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李白「詩游單父」

2023-10-11     中國菏澤網

原標題:跟著李白「詩游單父」

前段時間,國漫電影《長安三萬里》火出圈兒。近3個小時的畫面向觀眾展示了「唐代頂流詩人」李白、高適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詩意人生,引起大眾廣泛熱議。

唐代,單縣稱謂單父。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36歲的李白與杜甫、高適一同來到單父,受到單父尉、李白的好友陶沔和單父主簿、李白的族弟李凝的盛情款待,興高采烈之際,詩賦行止見聞,留下千古絕唱。

幵山景區的李白、杜甫、高適、陶沔書寫單父的詩牆

聞一多在《唐詩雜論》里認為李白與杜甫會面是「青天裡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在史學上僅次於老子與孔子的會面。

在單父期間,李白、杜甫、高適遊覽琴台、晏堌、孟渚澤、南樓、棲霞山和孟氏桃園等享有盛名的文化古蹟。《登單父陶少府半月台》是李白「詩歌單父」的經典之作:陶公有逸興,不與常人俱。築台像半月,迥向高城隅。置酒望白雲,商飆起寒梧。秋山入遠海,桑柘羅平蕪。水色淥且明,令人思鏡湖。終當過江去,愛此暫踟躕。

幵山景區的「李白、杜甫、高適、陶沔把酒抒懷」的情景雕塑

這個時代,單父有「一里三台」勝景之說。陶沔出任單父尉後,第一件事就是重築春秋時期孔子弟子、名宦單父宰宓子賤「鳴琴而治」的琴台。因重筑後的琴台前方後圓,形似半月,故又名半月台。李白、杜甫、高適、陶沔同步登台,把酒賦詩而使其聞名遐邇。

據記載,李白先後4次遊歷單父,累計居住數月,其間常到琴台飲酒作詩,以釋情懷,共留下了8首膾炙人口、傳誦至今的詩詞佳句。之前,「一里三台」遺址上,單縣新建了琴台、曬仙台、天台,人們仿佛還能聆聽到遠古悠悠傳來的賦詩吟唱。

孟渚澤遺址浮龍湖

李白、杜甫、高適在陶沔的陪同下,又遊覽了孟渚澤,並乘秋風狩獵。在單父東樓,陶沔宴請李白、杜甫、高適,還撫琴歌唱,樂不思蜀。

在《秋獵孟瀦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中,李白寫道:傾暉速短炬,走海無停川。冀餐圓丘草,欲以還頹年。此事不可得,微生若浮煙。駿發跨名駒,雕弓控鳴弦。鷹豪魯草白,狐兔多肥鮮。邀遮相馳逐,遂出城東田。一掃四野空,喧呼鞍馬前。歸來獻所獲,炮炙宜霜天。出舞兩美人,飄颻若雲仙。留歡不知疲,清曉方來旋。

孟渚澤史稱孟瀦、望諸、盟諸、明都,是四千多年前有虞部落的發祥地之一,位於今日商丘的東北、曹縣東南、單縣西南部,是中國九大古澤之一。數千年之後,孟渚澤的範圍逐漸縮小,現在只剩下一小部分,即是現在的單縣浮龍湖所在地,承載著唐詩古韻和古澤遺風,浮龍湖已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李白遊覽棲霞山後,以《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為題,抒發情懷:碧草已滿地,柳與梅爭春。謝公自有東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今日非昨日,明日還復來。白髮對綠酒,強歌心已摧。君不見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黃鸝愁醉啼春風。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臥桃園東。

棲霞山是西漢梁孝王所修建的梁園中的一處著名景觀。在送族弟李凝去商丘任宋城主簿時重到此地。

「棲霞晚照」是單父古八景之一。李白詩中描寫的就是縣城西南堤角高埠處的棲霞山美景:夕陽西下時分,棲霞山上餘暉燦然、繽紛如錦,蔚為壯觀。後來,棲霞山因為李白詩作盛讚,而被眾多文人墨客的青睞。如今,棲霞山不復存在,只留下一座高台梁孝王台。

在單父送族弟李凝不止一次。唐玄宗天寶四載(公元745年),李白為送其弟李凝赴長安,曾在單父逗留,出獵消憂時,至晏堌(今屬成武縣孫寺鎮)住宿。在詩作《送族弟凝至晏堌單父三十里》中,李白寫道:雪滿原野白,戎裝出盤游。揮鞭布獵騎,四顧登高丘。兔起馬足間,蒼鷹下平疇。喧呼相馳逐,取樂銷人憂。舍此戒禽荒,微聲列齊謳。鳴雞發晏堌,別雁驚淶溝。西行有東音,寄與長河流。

就像詩作所著:水色淥且明,令人思鏡湖。終當過江去,愛此暫踟躕。李白認為「(單父)城邊的湖水明亮如綠醅,讓我想起在浙江鏡湖的好時光。總是要過長江到江南去,到鏡湖看看。但我十分愛戀單父琴台的優美景色,並想暫時在那待一段時間。」看來古代單縣美景確實讓大詩人陶醉、留戀,表現出「徘徊不定,要走不走的樣子」。

來源:菏澤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2c2a8c944a947a5f1fbdc42b221e6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