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觀丨我們的城市……

2024-01-01     蘭州日報

原標題:金城觀丨我們的城市……

蘭州,這座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在過去的一年中經歷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見證了城市的發展,每一個市民都感受到了變化的脈搏。

這一年,蘭州的城市「顏值」不斷提高,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形成了景觀優美的生態城市新格局,盡顯青山依城,綠水繞城的獨特魅力。這一年,蘭州持續加快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節點建設,全市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為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這一年,萬象城、萬達茂、吾悅廣場等商業綜合體運營,建蘭路、大眾巷、佛慈1929文創廣場提升改造……蘭州的商業氛圍愈發濃厚。商業的發展離不開營商環境的土壤,正是一項項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落實落地,一個個便民舉措的實施出台,讓市民群眾、企業客商實實在在感受到城市的便利和好處。在這一年中,蘭州不僅僅是一座城市的升級與變化,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轉變和提升。這種變化讓人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和憧憬。

譜寫生態城市建設新華章

2023年以來,我市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綠色美麗、生態宜居新蘭州,提升市民幸福指數和城市「顏值」。目前形成以南北兩山為屏障,城市主次幹道為骨架,黃河風情線為主線,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景觀優美的生態城市新格局,盡顯青山依城,綠水繞城的獨特魅力。

以市民「看到綠、聞到香、觸到蔭」為出發點,我市通過科學的綠地系統規劃,高起點設計,高標準建設,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12平方米,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86.2%,每10萬人擁有綜合公園1.10個。充分利用黃河穿城而過的優勢,精心打造蘭州市最重要的濱水生態、綠色長廊、文化長廊和休閒旅遊景觀帶——黃河百里風情線;圍繞做美做綠黃河之濱,重點打造沿河綠道,構建了串聯成網、標識齊全、服務功能完善的城市綠道網絡體系,城市每萬人擁有綠道1.06公里,城市綠道服務半徑覆蓋率78.56%。

為豐富園林綠化植物品種,我市相繼引入銀杏、英桐、欒樹和七葉樹等作為行道樹。打造天水路北路(迎賓大道)、甘南路(銀杏大道)、酒泉路(鮮花大道)、中山路、靜寧路、南昌路、學府路北段、西固中路等綠化精品街區25條,城市林蔭路覆蓋率70.05%,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80.47%,基本形成城市主次幹道林蔭路系統。以兩山為紙、青山為筆、汗水為墨,持續南北兩山受損山體生態修復工程,為西北地區山水林田湖草體系構建貢獻了蘭州智慧,形成了以黃河河流生態廊道、南北兩山綠色通廊及城市道路生態綠廊為骨架的城市生態廊道體系,城市生態廊道達標率100%。

2023年,我市運用行政、科學、經濟、法律等綜合手段,不斷加大改善空氣品質的力度。同時,按照「冬防顆粒物夏防臭氧,全年嚴控氮氧化物」的思路,著眼補齊大氣污染防治短板,集中全面開展居民散煤治理、散亂污企業整治和柴油貨車排氣污染整治等行動,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蘭州藍」由淺藍變為深藍。

全市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全市加快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節點建設,成為全省唯一兼有陸港型、商貿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全市綜合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為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鐵路網建設開創新局面。蘭州樞紐是國家鐵路網中的區域性鐵路樞紐,形成多向放射式格局。已建成幹線鐵路9條,實現與22個省會城市高鐵直達,鐵路網密度高於周邊地區平均水平;截至2022年,鐵路總里程約771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53公里。

公路建設穩步推進。蘭州市「321」公路骨架路網基本形成,境內國家高速基本全部貫通,高速公路網基本形成以蘭州為中心的「環+放射」型布局,G30連霍高速、G22青蘭高速、G6京藏高速、G75蘭海高速、G1816烏瑪高速5條國家高速公路在此匯聚,3小時到達蘭西城市群主要城市,便捷通達全國主要城市。

蘭州航空樞紐作用進一步強化。蘭州共有機場2座(中川國際機場、榆中夏官營軍用機場)。2022年,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共執行航線179條,其中:國內客運航線175條、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4條,通航城市達104座,開通15條國際貨運航線、7條國內貨運航線,客貨運輸能力持續增強,在西北部地區基本形成面向全國、延至海外的航空網絡,提供強大的運輸供給能力。

