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以甲苯為載體的有機液儲運氫技術,理谷新能源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 36碳首發

2024-07-11     36氪

文 | 雪小頑

編輯 | 蘇建勛

36碳獲悉,合肥理谷新能源有限公司近日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天鷹資本領投,老股東險峰長青跟投。本輪融資用於有機液體儲運氫商業示範線的建設,以及生物質呋喃二甲酸(FDCA)工藝技術的開發。

理谷新能源成立於2021年6月,是一家以研發為核心,依託有機液儲運氫成套技術,專門從事氫能儲運和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及產業化應用的科技型公司。

36碳了解到,理谷新能源已完成有機液體儲運氫小規模中試連續8000小時的評價實驗,脫氫催化劑的反應選擇性、轉化率、壽命均達到大規模產業應用的標準,項目開始轉入商業示範和產業推廣階段。

在團隊構成和技術積累方面,理谷新能源擁有博士領銜的科研團隊,並與華東理工大學深度合作,依託高校科技優勢展開項目研發,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創始人郭勇為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級青年人才,長期致力於包括氫能和生物質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

在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條上,儲運作為連接上游制氫與下游用氫的關鍵性中間環節,在成本等方面對氫能商業化發展和規模化應用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大規模儲存和長距離運輸,是氫能實現產業化的主要瓶頸。

按照形態來劃分,目前氫的運輸主要分為高壓氣態運輸、低溫液態運輸、固態載體運輸和有機液體儲運。其中,現階段以長管拖車運輸高壓氣態氫為主要方式。但高壓氣態運輸受限於單次運輸量和運輸距離,無法適應大規模應用場景。同時,安全性、儲存能力,也是高壓氣態運輸方式的不足之處。

理谷新能源專注於以甲苯為載體的有機液體儲運氫方案。該公司方面介紹,有機液體儲氫規模化單位投資強度較小,儲運條件溫和,可長距離運輸和大規模長周期儲存。尤其是「甲苯—甲基環己烷」這條技術路線,不僅載體甲苯的價廉易得,亦可完全嫁接現有油氣產業鏈,且國外已有唯一的成功商業案例,是具備大規模商業化可行性的技術路線。

36碳了解到,理谷新能源採用有機液體甲苯—甲基環己烷為載體,可在較溫和的條件下,實現加氫—儲運—脫氫的循環過程。具體來說,該公司利用甲苯與氫氣發生加氫反應,生成甲基環己烷,後者是一種穩定的石油深加工產品,並且是汽油的一種主要成分,整個儲運產業鏈非常成熟,可利用一般化學品槽車運輸至下游用氫端。在用氫端,甲基環己烷發生脫氫反應,生成甲苯和氫氣,氫氣供給於下游,甲苯可循環利用或就地銷售,實現二者聯銷。

企業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其他有機載體,國內甲苯的年產量可達近千萬噸,且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運銷鏈條,可以為氫儲運提供穩定、低價的介質原料供應保證。在儲氫密度方面,理論上,甲苯質量儲氫比為6.2%,儲氫密度為47.4g/L,這意味著通過化學品槽車滿載,便可實現噸級以上氫氣的長距離運輸——這也是理谷新能源選擇以甲苯為載體的主要原因。

理谷新能源方面透露,公司的關鍵核心技術是甲基環己烷的脫氫催化劑,目前已解決催化劑的成本、反應選擇性、壽命等問題,脫氫催化劑已實現高效連續式脫氫超8000小時,完全達到了產業化應用水平。

理谷新能源的商業模式是以技術輸出為主,出售工藝包和核心裝備,並與客戶共建氫能運營公司,提供技術和資金配套。公司方面透露,計劃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日加氫/脫氫200kg-500kg的商業示範線建設,並進行大規模產業化項目推進。

投資人觀點:

天鷹資本:看好氫能源產業鏈的長期增長潛力,以及液態儲氫方式和長運載具、化工體系兼容適配相對完美性,在現有產業基礎之上協同性地完成氫能源的加入和提取,更有效地進行長距離、大容量氫能源運輸和儲運。

險峰長青:氫儲運是制約氫產業成本降低和規模化的關鍵問題,也是險峰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在綠色儲氫的多種技術路徑里,有機液態儲氫非常適合大規模長距離運輸的場景,因其技術研發突破與底層科研和工程化均相關,目前還沒有絕對領先的廠商。

理谷團隊深耕氫能多項卡脖子技術研發攻堅,兼具豐富、成熟的技術儲備和產業化經驗,在投資後的長期陪伴中,見證了團隊技術精進、人才壯大,創始團隊始終堅守熱忱,上下游多方給予支持信賴。期待理谷邁入新的階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16374aca51214f25bb5058e82915c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