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疑似離婚,果然「婚姻不值得」

2021-04-06     練瑜伽

原標題:李誕疑似離婚,果然「婚姻不值得」

公號: 職場充電寶( ID:ZhichangCdb)

李誕離婚了?

最近真是李誕的多事之秋啊。

代言內衣翻車後,他又因為疑似離婚上了熱搜。

有網友扒出,李誕和他老婆黑尾醬合開的公司近期被註銷。

註銷的原因是決議解散。

好好的公司為啥解散了?

加上黑尾醬清空了微博,關閉了淘寶店,很多人猜測夫妻倆可能感情破裂。

網友們也不是瞎猜,因為他倆現在有多反常,之前就有多甜膩。

李誕爆紅之前,就和黑尾醬在一起了。

那個時候黑尾醬是個網紅,自己開了個淘寶店。

李誕經常穿店裡的衣服給黑尾醬宣傳,兩個人無論是日常還是節目上,都在撒狗糧。

黑尾醬壁咚李誕

當時很對人嗑這對「美女與野獸」的CP,但這次的「婚變傳聞」,其實有跡可循。

李誕:「婚姻不值得」

但李誕似乎自己都不看好這段婚姻,他不止一次流露過對於婚姻的悲觀想法。

先是說自己結婚其實是趕鴨子上架。

父母催婚,自己也覺得相處了這麼久,就結了吧。

其實他理解不了,為什麼要結婚?在他的感情觀里,結婚就是以愛的名義被綁架。

黑尾醬也懵,李誕問她為什麼結婚,她說「差不多就結唄」。

跟黑尾醬結婚沒多久,就在綜藝上說「不知道會不會和她一起走完一輩子」,也不知道將來會怎樣。

在奇葩說上,他認為 「應該一開始就做好婚姻破碎的打算,這樣離婚了才不會被傷害。」

李誕的婚姻觀就和他這個人一樣,喪喪的。

他和黑尾醬都對婚姻悲觀,更像是先湊合湊合。

說到對婚姻悲觀,現在的90後、00後又何嘗不是呢?

但我發現,當代年輕人就不愛搞「糊弄學」這一套。

他們直接選擇不結婚。

怎麼現在的年輕人

越來越不想結婚了?

無論是網上衝浪還是直觀感受,大家應該都發現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有的連戀愛都不想談了。

根據2020年31省大數據,結婚人數連續17年創新低,跌破900萬對大關。

網友們見怪不怪:「別急,這個數明年還會更低」。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

我在知乎和身邊的朋友中,得到了3種答案。

A.找不到結婚的意義,一個人過得很快樂

「找不到結婚的意義」,要是在爸媽面前談這個,那是要挨罵的。

我媽就說過,「結婚要什麼意義呀,就是搭夥過日子唄」。

但對於不願意糊弄的年輕人來說,結婚真不是必選項,快樂才是。

網上的年輕人都在吐槽:我一個人過得比兩個人還爽,為什麼非得結婚呢?

只要過得開心,結婚也不是什麼「政治正確」。

面對催婚,年輕人如是說

B.「有經濟壓力、結婚會降低生活質量」

年輕人的物質壓力,成為不婚的重頭原因。

「彩禮、買房、養娃」,光是想想就很焦慮了!

這一點在大城市的年輕人身上更加明顯。

當人們的生活從朝九晚五和雙休變成「996」和「大小周」,

大部分年輕人的心態也從「我想結婚過日子」變成「一個人其實更輕鬆」。

C.對婚姻悲觀,恐婚

我發現,大家之所以不願意走進婚姻,很大一部分是對未來沒有信心。

既擔心所託非人,更害怕隨之而來的責任和瑣碎消耗了感情。

「你對婚姻抱有多大安全感?」

2018年5月共青團中央發布的《當代青年群體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

對於婚姻幸福,10.35%的女性完全「沒有安全感」,超六成女性和五成男性表示「一般」。

結不結婚,自洽即可

想起我的舍友到了大眾眼中的「適婚年齡」,被父母瘋狂安排相親:

