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們迎來了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斗指西北為立冬,太陽黃經此時為225°。
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
立冬·三候
水始冰
立冬之日「水始冰」,立冬之後,天氣愈加寒冷,水面逐漸開始結冰,但冰層還不夠堅固。古人云:孟冬始冰,仲冬冰壯,季冬冰盛,即是講冬季的三個月冰層漸次凝結堅固的過程。
地始凍
立冬後五日「地始凍」,土地也開始凍結。
雉入大水為蜃
再五日「雉入大水為蜃」,與「雀入大水為蛤」對應,蜃是大蛤,古人認為,海市蜃樓便是蜃吐氣而成。
立冬·習俗
賀冬
立冬,在古代社會是「四時八節」之一,人們一般都要舉行祭祀活動。立冬是十月的大節,在中國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
北方吃水餃
立冬在北方則有吃水餃的風俗。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立冬補冬
立冬後,就意味著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廣東的潮汕地區,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甘蔗能成為「補冬」的食物之一,是因為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
釀黃酒
立冬之日開始釀黃酒,是紹興傳統的釀酒風俗。冬季水體清冽、氣溫低,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
立冬·諺語
立冬打雷要反春。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立冬之日起大霧,冬水田裡點蘿蔔。
立冬不使牛。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
立冬小雪緊相連,冬前整地最當先。
西風響,蟹腳癢,蟹立冬,影無蹤。
立冬種豌豆,一斗還一斗。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干。
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
立冬·詩詞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
細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
何處梅花一綻香。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
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
惟有黃花不負秋。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吹盡舊庭柯,
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禪燈半輪月,
今宵寒較昨宵多。
立冬日作
宋·陸遊
室小財容膝,牆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來源:科普中國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