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美的中心城區非它莫屬,像一座大園林,卻有人稱它「落後」

2022-04-15     蘇丹卿

原標題:武漢最美的中心城區非它莫屬,像一座大園林,卻有人稱它「落後」

暖陽融融,春風徐徐。

綠樹成蔭,鳥語啁啾。

武漢的城市格局,因地理構造而十分獨特,長江與其最大支流漢水在此交匯並穿城而過,構造成三鎮隔江鼎立,彼此相望的城市布局。

而這三鎮,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昌、漢口和漢陽。其中,武昌和漢口的名氣較為突出。

武昌因黃鶴樓、因辛亥革命、因武昌起義等建築與近代重大歷史事件而被人們熟知。

漢口的廣為流傳則從明清至漢口開埠以後,冠以「東方芝加哥」的稱號,比肩上海。

而漢陽,儘管歷史上有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等洋務企業,「漢陽造」享譽海內外。

但對於今天的外地人來說,對武漢的熟悉程度,大多集中在武昌和漢口。來武漢旅遊,也多在這兩大區域。

注意!「漢口」並不是區,它由江岸區、江漢區和礄口區組成。之所以沒有形成漢口區,歷史原因很多,此處就不贅述了)

難道對於現代人來說,漢陽並沒有吸引力嗎?有人指出,這是漢陽宣傳太少。 也有人認為,漢陽成為武漢三鎮中存在感最低的原因是由於缺乏產業結構、業態功能等。

作為一個在武漢生活的外地人,武漢三鎮均多次進行拍攝和分享(太大,還未拍完、看完),僅從文旅角度來說,漢陽在宣傳方面確實低調。

它作為武漢城市起源之一,「漢陽」一名沿用了千年。從「高山流水覓知音」,到「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字裡行間的漢陽,無疑是一個美好的地方。

我第一次走進漢陽,是為晴川閣而來。至此發現,漢陽實在太美了,古樸的清幽環境里透著一股詩畫中的意境。無愧於武漢最美的園林城區。

它與武昌、漢口的氣質完全不同,即便擁有武漢市中心城區最早的軍事城堡卻月城,即便是為近代工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漢陽仍舊給我留下溫婉、秀氣、雅致的城市印象。

它像是一幅古畫,每一個走進來的人,都將在不經意間打開畫軸,畫里的山水便是漢陽的故事。 山水裡的生活之美,便是漢陽人的儀式感。

漢陽,這個沿用了千年的名字,因位於古漢水之陽而得名。

古漢水,便是今天的漢江,長江最大支流,它從遙遠的陝西漢中發源而來,最終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形成「江漢朝宗」之大觀。

這塊被漢水、長江所庇佑的古老土地 ,早在春秋時期,已為楚國屬地。楚人浪漫的想像力、出眾的藝術創造力,在這裡大發光彩。一曲《高山流水》,一段遇知音的佳話傳承了千年。

千年,仿佛剎那間。

人生漫漫,萬物皆有迴轉。

漢陽於歷史長河的流淌中,以一種靈秀的姿態成為今天武漢的城市園林。唐朝詩人崔顥,似乎早有預見,給後世留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千古佳句。

武漢的「山水園林」城市的氛圍於這裡,十分強烈。

兩江環抱的漢陽城水相依,境內的晴川閣、古琴台、蓮花湖公園、月湖公園、龜山風景區、南岸嘴、漢陽江灘等更是雅致而幽靜。

在這濃厚的人文氛圍中,歷史與現實在此交織,舉手投足間, 皆是美景與生活趣意。

有人說,漢陽是武漢最宜居的城區。

住在漢陽,像是生活在古典園林中,以詩人的姿態看日升月落、雲捲雲舒。三餐茶飯,四季衣裳,你我之間,共同造就了一個叫家的地方。

2020年,武漢市「園林式小區」擬命名對象名單中,漢陽就有21個小區上榜,為整個武漢市上榜數量最多的城區;2021年,漢陽市政榮獲湖北省城市園林綠化優質工程金獎。

無疑,繁華盡處,漢陽就是城市的一抹靜謐。

難怪有人說,漢陽適合養老。儘管也有人調侃漢陽是「睡城」。我曾單純地以為,「睡城」一詞是對漢陽宜居環境、園林城區的一種褒獎。

儘管,總有網友會從經濟結構方面吐槽漢陽,但我依舊為漢陽注重生態環境、人文環境而感到欣慰。 城市發展,對生態人文的關懷至關重要。

瞬間,是明白了古人的智慧,他們將對我們的勸誡留在了浩瀚詩篇文集中:我們短暫的一生,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漢陽人的日子從人間煙火中看透世界,總會不經意地接續起傳統與古典,且讓人找到平凡而又動人的生活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fab07b0337329a58da9ace572637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