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獲得正果,為什麼先吃的大鵬不樂意,凈壇的八戒卻磕頭謝恩?

2023-10-02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同樣獲得正果,為什麼先吃的大鵬不樂意,凈壇的八戒卻磕頭謝恩?

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靈山,取得真經,並永傳東土。隨後,他們幾個也因為有功,修成正果,接受如來佛祖的封賞。

但是在受封問題上,大家的待遇卻有所不同,身為師父的唐僧被封佛,理所當然,畢竟人家還是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身為大師兄的孫悟空被封佛,也說得過去,畢竟取經路上出力最多的也是他。

可是,到了豬八戒這裡,佛祖卻封了他個凈壇使者,當時豬八戒就嚷嚷上了:

「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凈壇使者?」

但是,聽完佛祖的解釋之後,豬八戒竟然是欣然接受,並叩頭謝恩。那麼,凈壇使者到底是個什麼官職,豬八戒究竟是賺了,還是虧了?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348期:凈壇使者的地位高不高,為什麼豬八戒一開始不樂意,後來又笑了?

一、

豬八戒原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帥,因為調戲嫦娥被玉帝打了三千錘,隨後貶下凡間,成了一頭豬。

畢竟曾經在天庭當過元帥,在取經路上,豬八戒也沒少以此頭銜嘲笑過孫悟空的弼馬溫。但有句話說的好,虎落平陽被犬欺,落魄的鳳凰不如雞。當了豬妖的豬剛鬣,看起來很威風,還有類似烏巢禪師這樣的大能要招他入伙。但每每夜晚降臨,遙望星空的時候,豬剛鬣還是有些後悔的。

所以,當某天他見到兩個打扮異常的人從面前經過時,急忙衝上前去展露了一番本領,並在時機成熟之後,直接跪地求助:

「不期撞著菩薩,萬望拔救拔救。」

並在觀音菩薩的詢問中,把自己經歷的一切都講了出來,並提到,因為獲罪於天,自己再怎麼做也難以有所成就。隨後菩薩指了一條取經的明路,並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豬剛鬣決定皈依佛門,重修正果。

但是,按照觀音菩薩的說法,豬八戒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成功後,僅僅是脫離災瘴:

「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

其實這裡的災瘴,大概是指豬八戒晉級道路上的障礙和限制,脫離了這個障礙,才有修成正果的可能。否則,他就是個戴罪之身,再加上以豬妖的身份出現,隨便一個大神都可以將其誅殺。

這有點類似於,你有犯罪記錄,那麼就考不了公。

二、

那麼,豬八戒在保護唐僧取得真經之後,觀音菩薩對其的承諾,有沒有兌現呢?

確實兌現了,而且不僅兌現了承諾,如來佛祖還封了豬八戒為凈壇使者,算是超出了當年的承諾。這一點跟沙和尚不同,當初觀音菩薩為了拉沙和尚入伙,曾承諾:

「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可惜,沙和尚當初在天庭當捲簾大將,取經成功之後,也沒辦法官復原職,做了金身羅漢。

按理說,最該抱怨的是沙和尚,因為這個結果,並不是菩薩曾經承諾的結果。可事實卻是豬八戒在抱怨,畢竟在封他之前,先是封了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又封了孫悟空為斗戰勝佛,隨後話題一轉:

「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凈壇使者。」

因為豬八戒有頑心,又有色心,好在走了十萬八千里都是他在挑擔子,所以獲封凈壇使者。面對豬八戒的質疑,如來佛祖反過來解釋了一下這個職務的好處:

「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凈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豬八戒聽了這個解釋以後,竟然就閉嘴不言,並叩頭謝恩。那麼,豬八戒會不會像當初孫悟空初到天庭當弼馬溫一樣,被佛祖哄騙了,這個職務並不像他說的那樣是受用的品級呢?

三、

要不怎麼說人家如來能當上佛祖呢,他的這種封賞,能讓人打心眼兒里服氣,心服口服!

