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款深海藍色118運動版,已行駛里程84,000公里,時間在流逝,而文字能記錄著你的存在,將來某天翻開,這將是你我存在過的記憶。
圖:三年間,她陪伴著我行走了8萬公里,你可以把她當作是一種工具,你也可以把她看做是一種生命,無論怎麼樣她就在那裡靜靜的等著你的樂與怒、好與壞、寵與愛。
話說回來,這是我第三輛車。
NO.1本田鋒范(參數|圖片):日本車總有讓你找到新的定義,這是對車的另外一種情結,或許會一直存在心底。想那年車盲的我,回老家京珠高速湖南段一路170。現在想起來連ESP都沒有,好後怕。老師說:不知者無畏!
NO.2奧迪A4(參數|圖片):對奧迪我比較無語,A4果真是神車。曾經一個女人說的一句,這是我的dream car,就買了。當時差點下手318,後來我從汽車之家論壇的配置對比了一下(哈),果斷放棄了318。哪怕是自己開起來感覺318更過癮,哪怕去試駕A4時,那快速拐彎時嘴巴快扯到窗戶上的表情,腦子一熱就買了。
NO.3寶馬118(參數|圖片):買小一全靠一時衝動。A4因某種神秘原因要出手,並懷著對318(參數|圖片)那「神奇」的駕駛感受。正好碰上F20上市不久後大幅優惠,也正好趕上F30沒有消息;2012年5月份上論壇,一看打7.8折便跟著一大波群友們,6月賣車,7月就提了,深圳速度。買了小一三年來,除了後悔沒有趕上125這班車,還真沒有別的遺憾!愛她!
圖:而今,與大家分享我與她的故事。記錄下,這擾人的青春和執著的改變。希望著這走過的路,無論對與錯,能起到哪怕那麼微不足道的幫助。
羅馬非一日建成,改裝就是建造一座新羅馬。車,這個工具對於有些人來說真的有如情人知己,恰比愛上了一個令你瘋狂的東西,踏入一條走不到盡頭的路;很多事情無力解釋,我說我幾乎原廠狀態都開了兩年多,會信麼?曾經,當還是基友的時候大家都在瘋狂討論,我卻在視而不見,當我開始走入這條路的時候卻孤身一人。也許這就是命運。
這條路上,見到了很多人,也許都是像我這樣自制力差的人。他們可以蹲在改裝店裡蹲8個小時;為了追求完美無瑕,一個瑕疵都不容忍,可以重新再造再買;湊夠了私房錢,昧著老婆改完,還不讓她發現;那句話,「一天天不是在改車就是在改車的路上」一點不過。等等,太多太多,這是何等精神和毅力,不論你們喜歡喜歡,請都為這些「神經病」敬個禮。因為猶如濤濤洪水,散去金銀,耗費身心,磨滅時光……可,改好的樂趣只有改的人知道,不是嗎?
實話講,我非高手,車子弄的也就這樣。我願意以我的改車經驗,幫助到其他還在這條路上的朋友。也殷切希望各路大神們多多指導,讓車友們節省點改車錢,少走彎路。請大家莫問我東西從哪裡買的、什麼價,我不是商家,因為這個圈子潛伏太多的商家。我沒有興趣和義務給商家打廣告。突然想起有個遊戲叫拱豬,我當過豬,現在能讓別人不當豬就不當豬。這條路就是反反覆復,折折騰騰,懂的人自然懂。願意聊的車友,我一定竭力奉陪。但請記住:以車會友,以誠相待。
圖: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你時的躁動。
圖:這個高度多次被人認為是X1(參數|圖片),我想很多車友們應該都有這樣的尷尬,原廠避震確實舒服,通過性好,長途駕駛舒適。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1.支撐力太差;2.沒有型;3.人車互動太差。雖然原廠也能感受到比同級好的駕駛樂趣,但太過於保守,真正的樂趣還差距甚遠。
