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借錢,越上癮
如果你有一件特別想買的商品,還能在1分鐘內即可得到20000元,你會怎麼做?
最近,一位月入8000的90後護士因為「網貸欠債」上了熱搜。
然而,比欠債更讓她絕望的是:她的母親拿出了領養證,告訴她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並且將其逐出家門。
其實,養母在此之前已經替女兒償還了23.8萬元債務。然而女兒屢教不改,還在偷偷摸摸進行網貸。
這下,養母的心都涼了。
是什麼讓一位工作日夜顛倒的護士攤上巨款?記者查看了護士的帳單,發現她每月消費少則2萬,多則4萬,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護士說道,因為平時要請閨蜜好友出去吃飯聚會,一花就是好幾千,看到朋友們都背名牌包,用大牌化妝品,自己也不能落後。即便到了周末休息只有兩天時間,也不吝買機票飛到各地旅遊打卡.......
對於這樣的悲劇,你會為此買單嗎?
捷徑走多了,便無其他路可走了
負債的年輕人,也許你我的身邊就會有一個。
據滙豐銀行的調查數據顯示,內地90後的人均負債率已達到1850%。 去年花唄的調查也表明,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4500萬,也就是說,平均每4個90後就有1個使用花唄。
網貸的本意並不是為了害人,它的出現是為了幫助那些短時間內需要資金周轉而銀行卻無法批款的人。
但人心是貪婪的。隨著網貸工具的出現,越來越多年輕人走上了網貸的不歸路。
知乎上有個問題:網貸的危害有多大?
其中有1位19歲的男孩,留下欠債13000元的慚愧獨白。「網貸平台只是給了我一個機會,但真正向這個選擇伸出手的,是我自己。」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996,壓縮了市場上商品的成本。商品供過於求,社會也再不提倡勤儉節約了。 「聰明的女人,最捨得為自己花錢「「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心情三分靠打拚,七分靠shopping。「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習慣了花花花的人,哪裡還停得下買買買。
擺脫過度消費,告別自殺式人生
不會掌控消費慾望的人,同樣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什麼是好的消費觀?克制而優秀,大方地擁有。
能配得上能力的野心,才叫安心。
把自己經營得當,從容、大方,自信,才是最好的名牌和攀比。你的人生只需要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如果你決定要改變,不妨從以下小小的細節開始,一點一滴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
學會記帳
每到月底都面臨一個拷問:「我每天也沒多少大支出啊,怎麼又月光了?「
花錢就怕的就是積少成多,也許這個月多看了幾場電影,或者囤多了幾件衣服,月底想買的電子產品就買不到了。學會使用一些方便好用的APP, 每天睡前將每筆支出記下來。
記帳,不是為了讓我們省錢,而是指導我們更好地花錢。
確定每個階段的最想要買的物品,那麼其他方面的支出就能得到可控的調配。
延遲滿足,遠離誘惑
在商場看見心儀的衣服,先停下掏出信用卡的動作。不妨先問問自己:
我真的需要它嗎?如果購買了,能夠使用多久呢?
如果是在網上購物,可用先將心儀的寶貝添加至收藏夾,過3天之後再看看是否還喜歡,如果運氣好,還有可能等到它降價了呢。
最好的消費是投資自己
投資有兩個層面。一個是資產層面,一個是自身層面。
理財能提高收益,而投資自己卻能增加本金。 一方面可投資職場核心能力,包括溝通力、管理力、關係力、信息力等。這些能力任何崗位都需要,可通過一系列職場培訓或者看書得到鍛鍊。 另一方面可以投資自己的興趣。如今,斜槓青年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詞。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進行一系列的學習,既能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還有機會豐富自己的業餘收入。
著名哲學家康德說:「在經濟貧乏的時代,人們通過重新審視自己所擁有的物品價值,會發現原來比自己預想中的富有。「 記住,幸福並不是攀比而來的。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對於年輕人而言,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