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收視全國第3,《新聞聯播》花22秒力推,央視這劇又要爆了

2023-03-06     青石電影

原標題:首播收視全國第3,《新聞聯播》花22秒力推,央視這劇又要爆了

開年這2個月,央視可是相當風光。

近段時間,央視平台推出多部熱劇,收視率一路看漲。

前有掃黑劇《狂飆》,扣人心弦的正邪對決,讓人看得停不下來。

後有《我們的日子》《情滿九道灣》等年代劇,細水流長的生活題材同樣帶給我們深刻感悟,兩部作品也先後登頂全國收視第一。

而近期,央視又出手了。

由郭曉東、海一天主演的國劇《許你萬家燈火》登陸央一黃金檔。

開播首日,它就直接殺入全國衛視收視前三。

而這次央媽牌面給得更足,除了留出黃金檔,連新聞聯播都給了22秒時長的宣傳。

從題材上看,這部《許你萬家燈火》故事類型很特別。

它聚焦中國核工業發展,講述多代核電工作者的故事。

劇情以小見大,以核電站設計師葉家明(郭曉東 飾)和採購員林天誠(海一天 飾)為縮影,折射出多代中國核電人的奮鬥歷程。

初看到作品題材,青石原本認為題材冷門,要爆的難度不小。

但在看過前4集後,我改變了原先想法。

這部連新聞聯播都在推的作品,是真的乾貨滿滿...

01、信息量拉滿,4集拋出3大戲劇衝突

相比於愛情、懸疑劇等熱門劇種,工業題材劇明顯更難拍。

它既要插入一些行業知識確保專業,又要避免過度科普而讓劇情枯燥。

稍一不慎,整部劇就有可能「冷場」。

但這部《許你萬家燈火》,卻沒有這樣的擔憂。

在時不時的隱性科普外,劇情可看度也做得很足。

可看度怎麼保證呢?

就一句話——拉滿戲劇衝突。

僅前四集,編劇就高強度插入三場「矛盾衝突」吸引我們。

圍繞著核電站的人們,可謂是問題多多。

第一個問題,還沒建好,核電站就要「先天夭折」。

故事主線,講述上世紀80年代中國秦昌核電站建立與發展的過程。

劇情剛開始,編劇直接反套路而為。

第一集,這座核電站差點就「沒了」。

雖然投入大量人力,但由於經驗不足,核電站自身存在不小隱患。

而由於當時蘇聯剛發生核泄露,西方本就帶著異樣眼光看待中國核電。

而外國專家過場的檢查,更是對中國核電站各種慣性挑刺。

專家直接判定的不合格,也將給核電站建設帶來巨大國際輿論影響。

換言之,專家這一句話,很大可能就要讓核電站停工。

眼見多年努力可能就此作廢,科研員葉天明坐不住了...

隨後,他聯同採購員林天誠玩了招「速度與激情」。

通過各種極限飆車,他們攔住即將離開的專家。

隨後,葉天明開始了有理有據的言語攻勢。

開門見山,他先是批評專家的偏見:

你這樣做很偏頗,你忽略了中國人的潛力。

隨後,他又早已準備好的筆記本,各種介紹中方針對問題的改良方案。

面對依舊不服的專家,他也與對方正面理論Battle。

犀利的語言輸出,竟隱隱讓專家也招架不住。

對方雖然仍堅持上報實情,但卻讓步表示,願意為核電站整改爭取時間。

這波核電站「撤站危機」,雖沒直接解決,但葉家明的努力,還是為核電站贏得了緩和的時間。

而後續劇情,他們也正依靠這爭取來的半年時間,完成了整改。

第二個問題,則是核電站「發育不良」;

在中國核電站最終還是建成後,不少西方國家卻忌憚中國發展,而限制技術和設備流入中國。

這當中,甚至還有玩賴的。

在中國買好設備後,還有外國海關不講理地扣押貨物。

此時,新生的核電站既沒技術、又沒設備,又一次陷入困境。

怎麼辦呢?

