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作為榮國府的長房長媳,是小說中的女主角,第三回她一出場就給大家留下了精明的印象,讓人感覺此人不可小覷。再加上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對她的一番介紹,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王熙鳳的判詞,都在表明王熙鳳是個精明人物。在書中她出場很多,堪稱女一號,有的時候即便她本人沒有直接出場,但是從別人身上也能感覺到她的存在,「場效應」很強。每一次出場都在強化她很精明這個人設。
李紈是榮國府的二房長媳,是小說中的邊緣人物,存在感不強。很多重要的場合她都不在場,即便是在場,也讓人感覺不到她的存在,第四回對她簡單介紹了幾句,也只是說明她青春喪偶是一個「槁木死灰」的存在。整部書中她都在平平淡淡的過日子,生活一直是波瀾不驚,沒有大的起伏。她是一個恪守封建禮法,與世無爭的寡婦,從來都是安分守己的和自己的兒子賈蘭過日子。
從道理上來講,李紈作為一個為賈府生了接續煙火的大少奶奶,她更有資格也更應該在賈府的家族生活中發揮她的重要地位,積極參政議政,可是她對整個家族的事務是很少介入,退居三舍,任由王熙鳳大放光芒。深入研究才逐漸發現李紈是很精明的,她的這個精明和王熙鳳相比,是深入到骨子裡的。
我們看王熙鳳的精明是表面的
,
誰都能看出來。
她自己也把這種精明發揮地淋漓盡致。她能說會道,見機行事,善於揣摩長輩心理,懂得什麼時候說什麼話,最能討賈母和王夫人這樣的人開心,讓弟妹們高興。
第四十三回中,賈母一時興起,提議「攢金祝壽」大家出資給王熙鳳過生日。賈母說「李紈寡婦失業的」要替李紈出那12兩份子錢,王熙鳳當眾表示「這錢我出了」,賈母在眾人面前連連誇讚王熙鳳,結果在第二天交銀子的時候並沒有李紈的那份錢。話說那次籌集了大概有150多兩,也不獨缺這12兩,就那麼過去了,眼看著王熙鳳在賈母和眾人面前掙足了面子,卻毫毛不拔,
她的精明處處體現著精緻的利己和貪婪。
第六十八回,王熙鳳借秋桐對付尤二姐,簡直就是三十六計的上演。借刀殺人,兵不血刃地除掉了尤二姐,又借著尤二姐之死對付秋桐,一石二鳥。怕事情敗露,又讓人暗中除掉知道事情真相的張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以絕後患,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他人的性命,
她的精明除了利己還有狠毒,毒辣。
和王熙鳳相比,李紈不出頭露面,儘管她也有管理才能。在王熙鳳生病期間,王夫人把家政的管理大權託付給了李紈,探春是李紈的助手,但是在後來的管理過程中,李紈有意退讓到了後台,把探春推上了主管的位置。李紈很清楚,在這個大家族中,很容易窩裡斗,弄不好就要翻船,鳳姐如此精明尚有賈璉幫助,還有的時候被告狀呢,何況自己一個寡婦。
她能夠審時度勢,清楚自己最應該乾的是什麼
。
她的日子過的簡單,不占別人便宜,也不肯吃虧。李紈的月錢銀兩和王夫人一樣,是二十兩,是王熙鳳的四倍。她的精明在骨子裡,她不像鳳姐,她不愛搶風頭,只要對自己利益沒有損害,她樂得做個好人。所以她的聲譽很好,下人眼裡她是個活菩薩心慈面軟,小姑子眼裡她是個隨和的大姐姐。趙姨娘的弟弟去世,他張口就賞四十兩,按規矩只應該賞二十兩的,探春也清楚,這是她在給探春面子。所以李紈的善良讓她在賈府里是
面子裡子都得實惠
。
李紈低調的精明,正是為了安心培養自己的兒子賈蘭。賈蘭也很邊緣化,作為賈府的長孫,對他描寫的很少,只是在寶玉上學時,還有大觀園作詩時提到過他,可見這是一個愛讀書的孩子,李紈不僅督促賈蘭讀聖賢書,也安排他習武,書中有一回特意提到寶玉看見他拿著弓在射鹿,還特意說「這會不讀書,閒著演習騎射」,可見李紈對賈蘭的培養是全方位的。紅樓夢曲詞中有關李紈的「陰騭積兒孫」也就是說她為兒孫積了德,在賈府衰敗之際,賈蘭考取了功名。
王熙鳳的精明在表面,貪婪、利己、狠毒是她精明的底色。她的精明殃及兒女。李紈的精明在於骨髓,善良、隨和、寬容是她的底色,她的精明福佑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