為啥這樣說?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豬八戒在取經路上的表現確實不夠出彩,也確實就像佛祖說的那樣,除了挑擔子以外,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功績。

唐僧,不用說,人家是師父,沒有他,也就沒有取經這麼回事了。再加上唐僧又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本來內定的就是個佛,這是不容置疑的。

孫悟空是大師兄,雖然在取經路上也鬧過幾次脾氣,但是大家不服不行。沒有他,取經還真沒法繼續進行,這一點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已經在寶象國試驗過了。再加上他跟唐僧確實有矛盾,互相瞧不上對方,前期被緊箍咒兒壓制,結果就生了二心。後來真假美猴王時,如來佛祖也看出了他的顧慮,故承諾也給他一個佛當:

「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

正因為給了他一個成佛的名額,後期的孫悟空才全心全意保護唐僧取經,並在很多時候開導師父,教了他很多佛法。是的,你沒有看錯,取經後期,唐僧佛性的提升是有孫悟空的一份功勞在裡面的。

反觀豬八戒,整個取經路上就是個碎嘴子,功勞沒見多少,分裂集體,挑撥離間的事倒沒少干。如來佛祖要給豬八戒封賞,還得把他安排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上去,確實是費了一番腦筋。

四、

如來佛祖對豬八戒的封賞,既能讓他說不出話來,還得讓其他人不能說啥,更重要的是,得彰顯靈山佛家制度的森嚴,以及賞罰分明。

往上走,封豬八戒當佛,一方面當初設立取經團隊的時候,給的編制就一個佛,孫悟空那個佛還是臨時增加的。再說,以豬八戒的德性和表現來看,也夠不上封佛的標準。

往下走,也不能太看低了豬八戒,畢竟他那張碎嘴在那擺著。你要給他個靈山服務員的編制,指不定他嘴裡吐出啥來呢,況且他都這樣了,天不怕地不怕的,也沒啥軟肋被拿捏。

給個類似當年孫悟空的齊天大聖榮譽頭銜吧,豬八戒調戲嫦娥的前科在那擺著,不合規矩。給個接待的工作吧,他身上又不幹凈,指不定怎麼噁心客人呢。再給他個類似天蓬元帥啥的噹噹吧,畢竟當年他就是從那個位置上下來的,也不稱職。

所以,思前想後,如來佛祖才給他安了一個凈壇使者的差事。

只可惜,豬八戒的覺悟還是不夠高,並不知道這個職務雖然沒有達到成佛的標準,但著實是個好差事,地位也並不低!

按照西遊記最後列出的佛啊,菩薩名單來看,他這個職務並不像名字中提到的僅僅是個使者那麼簡單,而是凈壇使者菩薩,等於是菩薩位,僅次於佛。

而且,這個差事確實就像如來佛祖所說的那樣,既有面子,還有里子,作為佛祖的使者,別人都得高看一眼,且有油水。

五、

所以,當豬八戒聽完如來佛祖的解釋後,立馬就明白了內中含義,隨後磕頭謝恩,樂呵呵接受了這個差事。

那麼,凈壇使者究竟是個啥職務,地位如何,到底算不算肥差?

那肯定是肥差,我們或許不相信佛祖,但我們必須得相信豬八戒,他可不傻,不是如來佛祖三言兩語就能打發的。孫悟空夠精明了吧,猴精猴精的,他在豬八戒身上都難討到便宜。豬八戒別看傻乎乎的,但論精明程度,他可是一點都不低。

既然他能感恩佛祖給予的封賞,就證明,他確實聽懂了如來佛祖的弦外之音。

貌似凈壇使者,是別人吃剩下的東西,由他來打發掉,看起來像吃人家的殘羹冷炙,是一個不怎麼光彩的活。

是啊,如來佛祖的舅舅大鵬鳥,佛祖許諾的是:

「我管四大部洲,無數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難道佛祖偏心,讓吃了無數人,毫無建樹的大鵬鳥先吃,最後讓人家有功的豬八戒掃尾,這不是明顯的偏向親戚嗎?