中國核電人只能摸黑走路、看著辦了。

對內,他們抓緊研究自主技術。

男主葉家明等人開始招攬人才,集結精尖科研力量攻克新技術。

儘管這是一趟未知的科研探索路,但還是有不少人憑著一腔熱血加入。

對外,他們則借力打力;

面對外國人的不講理,對外採購員林天誠也跟著玩渾的。

他找上賣自己設備的海外公司,各種死纏爛打要求解決。

而他這副「不解決問題不走」的姿態,也讓對方開始頭疼。

儘管這一問題本質上短期內難以根治,但這些核電人還是在各自崗位上出著自己的一份力。

緊接著屬於核電人的第三個問題又來了。

在認真工作的背後,生活也沒少折騰他們,生活上的煩惱也是一個接一個來。

採購員林天誠,就對育兒經極為頭疼。

由於時常出差海外,作為單親爸爸的他完全沒時間管教兒子。

而每次他回國,在彙報工作的同時,還得分心去處理調皮的兒子闖的禍...

而男主葉家明,則恨不得一天掰成48小時過。

由於工作實在太忙,他完全沒有時間陪伴待產的妻子。

妻子臨盆那天,他甚至因與外國專家溝通而耽誤了時間。

等他趕過來時,對方已被推入產房...

工作本已繁雜,生活又來添亂,這一群核電人的生活確實很難。

而麻煩事的高強度出現,也讓劇集節奏很快,可看性不斷提高。

02、夢回舊時光,全劇滿是煙火氣

看似劇情講的是核電工業的忙碌故事,但撥開劇情外殼,本質上,它講的也是老一輩的年代故事。

貫穿全劇,處處體現著專屬於那個年代的煙火味,處處體現老一輩的純真。

有些地方,我們能看出老一輩刻進骨子裡的善良。

比如,「收」幾罐奶粉就能幫忙養孩子;

採購員林天誠因長期出差沒時間帶孩子,於是央求男主葉家明幫忙照顧孩子。

乍一聽要長期幫著養娃,葉家明下意識就給拒絕了。

但實際上,他只是口嫌體正直。

回去與妻子一商量,兩人很快達成一致,接受了多養個孩子這件事。

而代價,也只是「要求」鄰居多帶幾罐奶粉。

後續劇情里,葉家明一家則對鄰居之子無微不至照顧著,老一輩的淳樸善良真的很觸動我們。

有的地方,我們則可以看出老一輩的熱血;

比如,談事業能談到差點干架;

出差海外歸來後,林天誠對鄰居們盛讚國外技術先進,言談舉止間各種夸。

但他本意是「正視差距,學習西方」,卻引發男主葉家明的誤會。

深耕本土技術的葉家明,認為這位鄰居是在崇洋媚外,於是直接與對方互懟起來。

為不驚動鄰居,他們甚至選擇去深山再干一架。

但當爬到山頂後,望著遠處的核電站遠景,兩人卻也迅速冷靜。

此刻的他們,很快明白了彼此想法。

無論是想學習西方的林天誠,還是想紮根本土的葉家明,他們都是為了國家而燃起的那份熱血。

念及此處,兩人不由得相逢一笑化解恩怨。

而他們因情緒上頭燃起的熱血,也隨著這聲《智取威虎山》悶哼,轉變為那份愛國熱忱。

有的地方,則讓我們看出老一輩的格局;

比如,男主葉家明與競爭對手的君子之爭。

核電自主技術研發過程,他與另一位院士產生學術分歧。

葉家明主張全盤內部研發,但對方則從可行性出發,傾向於在西方經驗上探索。

誰的方案被採納,誰就將成為這個項目的總設計師。

而這場競爭中,兩人也因此爭得面紅耳赤。

但儘管這場競爭事關前途,但雙方卻依舊惺惺相惜。

在男主方案獲得更多支持後,院士不僅大度祝賀,

他還主動找到男主,與其暢談對科研的理解。

但在鼓勵對方的同時,院士也依舊錶示自己不會放棄競爭,因為競爭才有創新。

這份老一輩的君子之爭,凸顯著他們的格局。

貫穿這一個個生活化的小細節,我們看到了老一輩們簡單而又純樸的一面。

這樣屬於舊時光的純粹,實在是太美好了。

03、演技含量十足,4集秀出5個演技派

除了劇情的亮點,演員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

儘管才剛剛開播,但這部劇的演技含量已被多位實力派撐起來了。

粗略這麼一數,前4集就至少顯露出5位實力派。

第一位,郭曉東;

