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牛郎織女」現身花地河,「七月七 花巧集」再現乞巧民俗

2024-08-10     羊城派

8月10日晚,廣州市荔灣區在花地灣公園舉辦第十四屆「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活動之「七月七·花巧集」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以現代乞巧「工匠精神」為主題,彙集「七月七」巧智創意市集、非遺展示、民俗文化互動、七夕「游花地」快閃巡遊等體驗活動,展示乞巧節智慧與卓越技藝,傳承民間藝術的精髓,該活動持續至8月11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以「乞巧」「牛郎織女」為主題的沉浸式水陸情景劇《夢回七夕》首次登上花地河的舞台,「七月七·花巧集」活動由此拉開序幕。牛郎織女相愛,在舞蹈與情景的融合下,向觀眾重演兩人浪漫初遇的美好愛情故事。好景不長,王母娘娘震怒,並用銀河隔開了牛郎與織女。在古樂的演奏聲中,市民遊客紛紛祈福,打動了王母娘娘。「河燈亮,河燈明,牛郎織女喜盈盈。」千盞花燈仿佛擬成人間銀河,鵲橋架雲端,星光灑人間,牛郎織女終於得以重逢,譜寫一曲愛情頌歌。

提燈照園,一場漢服巡遊點燃了寂靜的夜空。風華絕代的少男少女們身穿漢服,齊聚在一起,沿著花地河巡遊。

花地河岸邊,傳統的乞巧節民俗挑戰遊戲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前來體驗。《開元天寶遺事》提到,「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嬪妃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一場心靈手巧的「對決」讓市民遊客得以體驗古時乞巧節所開展的民俗活動,市民遊客沉浸在歡樂的遊園中。據悉,市民遊客在現場參加乞巧互動遊戲挑戰,可以換取花巧印章,集齊一定數量的花巧印章,可以兌換荷花燈。

祈福燈沿著花地河閃閃發亮,市民遊客攜手心愛之人一起放祈福燈,許下相守的誓言,「燈月遙相映,人間共良辰。」

千載華夏,傳承非遺,匠人手作不疾不徐。在花巧集市,非遺大師齊聚,廣繡大師王新元、香道大師孫莉萍、剪紙大師練曉紅、廣府花藝大師陳惠仙,四大非遺大師現場坐鎮,演繹南粵非遺技藝。此外,現場還有中國工筆畫、壁畫、雲南非遺「甲馬」、盆編、簪花等國風手工藝攤位供市民遊客遊玩體驗。

文|記者 馬思泳 通訊員 荔宣

圖|記者 陳秋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01c27fdbaa9a076e215330a6cbf1a75.html














翁城日記 701

202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