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程潛追悼會上,其妻子鼓起勇氣詢問周總理:程潛算什麼人?

2024-06-20     文史風雲

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68年4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的大功臣,民革中央副主席程潛先生與世長辭。

消息傳到中南海的時候,周總理為之悲傷不已。

雖然那時總理已經百事纏身,忙得焦頭爛額,但還是決定在百忙中抽空參加程潛的追悼會。

當時正處於特殊時期,周總理的出現讓程潛的家人倍感振奮。

程潛的夫人郭翼青見到總理後,猶豫再三,鼓起勇氣上前緊張地問道:「總理,程潛到底算什麼人?」

郭翼青女士為什麼會問出這個問題,周總理又是怎麼回復她的呢?

少年志士

1882年,程潛生於湖南省醴陵縣一個耕讀之家。

受家庭的影響,程潛從小就投身八股科舉之中。

由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不到十六歲就在鄉試中考到了秀才功名。

但同年,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殺害了譚嗣同等維新志士,這件事讓程潛深受打擊。

但當時只是一個小人物的他,也沒有能力解決中國的政治大氣候。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投筆從戎、參軍報國。

為此,他捨棄了過去十幾年奮鬥而來的秀才功名,報考了湖南武備學堂。

但不巧的是,程潛趕到長沙的時候,最後一個報考名額剛好被人捷足先登。

眼看從戎無望,程潛一咬牙決定上書湖南巡撫陳情,當時湖南巡撫正是《清史稿》的作者,民族英雄趙爾豐的弟弟趙爾巽。

趙爾巽

趙爾巽收到程潛的陳情書後,被他的愛國熱情深深打動,當即便決定破例增添一個名額給程潛。

程潛也不負趙爾巽所望,在文武雙科考試中,以優異的成績摘得頭名。

甲午戰爭之後,自信心遭受暴擊的中國人,開始對日本產生一種盲目的崇拜。

大量知識分子掀起了浩浩蕩蕩的留日狂潮,企圖從日本身上尋找救國之路。

1904年,湖南武備學堂也準備送一批學生,到日本留學深造。

程潛再次優異的成績,爭取到了留學的名額。

程潛

在日本留學期間,程潛大大地開拓了自己的視野,並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禮。

在好友宋教仁的介紹下,他結識了日後追隨一生的孫中山先生 ,並於1905年秘密加入同盟會。

從日本畢業後,程潛奉命回國潛伏在趙爾豐的軍隊里,秘密發展革命志士。

一生革命未曾休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遠在四川的程潛聞知武昌起義的消息後,日夜兼程趕往武昌投身反清運動。

在黃興的領導下,於龜山炮戰中重創前來鎮壓的清軍。

然而好景不長,革命的果實在不久後就被袁世凱竊取。

程潛的好友宋教仁,也因為反對袁世凱遭到暗殺。

1913年,孫中山以宋教仁之死為契機,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

賦閒在家的程潛得知消息後,也積極投身反袁革命,在湖南散盡家財,拉起了四個營的軍隊響應革命。

二次革命被袁世凱鎮壓後,程潛遭到北洋政府追殺,被迫流亡海外蟄伏。

袁世凱

1915年,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動,公然宣布恢復帝制。

雲南愛國將領蔡鍔將軍,發起護國戰爭反對袁世凱的統治。

遠在日本的程潛聽聞消息後,千里迢迢奔赴雲南,投在護國軍麾下。

鑒於程潛在湖南的深厚影響力,蔡鍔任命他為湖南招撫使,回到家鄉招募湘軍,開闢第二戰場。

程潛欣然領命而去!

