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看哭了我,原來我的幸福背後有他們在默默支撐

2019-09-28     如夢如晰

馬上國慶長假了,提到假期安排,同事們們紛紛表示,這個假期哪裡也不去,就在家周圍的電影院呆一周了。

「好電影太多了,尤其適合帶孩子一起去看。」、「再也不用看著看著捂上兒子的眼了。」

同事小默嘻嘻哈哈的跟我們吐槽:「遇到適合帶孩子,全家老小一起看的電影太不容易了。」

至於必看的一部合家歡電影,那一定是《我和我的祖國》了。

01、安寧和平,是他們心血鑄就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即將在9月30日全國公映,目前該電影已經在全國範圍33座城市展開了超前點映,現場熱度爆棚,許多觀眾表示「笑著笑著就哭了」、「看完了更加為我們的祖國自豪和驕傲」。

電影里隨著《前夜》里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無數人開始為中華的崛起而奮鬥。

「我們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今時今日的幸福安寧,背後有無數無名英雄在默默奉獻。但新一代的90後、00後很多人在為祖國的榮耀驕傲的同時,卻並不了解那些背後的艱辛。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帶領觀眾去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被遺忘的英雄奮鬥史。

《相遇》篇里就講述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無名英雄們的故事。

電影中張譯飾演的高遠因為投身國防科技事業「人間蒸發」三年,他的女友方敏對他矢志不渝,相信男友的堅貞,便苦苦尋了三年。直到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時刻,兩個人在曾經約會的公交車上再次相遇了。

高遠和方敏正是當年無名英雄和他們家人的縮影,而事實上,當年科研環境艱辛,工作人員的付出比這電影里展現得還要艱難許多。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要把在基地看到的一切,永遠爛在肚裡」。當年參與我過第一顆原子彈研製的科研工作人員,就帶著這樣的信念走進了羅布泊。他們來時風華正茂,歸去已白髮蒼蒼。

他們要遠離親人,舍小家為大家。鄧稼先離家時候,就對妻子說:「從今以後我的生命就交給了這個工作。家中的事和兩個孩子我是不能管了。」

他們更要隱姓埋名的工作,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改名為「王金」工作十幾年,直到多年後的1978年,家人才從報上看到「王淦昌」這個名字。

正是那一輩人的努力,1964年西北的戈壁灘上才能傳來那一聲震徹世界的巨響,也因為了有自己的核武器,才為我們今日的生活創造了長久的和平與安寧。

02、歲月靜好,是他們負重前行

「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的幸福離不開祖國的強大,更離不開一些默默奉獻乃至犧牲的人。

「最美逆行者」、「和平時代的守護神」,我們肆意的享受生活的時候,是無數消防員的艱苦付出,是軍人堅守邊疆,是警察安心保衛。

像《護航》里的女飛行員,翱翔天空的帥氣,是一層層考驗,是一場又一場的訓練。

像我們身邊的消防員,是冒著幾十度高溫在堅持訓練,是穿著一層層被汗水浸濕的防護服在工作。

和平年代,也有流血犧牲,那些在救火和救人中犧牲的消防員,也不過風華正茂,也有親人朋友。

但他們選擇了守護國家,他們是支撐國家、民族和人民的柱石。

03、盛世華章,由我們創造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每次讀到艾青的這首詩,內心都激盪著一種澎湃的心情。

為了這片土地,先輩們吃盡了苦頭,才有了今日的幸福。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里無數個平凡的中國人的努力,匯聚成了一條河流才有了今天的中國。

「我和我的祖國」並不是一句話,而是一個行動。

這個假期,帶著全家人,跟著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回溯7個瞬間,喚醒我們對苦難的記憶,讓我們銘記七十年來為了祖國和平崛起而默默奮鬥和犧牲的先輩們。

帶上我們的父母一同觀看此片,讓他們從那些激盪的情節中回憶他們曾經為青春和祖國奮鬥過的時光。

也帶著我們的孩子看看這部電影,讓我們的下一代,學會憶苦思甜,讓他們懂得感恩,珍惜現在的生活,更要奉獻自己的力量打造更強大的祖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讓我們看到了新中國七十年來的進步和無數成就,看到前輩們為了一點進步而付出的心血、鮮血。我們年輕一代,不能躺在先輩的榮光之上不思進取,而要努力拚搏,為祖國的更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ia5d20BJleJMoPMbM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