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咱們每個人都是存在各種缺點的,即便是歷史上那些被奉為聖人的人自然也會有他們的缺點,而作為人創作的文學作品,理所當然的也都是不完美的,金庸老先生無疑是武俠小說界的泰斗,地位就如同他自己筆下的「劍魔」獨孤求敗一般,放眼武俠小說這片武林,無人能夠將他挑下,然而他筆下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就是完美的作品了嗎?當然不是,最直接的證據便是金老曾兩次大改自己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也被分為連載版、三聯版、新修版這三版。
可即便是經過兩次大的修改,金庸作品仍留下了不少瑕疵部分,比如最為明顯的莫過於《天龍八部》一書的結局部分,舊版的結局中寫到蕭峰死後眾人分離,接著便是以段譽、王語嫣看到發瘋的慕容復作為結局,而新版的結局則加了一段王語嫣尋找不老長春泉的劇情,最可笑的是她還重新回到慕容復身邊,似乎金庸忘了「慕容復逼死王語嫣雙親」這層關係,顯然這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漏洞,或許他正是想表達王語嫣「無腦」的人設也不一定,畢竟股市已結局,這個漏洞也就無關痛癢了。
然而本文要提到的這個漏洞出現在他其中一部作品的前期,並且對於後續劇情有重大影響,若是這事件說不通的話,後續的劇情也就統統不成立了,這段劇情就發生在《倚天屠龍記》一書中。
事實上《倚天屠龍記》中的漏洞還真是不少,比如張無忌從白猿那兒得到了《九陽真經》,豈不是意味著那白猿要活上百年才能夠從《神鵰》末活到《倚天》時代?又如《倚天屠龍記》最點題的噱頭屠龍刀和倚天劍,這兩把神兵乃是由郭靖夫婦鍛造,並且還在裡面藏了《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等物件,為的是後世英雄能夠得到他們,然而他們又怎麼能確保得到這刀劍的是正派人士?更何況刀劍帶著秘密流傳於江湖帶來的只有無盡的廝殺,這難道也是郭靖夫婦的初衷?顯然這都算是漏洞,但這些漏洞還是不及本文要提到的這漏洞扯。
話說在《倚天屠龍記》中的中原武林正派是有少林派、武當派、,崑崙派、峨嵋派、華山派、崆峒派這六大門派,他們與明教勢力是勢不兩立,畢竟正邪不兩立這設定在各種武俠小說中都有,也正因為如此,引出了後來書中最精彩的一個橋段,即是「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眾所周知,這一事件是成昆的一個陰謀,但即便沒有這個陰謀,六大門派也完全有理由來剿滅明教,可你看看這「圍攻光明頂」之舉合理嗎?
明教的總部光明頂在何處?如果對地理知識頗有研究的朋友一定會不假思索的回答「在安徽黃山」,是,沒錯,現實中的光明頂指的即是黃山的主峰之一,在安徽境內,然而金庸筆下設定的光明頂可不在這兒,甚至完全就是隔了天南海北的距離,因為《倚天》中的光明頂可是位於西域的崑崙山之上。
咱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少林派、武當派、峨眉派、崑崙派、崆峒派和華山派又分別在哪呢?其實他們門派的名字已經說得很直白了,基本都是以山為派,也就是說他們首先要匯聚在一起就已經十分困難了,畢竟古代交通不便,走南闖北少說都是用「年」來計算時間的,即便用書信溝通,又怎麼能夠確保能夠碰得到面呢?
拋開路程不說,崑崙派本就在崑崙山,他們雖為六大門派之一,但實力卻是遠不如明教,否則也不用集合六大門派之力來圍攻明教了,那站在明教的角度來看,為何不先解決掉就在身邊的崑崙派呢?這也是個問題。
然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崑崙山平均海拔有5500至6000米,這六大門派平時雖然也都是活躍於各座名山,但要上這麼高的山別說去圍攻光明頂了,只怕上山的過程中都要病倒一大幫子人,弱一點的也許直接人就沒了,還怎麼圍攻光明頂?他們此舉可不就是翻山越嶺的跑去敵人的陣營送人頭嗎?
無論原著中「圍攻光明頂」一役有沒有張無忌這個少年英雄橫空出世,這六大門派勝算都很低,甚至根本就輪不到他們考慮「勝算」,因為他們能夠達到光明頂這事就已經很扯了,這無疑是《倚天屠龍記》中最難以自圓其說的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