還真不是!

因為大鵬鳥的吃,就是吃,沒別的含義,佛祖僅僅是管他一個飽。而豬八戒的凈壇,可就不僅僅指貢品咯,更是指香火,指信仰。

再說白一點,豬八戒就類似於國稅局局長,專門去檢查各個佛壇的稅務(香火)問題。因為如來佛祖要整頓靈山,要讓某些佛菩薩們把私吞的香火交出來,不能富了地方,窮了靈山。

六、

為什麼這裡一定要強調這個香火問題,其實,如來佛祖在唐僧師徒取經的時候,已經表明過態度。

當時傳經的時候,他的兩個弟子就管唐僧要人事,並強調經不能輕傳。後來孫悟空找到如來佛祖,問這個情況,佛祖特意講了一件舍衛國講經的事,最後強調:

「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要不怎麼說凈壇使者這個活只能給豬八戒做呢,因為他完全領會了佛祖的意思,並在回大唐的路上,融會貫通。

當時唐僧師徒在通天河邊跌落,後來便去了陳家莊,當時大家求唐僧念經,唐僧念了一卷《寶常經》,豬八戒就沖陳老漢們講:

「我師父為爾等念經,可保你家生者安全,死者超脫。你有些有些甚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

像這種情況,靈山的佛菩薩們沒少干,但是他們有沒有按時將所得的香火上交靈山呢?

恐怕沒有吧!

所以,如來佛祖一直在強調,他管四大洲,瞻仰吾教的甚多。但是,由誰去遍布四大洲的各個佛壇收集香火,恐怕只有佛祖的使者,類似於欽差大人,才有資格。

更重要的是,各個佛壇的香火是否合規,也是凈壇使者需要核查的工作。像之前觀音禪院金池長老殺人劫貨得到的香火,鯉魚精在陳家莊吃人得到的香火,都是違規的,需要有人去監督管理。

七、

正因為豬八戒聽懂了如來佛祖的話,這才從一開始的不情願,變成了馬上磕頭謝恩。

那為啥大鵬鳥也受封了,他卻一點都不高興呢?

他不高興的原因,跟當年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走當善財童子,如意真仙啊,鐵扇公主的不高興一樣。按理說,一個妖怪,一下子受到觀音菩薩的青睞,修成了正果,有了編制,應該高興才是,可為啥正好相反?

是啊,連孫悟空聽說了鐵扇仙是紅孩兒的母親後,都大驚失色,感嘆這扇子肯定不好借!

若是紅孩兒的善財童子確實是好差事,他為什麼會擔心,難道妖怪們一心追求的不是功果,不是有編制當神仙,非要當妖怪?

其實很簡單,西遊記中的功果,也分大功果和小功果,有點類似於正式編制,和臨時工的區別。大功果,就像唐僧師徒這樣的,得到了組織認可,直接由組織任命。而小功果,就跟黑熊精,紅孩兒一樣,被一個大能相中,並收為己有,但並未被組織認可。

一個是你經過十年寒窗苦讀,高中進士,由朝廷給安排了個官職。一個是,一品大員出門見到一個大能,那你到我府上當個謀士吧,類似的情況。

作為謀士,你乾的再好,所有的功勞都是你主人的。而你的主人,卻可以開自己的佛壇,建設自己的府邸,擁有自己的地盤,也有了自己的香火。小功果卻只能附屬在主人身上,靠主人施捨一點,西遊記中的眾位坐騎們,都是這種情況,不然的話,他們為啥要跑下凡間當妖怪?