圖:齋車內飾,相比較新款120運動,變動在面板亮黑,出風口鍍鉻。
下面開始蛻變模式,經過長達3年3個階段的進化,118已結晉升到另外一個層次,在這過程裡面,筆者還是總結出一些感受。以上和以下言論,僅代表我個人以使用者及消費者的觀點闡述,與他人及廠商真實產品質量無關。
一、內裝部分:
1.3DDesign油門及剎車踏板:
如果不是我這樣的改裝強迫症患者,裝這個簡直沒有啥用。原廠M-Performance一套要1千多,國產的我沒見過,總之我是不會去買,寧願不裝。不裝就算你下賽道也不會滑。我這套踏板海淘的,國內經銷商賣兩千多,我擦,這玩意又不用售後,巨坑無比。
2.M-Performance For F20七件套、手剎套、檔杆底座、運動檔杆套裝、中央扶手:
這幾樣東西一起吐,總共花了1萬2千多。屬於錢多,人傻,要逼格型選擇。對性能無任何提升,就一堆的碳纖維和翻毛皮,特別是翻毛皮打理起來要很用心,現在外面洗車內飾我都不讓洗,全自己來。另外除了扶手裝比較麻煩以外,其餘全部可以自己來,幾個卡扣拆裝很簡單,省點人工錢吧。如果有想入手的童鞋,我建議海淘,能比國內買節省20%左右。
3. M-Performance For F20亮燈迎賓踏板:
這個就是垃圾中的戰鬥機,我不知道寶馬這個設計看起來挺好,晚上一亮,那逼格。可是,我擦,一個月換一次電池,密封不好,容易進水。我覺得我這1千多是扔水裡,問題發現要幾個月,好了,你找商家商家還不陪。因為,這種原廠件商家本身自己就沒有保障,壞了必找推辭。這個錢可以省。
4.M3主駕駛座椅:
這個我找不到吐槽點,就是貴,升級下座椅對駕駛感受會有質的提升。升內飾的錢不如先換個座椅。
5.F20原廠車前後內閱讀頂燈:
我擦,2012款的車真是痛苦,前後兩個頂燈花了1500,忍忍,算了。如果還沒裝的12款車主,沒有強迫症,可以省去這個開銷。
6.F20運動款檔杆:
你有時刻握著檔杆的習慣麼?你有審美強迫症嗎?它除了這兩樣功能,好像再沒其他鳥用了。
7.后座電源接口:
這個坑怪寶馬,新款終於有了。多個口,前面的可以做點其他用途,建議裝吧。
8.全車密封條:
可以不裝,起到的靜音效果微乎其微,好處就是再也不用擔心別人用力關車門,你發出那令人心痛的表情了。
9:原廠後備箱立體墊:
這個X寶售價兩千多,自己搜一下就能找到。X寶就是要使勁淘,能淘到便宜的。
二、行車電子協助設備:
1.NBT藍牙主機加手寫:
真找不到吐槽點,你可能覺得小主機夠了,是的確實夠了。但NBT才是寶馬這個時代的產物。有些人說地圖不好用,不如用手機。呵呵,那是因為你還不會用。NBT是越玩越好玩,光這套系統足足可以甩開其他對手,而且這台主機啟動如此迅速,功能如此強大,打開實景地圖那種滿足感(可惜沒有互聯)。總之現在這個行情,值得擁有,樓主這套是現在價格1倍購買的。
2.Harman/Kardon 前高音、中音、低音、後喇叭:
對音質有要求的,好像找不到比哈曼更適合的,裝一對高音都有提升。至於要不要裝L7,那是追求極致人的想法。
3. M-Performance LED 方向盤:
鎮車之寶,總之總有人會問你,「這個方向盤套是在哪裡縫?」「哎喲,這個塑料條加的不錯挺合車的」.....算了懶得解釋了。
4:.F18 內防眩目後視鏡:
挺實用的,比原來的大,視野更寬,車內防炫目感很好
5.F20 半液晶儀錶盤:
沒有NBT就不用裝這個了,你說沒有用吧也有用,你說有用吧也沒有啥用。
6:原廠行車記錄儀:
價格會嚇退很多人,就像四個輪子為什麼要買寶馬,不買輛飛度一樣,一個道理。
7.VALENTINE V1:
高速神器!
