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與客戶在交易達成之後總是容易出現矛盾,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下面筆者分享的這一篇文章,筆者將客成頭疼的協作問題總結為三類,也對應提一些相關建議的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銷售與客戶在交易達成之後總是容易出現矛盾,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下面筆者分享的這一篇文章,筆者將客成頭疼的協作問題總結為三類,也對應提一些相關建議的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前幾天,我們社群開線上漫談會。我了解到在部分公司,客成與銷售的協作問題比客成與產研還要大。
我把讓客成頭疼的協作問題總結為三類,也對應提一些我的建議。
一、銷售帶來了錯的客戶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找不對人,就別談什麼客戶成功》,產品是為了解決某類群體的痛點而誕生的,銷售去攻城拔寨時要找准目標客群。但實際上,很多公司都沒有描繪清晰客戶畫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銷售人員的判斷。
另外,銷售對自己家的產品不熟悉,或者沒有搞清楚客戶痛點和需求,也會造成開錯藥方的情況,錯誤地以為我們的產品能解決客戶的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銷售很清楚這個客戶不是我們的菜,但為了業績,還是會想法設法的先簽下這個客戶。
這幾種情況,都會在客戶成功接手客戶後暴雷,等到實際應用時,客戶就會發現這不符合,那不匹配。
這種不對的客戶,流失幾乎是必然的。客戶不滿意,覺得落不了地。公司不滿意,銷售費了很大功夫拿下來的客戶,怎麼一年就流失了。客戶成功小夥伴是有苦說不出。
破局的辦法無非也是三點:
「趙經理,包教包會,這樣吧,我多送咱一場培訓」;
「李主任,後續服務完全不用擔心,沒問題,我們可以去現場支持」;
「王總,您說的這些模板資料我們也能提供」;
……
客成小夥伴就這麼稀里糊塗的被賣了,有條件支持的還好,沒條件支持就變成了一個個大坑。
最讓客成小夥伴生氣的是,銷售答應了客戶也不知會一聲,客戶找過來時自己還一臉茫然。
這非常影響客戶對我們的感知,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
解決辦法:
1、做好交底,明確我們的服務範圍都有哪些,條目化的列出來,讓每一位銷售都清楚。
2、對於清單外的需求,公司要規劃好反饋和交互路徑。銷售同學可以將客戶需求反饋上來,在團隊評估可行且客戶成功小夥伴知悉的情況下再答覆客戶。
三、簽約後,就找不到銷售人了
簽約了,大功告成,剩下就是客成的事兒了,告辭!
不做交接或潦草交接。客戶是什麼行業的,購買的什麼產品,多少帳號?客戶需求是什麼?打動客戶購買的點是什麼?客戶期望的使用效果是什麼?客戶對接人是誰,什麼角色,什麼職級?決策人是哪位?
……
「我把客戶電話/微信給你,你自己聯繫下吧,想問什麼問什麼。」
我相信大部分銷售同學應該沒這麼誇張,但交接這個節點做得充分的也不多,一是很多公司沒有明確交接流程,沒有客戶檔案交接表(或者固化在CRM系統中);二是有些銷售同學沒有交接的意識,不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這會導致什麼問題?
客戶會覺得你們公司不專業,內部交接都沒做好,不像是一個團隊;客戶會很煩,要把信息再同步一遍;
有些重要信息會遺漏,因為很多信息不是問出來的,是與客戶的接觸過程中感知到的,這些如果銷售不傳遞客戶成功也無從問起。
這就相當於跑接力賽的時候,接力棒沒有傳遞好,很容易就落後了。
銷售與客戶成功的交接不僅限於同步客戶信息,銷售同學還要作為中間人為客戶成功和客戶的首次會面搭橋引線,將客戶介紹給客戶成功同事,將客戶成功同事介紹給客戶。
我會建議開一場「客戶見面會」來介紹雙方團隊,為兩個團隊後續的順暢合作建立基礎,現場見面或者線上會議兩種方式都可以。
線下效果更好,當然成本也會高,一般適合有本地服務團隊的公司。
銷售同學在向客戶介紹客戶成功小夥伴時,要讓客戶感受到我們客戶成功顧問的專業性,後續客戶遇到問題才願意主動諮詢客戶成功顧問,而不是習慣性的再去找銷售。
「X總,Y經理,這是我們客戶成功顧問XX老師,XX老師擁有豐富的XX領域的理論知識,擁有XX和XX證書,通過了XX認證,服務過X家行業標杆客戶,比如XXX,XXX,在實踐方面經驗豐富,後續咱項目的落地您就放心吧」。
為了加強售後階段,銷售與客戶成功的協作,公司組織架構和薪酬設計方面也可以做一些設計,比如將客戶成功和銷售綁定為一個BU,BU的整體收入會關乎到每個人的薪資,「利出一孔」才能「力出一孔」。
銷售和客戶成功配合好了,會發揮1+1>2的效果,配合不好,客戶、客戶成功、銷售都難受。
本文由 @雪熔Delia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