八、

所以,大鵬鳥很慘,根本沒有自己的佛壇,也沒有自己的香火來源,只能依附於如來佛祖,靠佛祖的施捨過日子:

「佛祖不敢松放了大鵬,也只教他在光焰上做個護法,引眾回雲,徑歸寶剎。」

豬八戒就不一樣,不僅擁有自己的佛壇,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收集香火,還可以去監督其他佛壇,將他們應該上交靈山的香火收集起來,上交靈山。

所以說,如來佛祖的安排很有意思,也展現了他的大智慧:

封自己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的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啥叫功德佛?

說到底,就是監督並考核眾位佛的德行,這不就類似於檢察院院長的差事嘛。別看在眾位佛裡面,品級不一定高,但是哪個佛見到他,不得敬上三分?

有了唐僧幫如來佛祖監督這些佛爺們,試問,還會出現當年如來佛祖被孔雀吞了,被破了丈六金身,要殺孔雀時,被諸佛攔住的事?

平白無故被吞了,弄了一身的屎,諸佛還都給如來佛祖施壓,讓他認個娘。

孫悟空更厲害了,斗戰勝佛,一看就是類似於天庭李天王的地位,到時候統領靈山的武裝部隊。這是兵權,如來佛祖只要控制住了孫悟空,就掌控了靈山的絕對兵權。也就不至於,再出現類似大鵬鳥的情況,還得佛爺親自出馬戰鬥。

豬八戒的凈壇使者管財政,小白龍這個八部天龍沒搞清楚是個啥職務,可能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清朝的粘杆處吧。沙和尚則是金身羅漢,估計是老本行,繼續干侍衛,還是那種很亮眼的侍衛。

九、

至於,如來佛祖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直接封就是了,幹嘛還得弄個取經項目呢?

因為靈山不穩啊,因為眾佛和菩薩羅漢們不一條心啊,因為他的命令下達不下去啊!

我們看《西遊記》,有一個前後非常矛盾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那就是佛法為什麼會出現大乘和小乘之說?

是啊,人家唐僧本來就是得道高僧,本來就是信佛的,一個熟讀佛經的高僧,為什麼還要去西天取經?難道他之前讀的都是假經?

有人說,之前他讀的是小乘佛法,得去取大乘佛法,所以,才有了西天取經啊!

這就搞笑了,那之前傳遞小乘佛法的佛祖,為什麼不一口氣把大乘佛法也傳過來。難道人家西方傳教士傳遞聖經的時候,半本半本的傳?

再說了,小乘佛法唐僧在劉伯欽那也驗證過了,同樣有超度亡靈的效果,這大乘佛法的吸引力一下子就小了五成。那如來佛祖真像看網絡小說似的,要想要下部佛法,你得交錢?

很簡單,如來佛祖在傳經的過程中,被擱在中間的佛也好,菩薩也罷,給截胡啦。

如來佛祖,本來的經書,是想讓大家信佛,信自己。可是,我們翻遍了整部西遊記,會發現,大家信仰最多的卻是觀音菩薩。如果你是觀音院附近的人,你是通天河附近的人,你是朱紫國的人,你是信佛,還是信菩薩呢?

觀音菩薩不僅在樹立自己的形象,還在培養自己的勢力,利用靈山,卻在樹立自己的信仰。這也就導致佛法在傳遞的過程中,出現了偏差,成了中間的佛啊,菩薩樹立自己形象和信仰,收集香火,充實私庫的工具。

那些外派到各地建立自己佛壇的佛啊,菩薩們,一個個都吃飽了,還不願意將多餘的香火貢獻給靈山。那留在靈山的三千諸佛,吃啥,還有那麼多的菩薩、羅漢們呢?

不是每個佛都能收集到那麼多香火的,也不是每個菩薩都像四大菩薩一樣,香火旺盛的。而凈壇使者,就是去解決這個問題的,乃肥差中的肥差。

畢竟,這種事,也只有豬八戒能幹好,左右逢源,見機行事,別人也不好說啥,要是換孫悟空,估計早打起來了。

你還覺得凈壇使者給豬八戒,虧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102a17a7d8e37477ad7f7a3b2d888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