8.胎壓監測RCD:
1系原廠帶的是被動胎壓監測,這個是有技術含量,你可以時時通過螢幕觀測胎壓,真的省心,省事。
9.倒車影像系統:
裝個副廠吧,真的夠了,可以。現在的車沒有個倒車影像會被鄙視的。
三.外觀部分:
1.3D Design款前唇、尾翼;碳纖維側唇、台產AN全包圍
國產的真可以,便宜好用,撞了不心痛
2. M-Performance For F20 側唇貼紙
不在意瑕疵的選個國產的吧,便宜好幾倍
3.M135霧燈框橫條
1千一對,完美主義者選擇。
4.F20原廠亮黑後視鏡殼
這個儘量不要選國產,原廠也不貴
5.F20原廠燻黑運動尾燈
其實有LED尾燈的車友們,換這個總覺得不值,就是改變一個顏色。可以嘗試下貼膜。
6.F20電動摺疊後視鏡底座總成
我個人認為有用,另外可以不用買車內的控制面板,省了1千。因為多了個摺疊按鈕,你按鑰匙的鎖車鍵,後視鏡也會摺疊的。不過要刷一個程序就好了。
7.Akrapovic款碳纖維尾喉
換了會美觀點,幾百塊
四.行車部分:
1.日本鍛造BBS REV R18
BBS,無需多解釋
2.Achilles atr sport輪胎
便宜推薦,還好吧
3.F20/30 Aragosta-e避震
好像找不到人說不好
4.Supersprint 頭段
超贊的頭段,沒有啥噪音。
5.Supersprint 中尾段
除了沒有閥門,就是價格貴
6.BMC空氣隔
用久了,你也感覺不出有啥優點了。不過不下賽道,就沒有必要裝碳纖進氣,真的沒有用,低扭損失太嚴重了。就裝個風隔吧。
7.Saber中冷
目前狀態無用
8.H&R防傾杆
裝吧,再也不是甩干桶了。不過,安裝麻煩,請預留半天。
9.M135剎車套件
街跑夠用
10.Cusco頂吧
我擦,我怎麼覺得有用,哈哈。
很多車友問我動力何時改,我也知道,接下來就是動力之路了。在糾結外掛和刷ECU的時候,嘗試是最好的選擇。本次帶了DTE外掛的使用感受和實測成績。測試時間均為夜晚,測試地點為平、直路段,測試溫度:15-17℃;測試內容:0-100公里加速、0-400米加速。
圖:測試使用BBS REVR18輪圈, Achilles atr sport輪胎,前235、後245。關閉狀態0-100公里加速測試中間值成績:7.5s。沒錯,這是真的,這些改裝件:輪胎太寬、輪轂太大、全段排氣、加上中冷喪失太多低扭了。這個成績一點也不意外。
圖:打開狀態0-100公里加速測試中間值成績:7.2s,提升0.3s。不多不少,有點尷尬。
圖「關閉狀態0-400米加速測試中間值成績:15.86s。
圖:打開狀態0-400米加速測試中間值成績:15.71s,提升0.15s。
因為這個成績先說DTE外掛缺點:
1.數據提升微乎其微。
2.由於期望將低扭提高,外掛調教將渦輪啟動調到最前,受帕值影響,高轉之後經常會提示,傳動故障。需要停車重啟
3.低扭太差,指望提高低扭的樓主很失望
DTE外掛優點:
1.平順:非常平順。
2.持續推動力:動力慢慢提升。加大油門後會有兩次爆發點。只要一給油,推背感非常好,動力源源不斷。
3.可以插電腦特調:根據車主喜好,來調整參數設置。這個比較屌。
總結:
DTE是一個駕駛感受非常好的外掛:當一裝上,那一腳油踩下去的感覺,真的很不錯。特別是你會感覺到車子暴躁了很多。而且在高速100公里以後,動力依然源源不斷。本次體驗有一次高速過程,樓主用正常模式上到180真的不費太多的力氣,動力持續給的很有信心。那麼0-400,時速最高到140,可為何只有微弱的提升,真是讓人費解,充滿各種疑問。可惜沒有空間測試0-200。
DTE不太適合118i(2015後120i):118i的N13機頭屬於高功率版本,有一種說法118i已經屬於所謂的一階調教,壓榨空間很少了,個人也比較認同。就比如,實際測試成績來看,320使用DTE最高01能增高2秒,而328,怎麼打只能0.4秒的提高。
結論:根據實際成績DTE對於116i推斷會有較大的提升,對動力無太大要求,選擇DTE平順感和動力都得到大幅提升何樂不為?最主要是安全,可根據駕駛習慣調整。118建議放棄,當然如果是全車原廠狀態,沒有更換排氣、輪胎、輪轂、中冷、進氣,或許數據會比樓主提升好。 如果對動力有較高期望,準備改排氣及輪轂,甚至打算下場的118i(2015後120i)車友們,建議放棄走外掛這條路,一頭跟哥去直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