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不爛的瑞虎8,為何十萬公里過後依然堅挺?

2023-08-07     汽車葫蘆圈

多年前,總有人調侃豐田車開了十萬公里才出磨合期。

這句話的背後,是普羅大眾對豐田品質的最高認可。

的確,在QDR品質標準的要求下,不少豐田車都具備「一車傳三代」的品質。

不過,能做到「一車傳三代」的不只有豐田,來自中國的奇瑞,在產品可靠性和品質方面,也在無限地向豐田看齊。

不久前,奇瑞聯合中汽中心,對明星SUV瑞虎8進行了「十萬公里拆解評測」。

拆解評測中,中汽中心圍繞這台SUV的三大件進行了嚴苛測評。而最終的結果,不會讓買了瑞虎8和準備買瑞虎8的消費者失望。

客觀與直觀,是第一要務

其實各類消費者的實際用車體驗,是感受車輛耐久性、可靠性的最佳方式,也是最直觀的方式。

所以,消費者購車的時候,可以從老車主、計程車司機、修理廠技師等群體的口中,了解到一款車的真實品質。

但是,在普通用戶的口中,我們雖然可以客觀地了解到一款車的品質,但是很難剖析開來,進行直觀地了解。而此次奇瑞汽車和中汽中心的拆解評測,做到了客觀與直觀兩大維度的展現。

首先,參與評測的瑞虎8是從用戶手中直接購買的二手車,以真實用戶的車輛為案例,確保了此次評測的客觀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瑞虎8 2021款 鯤鵬版 290TGI 自動逐風版於2021年正式被交付到用戶手中,當時的新車指導價為12.69萬元。截至7月24日拆解的時候,這款瑞虎8的殘值依然高達8.28萬元。

同時,車輛的行駛里程數超過了10萬公里,足以看出前任車主的用車強度比較高。畢竟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想要把私家車開到10萬公里的里程,基本上都需要五年左右的時間。

最後,10萬公里的里程,其實也能比較真實地反應車輛的品質表現。因為老司機都知道,車輛在購買之後,是需要分幾個階段的。

第一階段,大概是在3萬公里以內。在這個時期的用車過程中,車輛或大或小的問題會集中爆發,消費者也會在這期間通過質保等手段對車輛進行維修處理。

第二階段,是在3萬到8萬公里之間。這個時間段,車輛處於機械狀態的「巔峰時期」,是車輛最好用、最好開的階段。

第三階段,則是8萬公里以後。這個裡程數,算是一個分水嶺了,當車輛行駛到8萬公里後,不同車型會呈現出兩種極端。

比如真正耐用可靠的車型,機械素質雖然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比如動力性能、隔音水平略有損失,但是機械部件會進入一個平台期,說白了就是「不容易壞」,繼續使用三四十萬公里也都沒問題。

而一些不算可靠的車輛,在8萬公里後機械素質會持續下降,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甚至是車輛的白車身結構,它們的機械部件都會加劇磨損,說白了就是「狀態一年不如一年」。

所以,選擇10萬公里里程的瑞虎8來進行拆解評測,可以直觀地看到車輛的核心機械組件磨損狀態如何,是否還能「繼續剛」。

那麼,在經歷了10萬公里的高強度用車歷程後,這款瑞虎8的狀態如何?

接下來,奇瑞與中汽中心通過全方位的拆解,為我們進行了直觀的展示。

10萬公里的瑞虎8,有磨損但不多

當一輛車跑了10萬公里後,意味著繞著地球跑了兩圈有餘。

同時,這也意味著氣缸活塞往復運動超過了6.5億次、懸架避震器上下行程運動數百萬次。這樣的數據,無不讓人驚嘆現代工業產品的可靠性。當然,在這些數據的「折磨」之下,如果車輛機械部件依然能保持良好的運作狀態,也足以見證車輛的可靠性。

首先,我們從發動機這個被譽為「汽車之心」的核心部件看起。

在拆解後,這台發動機內部各大零部件給人的直觀感覺,就是「鋥光瓦亮」。即便是對車輛機械結構不太熟悉的「小白」,也能看出發動機的狀態良好。

而對於內行人來說,很多細節才能看出其中的門道。

比如很多行駛了10萬公里的發動機,其凸輪軸位置在拆開後,會附著一些油泥,這些油泥是發動機內部磨損,鐵屑等物質混合機油之後所產生的。

不過,瑞虎8的1.6T發動機,在行駛10萬公里後凸輪軸位置完全沒有油泥附著,只有清亮的機油。

這樣的現象,說明這台發動機在使用期間,整體的磨損很小。同時,在氣缸壁、活塞連杆等位置,其表面的金屬狀態基本上也與新發動機保持一致,這也能證明發動機在運行10萬公里後磨損較小。

這樣的磨損狀態,說明了奇瑞的1.6T發動機不僅設計科學合理,同時材料也選得足夠紮實、生產工藝也足夠精準。

除了活塞等運行機構的磨損狀態很小外,車輛的活塞環、噴油嘴等部件,在運行了10萬公里後也幾乎沒有積碳或者積碳量很少,這樣的表現放在渦輪機型中也是難能可貴的。

而這些部件之所以能有效避免積碳,一方面是車主使用保養得當愛惜車輛的原因,而另一方面也是奇瑞在設計發動機的時候,為機器預留了較大的設計冗餘,使得發動機的細節可靠性比較好。