她嘆了口氣問我:「你能接受另一半收入比你少嗎?」

我猜,一個既合適又糾結的相親對象出現了。

我沒有正面回答「是」與「否」。

「但從你的神態、語氣,比起物質可能還有其他決定性因素,你的潛意識似乎給出了答案」。

結婚並不是「你該不該」,而是「你想不想」。

對我而言,進不進入、離不離開婚姻,都是每個人的選擇,自洽就好。

特別隨著年齡增長,我倒是想聊聊父母一輩觸動我最深的二三事。

小時候我經常吃我媽的醋,但我爸堅定站在媳婦那邊,他說「你媽才是陪我走到最後的人」。

還記得宋慧喬宋仲基離婚鬧得滿城風雨的那天,我媽笑眯眯地跟我炫耀:「今天是我們35周年結婚紀念日,我和你爸出去玩耍了」,像少女一樣,屁顛屁顛就出門了。

當然,他們也有為了一盞燈吵到面紅耳赤的時候,也會忍不住吐槽對方的不是。

而最後他們還是回歸到「一起看劇,睡前還會討論剛剛的劇情」的平淡生活。

每每明星們離婚上熱搜,我總會回想這些真實又具體的小事。

即便二人鬧得不歡而散,但婚姻中確切存在過美好瞬間吧。

畢竟完美情人是不存在的,再心動的人一靠近,也會發現瑕疵。

認清愛情的本質,就是接受不完美的本身。

最後,如果你還在糾結要不要與ta結婚?ta又是不是對的人?

不妨看看阿蘭·德波頓提出8個犀利又有力的判斷原則,非常有用。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作者:阿蘭·德波頓

譯者:謝熊貓君

1 當我們放棄了完美主義

這不僅僅是說我們要承認我們想要結婚的對象是不完美的。我們還要 了解他們具體的不完美的點:他們有惹人厭的地方,難相處的時候,時不時的不理性,有時會無法理解或者體恤我們的感覺。

但要注意,這些個人的缺陷不應該被當作個例。別人並不會更好, 任何一個和你走到一起的人,都會在一些很嚴重的方面有著極度的不完美。

在考慮結婚前多談幾次戀愛,能幫你更好的認識到這一點,幫助每個人都能發現,即使是一開始看起來最棒的那些伴侶,湊近了看也是有各種問題的。

2 當我們放棄被別人理解

愛情的開端,總是有一種深刻和強烈的被理解的體驗:對方了解你寂寞的內心;你不需要向對方解釋一個段子的笑點;你們有共同厭惡的人;對方和你有一樣的癖好。

但這是不會延續的,如此,我們不應該指責愛人在解讀我們內心時候的失職,他們只是無能為力罷了。

他們沒有辦法理解我們究竟是誰,我們究竟需要什麼,而這是很正常的。 沒有人能夠很好的理解任何人,也就無法與任何人產生完全的共情。

3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瘋狂的

成熟的基礎,是主動意識到一個人自己的愚蠢。有人會長時間的失控;有人會無法擺脫過去;有人會產生無用的投射;有人會永遠的焦慮。簡單的來說,每個人都是傻逼。

一個人如果不能經常和深刻的為自己感到尷尬,那肯定是因為這個人沒能好好的了解自己。

4 當我們準備好去愛而不是被愛

我們應該在願意「愛人」的時候結婚,而不應該糾結於那種對「被愛」的不自然、不成熟的執著。

要讓一段婚姻順順利利,我們要堅定的和兒時的自己說再見,把自己變成父母的姿態。我們需要學會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對方的需求之後。

5 當我們準備好做家政

夫妻兩人一輩子一起生活要處理的事情,更加類似於運作一個小企業,這些事情在現今的社會中都是沒有光彩可言的。

婚姻誓言中一個核心的句子應該是:「我接受熨衣板的榮耀」。

6 當我們明白性和愛是一體的,同時又不是一體的

羅曼蒂克的觀點中,性和愛是密切相關的。

但婚姻中,性和愛的共存只會維持幾個月,或者在比較好的情況下,一、兩年。這不是任何人的錯, 婚姻還有其它的重要元素,陪伴、家政、下一代等等,所以性會受到影響。

只有當我們能夠接受性的不可避免的大幅度消退,我們才是為婚姻做好了準備。

7 能夠愉快的接受對方教導,並且冷靜的教導對方

我們應該 渴望從伴侶那邊學到東西,我們要忍受伴侶指出我們不懂的東西。我們在關鍵的時刻,要把伴侶當作老師,自己當作學生。

8 意識到情侶間不會總那麼合拍

在長期來看,和戀人合拍的重要性會大幅降低——兩人之間的不同會不可避免的湧現。 最適合我們的那個人不是和我們有共同品味的人,而是那個能機智地和我們協商品味不同的那個人。

與其追求完美的互補這種虛無的想法,倒不如把能夠容忍差異的能力作為識別「對的人」的標誌。合拍性應該是愛情的結果,而不是愛情的前提。

最後,祝你找到對的ta,餘生都幸福。

- End -

阿寶團隊. 職場充電寶每天8點為你帶來最新資訊、職場乾貨,百萬職場人一起共同成長!如需轉載請聯繫後台.

結婚並不是「你該不該」,而是「你想不想」

你也 「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nnnq3gB9EJ7ZLmJrm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