這位去年曾提名金雞影帝的實力男演員,在本劇同樣表現出色。

劇中,他扮演核電站科研人員葉家明。

角色的屬性,是典型的理想主義派;

平日溫文爾雅的他,無論對誰都是一副和善面孔。

但當牽扯到學術問題時,他也會展現書生意氣般的固執。

為解決學術問題,他寧願不睡不吃也要完成任務,面對學術分歧,他更是時常跟人吵得面紅耳赤。

生活上隨和但事業上強硬,郭曉東對角色的這兩面演繹很到位。

第二位,海一天;

在國劇里常以反派示人的他,這次終於演了好人。

與郭曉東角色浪漫主義屬性相反,他飾演的採購員林天誠則是個現實主義者。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他都有著靈活變通的風格。

無論是對西方技術的不排斥,還是日常處事的圓滑接地氣,都能體現這一點。

甚至於被小心眼同事擠兌,他都不像男主葉家明那樣硬剛。

這波調皮的懟人風格,也瞬間顯現角色性格。

第三位,邢岷山;

國劇里的老熟臉了,《白眉大俠》《風雲雄霸天下》等熱劇都有他的身影。

這次在劇中,這位實力派則飾演核電站院長。

角色的屬性,則是標準的高情商好領導。

邢岷山用不動神色的微表情,展現著角色的這一特點。

在下屬葉家明對自己能力沒信心時,他顯露著責備中帶點鼓勵的小眼神。

在葉家明在線與同事開犟時,秦院長眼神雖有擔憂,但卻也藏不住期待。

後續劇情,在家明捲入風波被調查組問話時,

這位領導也主動交涉撈人,謙和外表下的威嚴眼神,卻也是氣場十足。

中國好領導,沒得說。

第四位,楊童舒;

這位昔日的古裝女神,這次則嘗試起了現代裝。

劇中,她飾演男主葉家明的妻子云錚。

該角色屬性,則是個頂級賢內助。

而不太會交際的丈夫面前,這位妻子則是王者段位隊友,時常為對方送出神助攻。

科研院院長上門拜訪、順帶送來一條魚時,丈夫直男式回應「我老婆不愛吃魚」,

此時,嗅到院長提攜之意的雲錚,立馬在線補圓場。

下一幕,在丈夫對院長邀請依舊遲鈍時,雲錚繼續在線補鍋。

在楊童舒的演繹下,聰慧妻子畫風可謂十分鮮明。

最後一位,朱鐵;

同樣是國劇老熟臉,曾在《金粉世家》等劇有過出演。

這次,朱鐵的角色很不討喜。

劇中,他飾演一位裝腔作勢的幹部,幾乎每一次出場,都能演得讓人「膈應」。

剛開始修建核電站時,他因害輻射而捂得嚴嚴實實。

面對男主葉家明的上前科普,他依舊固執己見,甚至還各種暗懟。

而在男主後續解決核電站撤站危機後,這位幹部又「紅眼病」上線。

儘管男主因與專家談判立了大功,但這位幹部卻借題發揮,以對方「無組織無紀律」大肆扣帽子批評。

朱鐵這一通吹眉瞪眼的演繹,確實將這「反派」演得很到位。

以上就是當前小露牛刀的5位出彩實力派。

由於故事劇情時間線長達30年,後續劇情還將會有多位青年演員登場,包括李蘭迪、鄭業成等年輕人也將在隨後出鏡,他們的發揮也值得期待。

04、聚焦工業強國夢,給你這樣的中國式情懷

本劇另一個值得稱道的點,還在於站在時代背景下、對中國工業強國夢的鋪陳。

這份鋪陳,在於還原最真實的核工業本貌。

整部《許你萬家燈火》並非虛構,而是有著現實原型。

該劇是以中核集團「華龍一號」品牌為原型,30年劇情線對應該品牌30年發展歷程。

作為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品牌,華龍一號經過多年努力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是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

