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遂寧市地方志辦公室了解到,遂寧市地方志館(以下簡稱遂寧方誌館)展廳已經完成布展,即將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免費對市民遊客開放。
遂寧方誌館主要特色是什麼?
如何向社會大眾開放?
對此,記者帶您提前探秘
在展廳中了解遂寧古今
遂寧方誌館位於市文化中心B區4樓,樓下為市檔案館。一走進展廳,一面遂寧「古城牆」便映入眼帘,瞬間讓市民遊客融入遂寧的歷史文化中。
仿古城牆
據遂寧市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楊毅介紹,遂寧方誌館主題為「志中古今 鄉愁遂寧」,整個場館面積2400餘平方米,分展區和辦公區。作為填補本市歷史文化基礎工程空白的重要項目,遂寧方誌館集收藏、保管、閱覽、編纂、研究、諮詢、展示、交流於一體,具有開放式、服務性、公眾化的特徵。
遂寧城池變遷歷史
展區分為序廳、政通人和、東川巨邑、文賢之邦、民風民俗、遂寧方誌6個版塊,由60餘個小版塊、17個場景、5個多媒體互動和2部多媒體影片組成。以時間為軸線,從古到今,介紹遂寧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各個方面,既有遂寧古城發展圖示,也有遂寧歷史文化名人的展示,更有農業、工業、現代產業的發展歷程。把遂寧的歷史文化和特色產業等亮點展現出來,讓市民一目了然,熟悉了解自己的家鄉和歷史。
遂寧農業用具變遷歷史
遂寧製鹽業
在展陳內容上,版塊特色鮮明,場景貼近主題,整個展廳突出地方志特色、按照歷史脈絡真實反映遂寧的歷史和現狀,充分展現遂寧1600餘年的發展演變過程和經濟文化、風情民俗等;在設計手法上,將傳統的設計手法和現代高科技手段相結合,更加生動、有趣地展示遂寧的歷史文化。
展館內部
遂寧「九宗書院」
在展廳內民風民俗版塊,記者還見到了正在進行收尾工作的布展人員,他們將一個個捏好的人物放置在櫥櫃中,不一會兒,一幅熱鬧的「民國遂寧廟會」場景就呈現在眼前。除此之外,展廳內還活靈活現地呈現了遂寧舊俗,如「婚俗」「九大碗」「青苗會」等場景。值得一提的是,展廳內除了展示的物件,還設置有方言小屋。屆時,市民遊客可以進行互動,了解遂寧及其他地方的方言,享受語言的樂趣。
遂寧舊時民俗《九大碗》
遂寧舊時民俗《民國遂寧廟會》
遂寧舊時民俗《婚俗》
遂寧舊時民俗《打春牛》
方言小屋
在遂寧方誌版塊,記者了解到,遂寧修志始於宋代,歷經千年,綿延不絕。期間經歷了多位名人修志、舊志編修等過程,歷代遂寧方誌揭示了遂寧的演變軌跡,也將讓大家了解到一個豐富多彩的遂寧歷史。
遂寧方誌
地方文化是遂寧的重要文化,是 認識遂寧、了解遂寧歷史的重要窗口,遂寧方誌館的建設目標是打造耐得住看、經得住品、留得住鄉愁的文化場館,成為遂寧地方文化的歷史課堂、研究基地,將在資政育人、推動文化強市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據介紹
遂寧方誌館目前已經布展完成
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
預計於10月1日與市民朋友見面
「雙節」期間歡迎前來打卡~
來源:全媒體記者 劉曉
編輯:孫 各 張霽雯
責編:林 敏
審核:冉啟香
終審:李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