人的藝術豈能不知。
袁天罡給岑文本、馬周等大唐名人看相,都談到了骨相。骨雖藏於皮肉,但格局凸顯,其形在外。相骨之術,非眼力所為,故必有心法。「善觀人者觀己,善觀己者觀心」。相術大家,都懂觀心之法,此法多口授心傳,無資質可塑或得非其人,都難得其妙法。
03. 法無定法,神色當家
除了相面、相骨,袁天罡還用到了「望氣」。古今成大業者,太多有大氣象、大氣魄,或於舉手投足之間顯貴象(相),或從音色、聲調、話語條理中得,或顯於神色,容光煥發。所謂:「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袁天罡怎樣「望氣」「瞧神色」呢?還得從大業年間說起。大業年間,資陽郡有一寫文案的筆刀吏,名叫竇軌,其人性情剛直果斷有威嚴,李淵起兵,竇軌招募一千多兵眾在長春宮迎接拜見。李淵一高興,賜給他十匹良馬,派他在渭南一帶攻取地盤。竇軌拿下永豐倉,聚集士兵五千人,跟隨高祖(李淵)平定京城。此人能征善戰,也「痴迷」相術。他可是袁天罡的鐵粉,竇軌找袁天罡看相,不止一次。頭一回,袁天罡見唐將竇軌,袁大師說:「君的伏犀骨直通玉枕,輔角上翹。十年將貴顯,可能在梁益之間立功勞。」果不其然,竇軌後來任益州掌管大行台事務的大官(從二品)。這還沒完,做了官的竇軌度假無聊,又請袁大師來看相。
武德初,竇軌已是益州行台僕射,請袁天罡到府上座談。袁天罡對竇軌說:「骨法成就,不異往時之言。然目氣赤脈貫瞳子,語則赤氣浮面。如為將軍,恐多殺人。願深自誡慎。」我想說,人的面相會變,竇先生的目光之赤氣沖眼珠子,說話的時候赤氣溢於面部,作為武官,應當小心為好。武德九年,將赴京,又對袁天罡說:「更得何官?」袁大師道:「面上家人坐仍未見動,輔角右畔光澤,更有喜色,至京必承恩,還來此任。」不久,竇軌再得益州都督。由此可見,袁天罡善察「神色」,並能做出精準的判斷。縱觀諸家相法得知,明察神色乃相術的上乘功夫,此法因人而異,比如袁天罡給武則天看相,也用此高超技法。
武則天小的時候,袁天罡來至第中,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彠(音約)的夫人楊氏,聽說袁天罡有看相的大本事,就把袁大師請到家裡來,給她的幾個孩子看看相。袁天罡見到楊氏,開口便說:「夫人當生貴子。」接著,楊氏叫兒子武元慶、武元爽來見袁天罡。袁天罡直言:「元慶、元爽將來官至三品,是保家的主。」見到韓國夫人(武則天大姐)說:「此女貴相,但與夫不利。」最後,楊氏讓人抱出穿著男裝的二女兒,一見之下大驚失色。天罡說:「此郎君子神色爽徹,不可易知,試令行看。」於是湊於面前,瞪大眼睛說:「這孩子怎麼長著龍的眼睛、鳳的脖子,富貴已極。如果是女兒的話,以後當做天子!」袁天罡給武則天看相,主觀其「神色」與人體主要部位之組合。
袁天罡給武則天看相的事不足為怪,無論正史、野史各有說辭。問題是,既然袁天罡給武則天相過面,預言了武則天要做天子,而他和李淳風私交甚好,兩人都見過唐太宗。那為何唐太宗聽到「唐中弱,有女武代王」的傳說後,召見李淳風,問他知不知道這條預言應在誰身上。李淳風卻以「這個預言是由上天定下的。」這樣的說辭搪塞唐太宗,難道太宗不會追問袁大師的後人嗎?袁天罡的兒子袁客師也是看相的行家,此事可證。所以,筆者以為,袁天罡到武家幫忙看相的事應該是有的,至於她說武則天以後能成為天子一事,有待商榷。大唐至貞觀,朝堂氣勢正盛,作為一代相術大師,應該知道,那些話該說,那些話不該說;再說了,武士彠乃大唐功臣,袁天罡給其家人看相,不至於口無遮攔,肆意而為。
不僅如此,袁天罡還為房玄齡、李義府看過相(見《太平御覽》)。但其相術特色,不外乎三點:即觀面,稱骨,察神色。至於其相術水平,世人有所共識。不過,有讚美就有質疑,申國公高士廉就毫不客氣地說,既然袁大師這麼牛,為何不給自己看看,能做個啥官?袁天罡答道:「我知道我的官運已經到頭了,不會再有了。恐怕我今年四月要有大難。」果然,四月還沒過完,袁天罡就去世了。可謂達人知命,袁大師不僅精通相術,且能站在命運的金字塔尖看問題,可見其「稱骨」心法,不僅能秤人中龍鳳,更能丈量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3b277204656fb6b9fc514f331b75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