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再獲國字號榮譽!

2020-01-07     高明發布

喜訊!

高明獲「2019年度中國百佳營商環境示範縣市」獎

榮譽的背後,

是高明「四季如春」的營商環境!

繼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40名後,在2019年的最後幾天,高明區再次收穫一個極具分量的全國性排名稱號——「2019年度中國百佳營商環境示範縣市」獎。在「2019第十四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上,高明區在全國百佳營商環境示範縣市評選之中位居前三十,獲得該獎。

近年來,高明審時度勢,將打造「四季如春」的營商環境擺在重要位置,去年更是接連推出「拿地即動工」、「環評審批改革」等突破性改革舉措,大力精簡行政審批事項,讓市場主體在高明區越來越迸發出蓬勃生機。

數據顯示,2019年高明市場主體總量37726戶,新成立5966戶,同比增長17.57%;結合招商引資,截至11月底,全區共引進招商引資項目138個,投資總額約365.46億元,全年招商引資總額預計將繼續突破400億元。

打造充滿競爭力的投資熱土,高明正在用實際行動,將「四季如春」的營商環境打造成為其強大的城市競爭力。

營商環境對高明究竟有多重要?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好的營商環境有多重要?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考什克·巴蘇曾說:「一個經濟體的成敗取決於多種變數,其中往往被忽視的是那些方便企業和營商的具體細節。」一定程度上說明,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表面上看是經濟數字的差距、企業數量和質量的差距,實則是營商環境的差距。

翻開歷史的書卷,上世紀80年代,剛恢復建制的高明,儘是一片百廢待興的場面,新縣城是西江邊上的一片未被開發過的灘涂地,產業上農業比重占據過半,沒有對外口岸,沒有一寸硬底化公路,跨越西江還得靠擺渡。

與高明僅一江之隔的南海和順德,則漸漸發展成為廣東「四小虎」,創造出全國矚目的經濟奇蹟。由於區位、資源等差距,在這一輪珠三角的工業化進程中,高明顯然已經失去先機。

但在隨後的近40年里,高明人卻創造奇蹟,通過艱苦創業,在經濟發展上不斷取得突破。2018年,高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79.49億元,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排名去年更是上升至第40位,全年招商引資總額連續兩年突破400億元,創下高明歷史新高。

毋庸諱言,當前高明經濟活力引力有待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仍不夠高,對高端發展要素的吸引力不足等等,仍是高明發展的「痛點」。更何況,在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進程中,順德、南海等「老大哥」仍一路高歌,大灣區其他城市地區也正策馬前進。

在現有區位特徵、資源稟賦沒有發展重大改變,按照傳統發展模式路徑,即便高明奮力追趕,與周邊先發地區相比仍是有差距,更是很難短時間內實現逆轉。

「對比其他地區,如今的高明對良好營商環境有著更強烈的渴求。」高明區發展改革局局長王鋼濤指出,隨著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核心城市的虹吸效應會越來越明顯,如果高明不迅速補齊短板,將很有可能在新一輪的區域競爭中被邊緣化。

正如此,高明更主動地尋求政府職能的轉變,從「軟體」著手,全面提升營商環境水平,勢要打造出一個「四季如春」的營商環境。

用改革跑出項目落地「加速度」

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聽起來似乎頗為複雜,但其實最核心的,就是如何讓企業項目能夠儘量落地投產,產生效益,實現地方與企業的雙贏。

高明正是看準這個問題,在2019年集中精力尋求突破。去年,高明重點推出多項針對性改革,如「拿地即動工」、環評審批改革等,用改革跑出項目落地「加速度」,成為高明改善提升營商環境的最有力說明。

泰極動力膜電極組件及配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

以目前正推行「區域環評+清單式管理」環評審批改革為例,其使得企業項目完善環保手續審批時限實現從35個工作日到1個工作日的極限壓縮。

2019年10月,在高明辦理環評審批手續的中川新材料製造(佛山)有限公司,就率先嘗到了環評審批改革的甜頭。公司負責人感嘆,未降級前,企業要編制一份高質量的環保報告表,至少花費幾萬元;現在降級成填寫登記表,只要如實說明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列出生產中可能產生的污染物種類和防治措施標準,就能完成審批,企業支出大幅降低,審批進度大幅提升。

重點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牛鼻子」。為了促進重點項目的快落地、快投產,高明幹部隊伍大膽推行「拿地即動工」改革,使得企業依法承諾、政府審批容缺受理、嚴格事中事後信用監管三方面內容有機結合,符合條件的企業只需做出承諾書備案後即可先行動工建設。截止目前,高明已為21個重點項目開通聯合審批「綠色通道」服務,拿地至獲批動工最快僅13個工作日,比佛山市設定的工程建設項目30個工作日審批時限提前了17天。泰極動力、鑫創AI國際科創智谷項目、環球通腳輪等一批重點項目均通過「拿地即動工」改革快速建設投產。

民營企業是高明經濟發展的主支撐。近些年,高明都會常態化開展「企業暖春行動」,走進企業聽取問題、解決問題。正如高明區領導在走訪中所強調的,企業提出所有問題的最終目的,都是想繼續紮根高明,企業有這份心和這份情,高明一定要進一步建設好服務型政府,為企業解決困難、解決問題,不斷提升高明投資環境。對於企業提出的問題,相關區直部門和鎮街要做到每一個問題都有答覆、有落實,制定具體時間表。

在暖春行動中,高明在全市率先推出「首席服務官」制度,讓服務官走進企業提供一對一提供服務。服務官精準服務對應企業並主動宣傳和貫徹政府惠企政策、發展規劃和重大決策部署,為企業發展、項目建設排憂解難。通過打造個人領先、團隊協作、配套齊全的首席服務網絡,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優化全區營商環境,真正實現「投資高明,辦事無憂」。

高明區行政服務中心重點項目服務窗口(綠色通道)正在為群眾辦事。

將營商環境打造成高明新名片

可以說,在新時代經濟轉型的背景下,營商環境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更何況,當前,高明正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特別是隨著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選址規劃的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國家級品牌的疊加效應,高明的區域形象、區域價值正加速提升,發展吸引力、競爭力正日益增強。打造「四季如春」的營商環境,是高明參與區域競合的重要法寶。

2019年,高明靠自我革新,用改革跑出項目落地「加速度」,加碼「四季如春」的營商環境;2020年,高明將繼續在改革創新上下功夫,提升改善營商環境。「要讓營商環境成為高明的一張新名片。」王鋼濤表示,接下來高明將邊改革、邊調研、邊完善,繼續優化提升全區營商環境,在珠三角乃至整個大灣區做出營商環境的好口碑。

在現有「拿地即動工」、一門式一網式系統信用聯合獎懲事項目錄等改革基礎上,高明將探索擴大全區信任審批承諾制範圍,明確告知實施範圍、工作方式及監管措施,提升審批效率,努力實現「最多跑一次」,其中不斷深化「拿地即動工」改革範圍,匯聚更大的改革動力;結合已有「區域環評+清單式管理」前期改革成果,在滄江工業園區域環評試點的基礎上,將分別在各鎮(街道)選定一個區域試行區域評估制度。

與此同時,高明還將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健全多元化的商事糾紛解決機制和營商環境保障機制,持續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通過推進信息化建設和強化政務服務保障,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王鋼濤透露,高明將探索信用應用,打造打造高明版信任共享社區,並推動信用企業與信用園區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通「信用類金融資金」參與園區改造和運營的路徑,逐步完善園區信用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編輯丨高明發布微信編輯部

資料丨高明融媒體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mvtfW8BMH2_cNUgja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