除此之外,渦輪增壓器、冷卻液水管、正時鏈條、集成式氣缸蓋等部件,也在經歷了10萬公里的考驗後,雖然變得有點髒或者鑄鐵部件出現生鏽的現象,但機械狀態都比較好,沒有出現滲漏、竄油、漏氣等問題。這同樣說明奇瑞在設計和製造發動機的過程中,無論是技術還是用料工藝,都是比較到位的,從而確保了發動機經久耐用的品質。

其實隨著自主品牌發動機設計技術和製造工藝的進步,很多廠商都能打造出經久耐用的發動機。

只是,在底盤方面,很多廠商都有所忽略。甚至包括一些以可靠聞名的日系廠商,它們的車型在長時間行駛後,避震器漏油甚至失效、底盤鬆散異響的問題都時有發生。

但是,在瑞虎8這台車上,卻並不會出現相關的問題。

底盤拆解的過程中,我們最先感受到的就是避震器的狀態。

眾所周知,橫置發動機平台再加上麥弗遜結構的前懸,由於支撐力不足的問題,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有出問題的風險。

比如避震器總成,容易出現平面軸承破裂、阻尼器滲油的問題。但是,在拆解瑞虎8底盤的時候,車輛的平面軸承完好無損,而且阻尼器完全沒有漏油的跡象,甚至連外部防塵套這樣的易損部件都保持完好。

另外,很多朋友在長時間用車過程中,也容易感受到底盤「嘎吱嘎吱」異響和經過減速帶鬆散的情況。而這些情況,一般都是擺臂襯套老化破裂所導致的。

在這一環節,瑞虎8同樣表現不錯。其底盤的金屬件沒有生鏽的問題,而且在擺臂橡膠襯套、轉向拉杆膠套和球頭等位置,雖然彈性和柔軟性有所衰減,但是老化現象並不嚴重,仍然能保持底盤緊緻舒適的性能。

總體來看,瑞虎8這款車無論是核心的動力系統,還是關乎操控與舒適的底盤部件,在經歷了10萬公里風吹雨打的重度用車環境後,都依舊完好。這樣的品質,已經超過了我們對於自主車的預期。

一車傳三代的品質,意味著什麼?

豐田、本田這樣的廠商,憑藉著對高品質的把控,成為了今天的世界級車企。

而對於奇瑞這樣的自主汽車品牌來說,想要走向世界,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對技術和品質的把控,才能屹立於全球汽車行業的主流地位。

對一台10萬公里的瑞虎8進行拆解,讓我們看到了奇瑞的可靠品質。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是一顆定心丸。

因為這樣的可靠性表現,最直接的意義,就是消費者可以在使用瑞虎8這樣的車型時,輕鬆無憂慮。畢竟,10萬公里還能保持巔峰機械狀況,這說明車輛的長期穩定性做得足夠好,消費者可以放心買、大膽買,並且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也不用付出太多的維保費用和精力,直接提升了整個生命周期的用車幸福指數。

全生命周期的用車幸福指數提升,其實也是對汽車品牌口碑的最佳背書。

近年來,隨著奇瑞的質量穩固提升,其銷量也在穩定提升。在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車累計銷量達到了74.14萬輛,同比增長56%,同時奇瑞也連續13個月銷量突破10萬輛。而瑞虎8這款經久耐用的明星車型,在上半年也收穫了9.74萬輛的銷量成績,同比增幅達到了24.4%。

這樣的銷量數據,也說明整個市場,對於奇瑞車型的認可度正在逐漸提高,側面證明了奇瑞車型的產品力和質量都足夠出色。其實更重要的是,奇瑞的亮眼表現,也在為國產車「正名」。

因為在以前,很多消費者都認為「自主車經看不經用」:自主車的設計和數據固然好,但是長期使用的穩定性存疑。而這一次,瑞虎8的拆解評測和整個奇瑞品牌的銷量增長,打破了這個謠言。

就拿瑞虎8的1.6T發動機來說,它擁有145kW、290N·m的亮眼數據。

但是,這樣的數據並不是通過「降低耐久性」的方式得來的。恰恰相反,在擁有高數據、高性能的同時,奇瑞也通過技術、用料和工藝的升級,將可靠的品質呈現給了每一位消費者。

這樣的造車態度,值得肯定,也值得每一家汽車廠商學習。因為消費者的體驗,不僅僅是價格、數據的絕對值,更是在長期相處過程中的綜合感受。

結語:

其實奇瑞瑞虎8,也只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個縮影。

這個縮影,代表這中國汽車工業四十多年發展所取得的一個成果。那就是今天的中國車,已經能夠在正向研發的過程中,讓發動機、底盤等核心零部件具備強大的競爭力,能夠與外國車企硬碰硬地去競爭硬實力。

同時,奇瑞也是極具代表性的。

被譽為「車圈理工男」的奇瑞,在二十多年以來專研技術並且不斷取得突破,最終造出了老百姓買得起、用得爽的好車。而這樣的技術路線,也必然會成為今後中國汽車工業崛起的一個里程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1536ebc88f627f2f8e51ac371c0e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