而該品牌的故事,也對應劇中秦昌核電站甩脫國外打壓、自主發展的故事。

而一個個人物事跡,更是均有跡可循。

郭曉東飾演的男主葉家明,原型故事取自「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的個人經歷,而其他主角也紛紛有各自現實原型。

甚至於,為加強與現實的連接感,片方還在畫面里直接啟用真實鏡頭。

比如,片頭的核電站畫面,正是現實中福清核電站的外景。

與現實高度結合下,這也讓外界直呼真實。

這份鋪陳,還在於細節處還原中國工業人精神;

一個個看似微小的細節,都能讓我們有類似感悟。

比如,還原出中國工業人的「骨氣」;

面對外國人的反向挖角,海一天飾演的林天誠正面拒絕。

那句「你們把這裡當市場,我把這裡當家」的回覆,更是令人動容。

比如,展現中國工業人的「韌性」;

即便被外國專家看衰、核電站面臨整改,他們也沒有自怨自嘆。

在重新整改期間,核電站上下齊心直面問題,在足足調整328個錯誤,硬生生用半年達到了挑不出刺安全標準。

甚至於,還展現中國工業人的「魄力」;

核電站面臨整改、多年努力可能化為泡影,但上級領導的回覆卻魄力十足這:

不行就推倒,重來!

一個籌備了十餘年的項目,說推倒就推倒很可惜。

但說重來就重來的回覆,卻也展現中國人的特有自信。

其三,則是青石最為觸動的一點。

通過這部作品,它觸發無數人內心深處的中國式情懷。

相比其他西方國家,我國工業等各行業起步較晚,70-80年代仍是大幅度落後。

但在工業水平落後導致的生活條件差距下,我們的老一輩卻始終「窮且益堅」,有著始終嚮往美好生活的中國式情懷。

第一集裡,男主韓家明與妻子在產房的浪漫互動,就折射出這份情懷。

剛忙完一天工作的男主,緊急跑到產房等候妻子臨盆。

但由於日常電力供應不足,產房斷斷續續停著電。

在這樣的艱難背景下,產房外的男主遵循與愛人的事前約定,為對方隔空念詩。

伴隨著燭光,男主深情並茂地朗誦著描繪未來生活的詩篇。

儘管環境肉眼可見的艱苦,老一輩樂觀向上的精神卻也藏不住。

而後,全劇當前最高潮的場面出現了。

伴隨著一聲嬰兒啼哭,產房的電也恰好隨之連接,亮光照亮整個產房,也通過劇情照進了無數人的心裡。

在這段極具藝術感的劇情設計下,散發著十足詩意的中國式情懷撲面而來。

誠然,落後的工業水平和生活質量,是那個年代不得不承認的局限。

但老一輩們並沒有因為這份落後而放棄,相反地,他們用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驅動著自己為後輩創造美好生活。

隨著這段充滿情懷的產房戲播出,評論區也被「這段建議反覆觀看」「看哭了」等彈幕刷屏。

而在青石看來,正是這樣的中國式情懷,推動著這個民族持續往前行進。

而有趣的是,本劇的內核實際上也與春節檔影片《流浪地球2》,有異曲同工之妙。

《流浪地球2》中,多個看似特效的科幻設想,實際上是出自現實中投入使用的重工項目,也是中國重工業已經做到了的成績。

在小破球刷屏的背後,是中國核電等重工業國家隊那句「你負責想像,我們負責實現」所撐起的底氣。

從進程上看,《流浪地球2》承載的是國產重工業的未來想像,而今天這部《許你萬家燈火》則回溯著國產重工業的過往情懷

正是有著《許你萬家燈火》里一個個核工業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流浪地球2》中一個個任性的工業幻想。

某種程度上說,這部劇拍出了小破球拍出的「前傳劇情」,也延伸出了更深度的中國式情懷。

而不管是面向過去還是展望未來,藉由這一部部國產佳作,我們不妨將想像的翅膀打開,致敬充滿力量的中國式情懷。

青石電影|樂樂德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14a4e503ff2c356299f1430d8c0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