城市路網日趨完善。蘭州中心城區形成了以南濱河路、北濱河路、南環路、北環路為主的東西向骨幹路網,以天水路、敦煌路等為主的南北向輔助路網,「分片區」的道路網絡基本形成。截至目前,主城區已建成道路538條760公里,其中:快速路2條、主幹道135條、次幹道118條、支路283條,建成跨黃河橋樑13座。主城區路網密度為6.33公里/平方公里。

打造優化營商環境實踐樣本城市

「我周末來辦的,工作人員熱情、辦事高效,很快就辦好了。」近日,來到蘭州市不動產登記大廳辦理不動產業務的張女士,對開展的周末延時服務表示感謝和認可。周末延時不打烊,貼心服務零距離,這僅是我市營商環境提升的一個縮影。

營商環境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土壤,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蘭州市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發展的「生命線工程」,系統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精準打造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實踐樣本城市,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聚勢賦能推進強省會行動。

記者了解到,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我市構建了科學完善的政策體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優化營商環境辦法》,積極構建體系健全、機制有效、措施精準的政策體系,夯實優化營商環境法規指引和制度保障。圍繞在服務上做「加法」、在審批上做「減法」、在效能上做「乘法」、在紓困上做「除法」,出台172件政策文件,推出523項改革措施。聚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政務服務、財稅金融、法治環境等重點領域,2023年出台《蘭州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1—4號文)》,常態化追蹤評估,持續修訂完善。此外,著眼提標升級,全力打造蘭州實踐樣本。錨定「全省領先、全國爭先」的目標,抓牢抓實指標提升百日攻堅等11個行動、313項重點任務,推動重點領域創新改革和關鍵環節優化提升。建成運行營商環境評價分析系統和滿意度調查平台,運行全省首個掌上服務平台「金城營商」,及時推送解讀惠企利民政策,全面分析評估指標數據,不斷提升營商環境建設科學化、精準化水平。

我市證照改革、一網通辦等7個領域在《2021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中被評為全國創新代表城市;納稅指標在國家營商環境評價中獲優異等次,被評為進步最快城市;12345熱線獲得全國評估A級優秀單位;成功入選全國區域壁壘破除創新城市;成功創建第四批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全市營商環境便利度、經營主體和群眾滿意度均有了較大提升。

智慧城管構建城市管理共建共治新格局

2023年,我們的城市管理實現了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轉變,為市民打造了靚麗整潔生活環境,營造了共建共治的城管新格局。蘭州市城管委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台啟動運行,智慧環衛系統建設如火如荼,2023年10月20日蘭州市被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智慧環衛專業委員會評為「2023中國環衛數字化轉型典型示範優秀案例」。

2023年,蘭州作為旅遊熱門城市,為方便市民遊客舒心如廁,市城管委啟動了「城市公廁雲平台」,截至目前,已經有1406座公廁納入公廁管理雲平台,其中包括718座環衛直管公廁,助力了蘭州精細化管理。市級數字城管平台整合聯通了各區縣數字城管平台、共享2萬餘個社會面監控探頭,向28個單位交辦城市管理事務、部件問題,實現了市、區縣互聯互通、聯動處理,可以隨時為市民投訴問題、諮詢事項提供便利。此外,市城管委將「無人機」航拍技術引入違法建設治理、全域無垃圾治理等工作,對城鄉接合部、鐵路、河洪道沿線等區域進行高空巡查,讓城市亂象無所遁形。

同時,市城管委督促共享單車運營企業設置「電子圍欄」,引導用戶將共享單車停放至施劃的停放點位,促進共享單車停放管理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2023年夏季,蘭州市城管委設置應季自產自銷瓜果臨時攤點390處2059個點位。運用瓜果攤點管理小程序,採集攤主身份、攤點登記卡等情況並提供查詢功能,方便市民及巡查人員監督。

2023年,蘭州市城管委結合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建設安排,大力推進了垃圾分類智能箱房建設,目前,蘭州市共有生活垃圾分類智能箱房40餘座。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呂勝軍 何怡璇 馬艷玲

瀟旋 張建平 文/圖

編輯丨馬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3491e60336bd60e4f1d28db03f8b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