蔡鍔

當時統治湖南的,是袁世凱的親信湯薌銘。

湯薌銘在湖南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各界群眾苦湯久矣。

程潛在湖南靖縣舉起義旗,號召湖南百姓反袁驅湯,頓時引得一呼百應,將袁世凱的北洋勢力徹底驅逐出湖南境內。

袁世凱倒台之後,程潛被湖南的士紳推舉為湖南省長。

但不久之後,程潛就遭到了另外一個湖南地頭蛇譚延闓的狙擊。

譚延闓

譚延闓是清末進士,晚清立憲派的重要人物。

清末民初,活躍在中國舞台上的主要有三股力量,分別是北洋系、立憲派和革命黨。

這三股力量曾在1911年,一起發力送走了大清。

清朝滅亡後,立憲派支持北洋系奪取了中國最高權力。

袁世凱稱帝後,立憲派又跟革命黨合力送走了袁大頭。

湖南的反袁驅湯運動,就是三大勢力博弈的一個縮影。

北洋系退出湖南後,革命黨跟立憲派的鬥爭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

在這場鬥爭中,程潛為首的革命黨鬥不過譚延闓為代表的立憲派,最終被趕到了廣東。

陳炯明

當時主政廣東的是革命黨人陳炯明,陳是孫中山先生多年的戰友。

於是漂泊海外的孫中山便到廣州組建了革命軍政府,自任非常大總統。

程潛由於出色的軍事才能,被孫中山任命為陸軍部副部長,負責籌建北伐軍。

但革命戰友陳炯明在掌握大權後,卻日益背離初心,開始往一個軍閥蛻變。

在他看來,廣東就是自己的私人財產,孫中山等人拿著廣州的兵馬錢糧去北伐,那就是慷他陳炯明之慨,謀取自己的利益。

為了驅逐曾經的革命戰友,陳炯明不惜私下與北洋軍閥勾勾搭搭,企圖裡應外合一起驅孫。

孫中山

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陳炯明的出軌行為,還是被孫中山給察覺到了。

意識到情況緊急的孫中山,立馬罷免陳炯明的陸軍部長、廣東省長等職務,讓二把手程潛火速接管陳炯明的軍權。

可還沒等程潛接管廣東大權,陳炯明那邊就發動軍事政變,對孫中山的總統府發起了突襲。

千鈞一髮之際,程潛不顧危險,親自帶著衛隊前去保護孫中山。

兩人且戰且退,直到把孫中山安全護送到一艘英國軍艦上才脫離危險。

被趕下海的孫中山,無奈之下只能經香港轉達上海,成立流亡政府。

在上海站穩腳跟後,程潛就被孫中山任命為討逆軍總司令,讓他趕赴西南聯合雲南、廣西、湖南支持孫中山的軍閥勢力,一起趕走陳炯明。

經過半年多的艱苦鬥爭,程潛終於在1922年年末,把陳炯明趕出廣州城,逼得他龜縮在粵東潮汕一帶。

在這期間,程潛還辦了另外一件事。

他在孫中山的委託下,開辦了陸軍大本營講武學校,並自任校長。

這所學校後來被併入了黃埔軍校,很多學生都成了黃埔一期生。

比如陳賡、左權、宋希濂、李默庵等人,當年都是從程潛的陸軍大本營學校出來的。

陳賡

1924年1月,孫中山先生在蘇聯人的牽針引線下,與中國共產黨聯合開展第一次國共合作,並創辦了後來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創辦之初,程潛是第一任校長的不二人選。

而蔣介石和李濟深,只是他的副校長而已!

但蔣介石不願意屈居於程潛之下,用不辭而別對孫中山表示抗議。

孫中山為了哄他,只好讓他擔任黃埔軍校的校長。

程潛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黃埔軍校蘊藏的潛力,他對於這件事雖然不喜,但也沒有過多計較。

否則,日後中國的歷史就要改變了。

雖然與黃埔軍校校長失之交臂,但當時程潛仍舊是國民黨內部的實權大佬之一。

當時廣州國民政府共有六個軍,程潛就是第六軍的軍長,政治地位和軍事實力都在蔣介石之上。

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闔然長逝,廣州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

原先參股國民政府的滇桂軍閥紛紛反水,發動叛亂攻陷了廣州。

就在這人心惶惶之際,程潛挺身而出,聯合朱培德、李濟深等人力挽狂瀾鎮壓了叛亂,保住了岌岌可危的革命政權。

鎮壓叛亂後,程潛又參與了第二次東征,把盤踞在潮汕的陳炯明,徹底趕出了歷史舞台。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程潛的部隊一馬當先殺到了湖北。

當時的東南五省聯軍總司令孫傳芳,帶著主力部隊過來搶奪湖北。

程潛靠著劣勢兵力,硬是以少擊眾打敗了孫傳芳的三省大軍。

隨後又乘勝追擊一路掉頭南下,占領了江西首府南昌。

遺憾的是,當時駐防南昌的是蔣介石的心腹,第一師師長王柏齡。

這位王師長一進南昌城就放飛自我,一味顧著吃喝嫖賭,壓根就沒有把心思用在布防上面。

上樑不正下樑歪,底下的軍官有樣學樣,導致南昌城防如同虛設。

結果孫傳芳那邊突然殺了個回馬槍,南昌城的守軍猝不及防之下兵敗如山倒。

在城外駐守的程潛,也因此被敵軍包圍。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關鍵當口,程潛手下的第一團團長飛將軍孫元良不聽命令,居然就臨陣脫逃了。

孫元良

他這一跑,直接把大軍側翼暴露在了孫傳芳的兵鋒之下。

與此同時,負責趕來增援的滇軍朱培德所部,這時候又打起了保存實力的心思。

朱培德

內外交困之下,程潛遭遇了軍事生涯最大的一次慘敗。

麾下大將第六軍折損過半。

這件事也讓他這個,原本在國民黨內天胡開局的實力派,在四一二之後的時代大分紅中,沒有晉級成蔣介石、馮玉祥、唐生智、李宗仁那樣的新軍閥。

政壇傾軋不得志

在這次南昌戰敗中,蔣介石的第一軍第一師也幾乎全軍覆沒。

但人家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出路。

當時江浙財閥害怕被共產黨清算,派出了上海商會會長,買辦頭子虞洽卿前往南昌引誘蔣介石,開出六千萬大洋的天價,換取老蔣清共。

蔣介石在他們的挑逗下,不假思索地就背叛了革命,聯合桂系軍隊一起開往東南財富重鎮。

當時國民黨內已經對蔣介石生出了忌憚之心,之所以一直沒有動他,是因為軍隊的糧餉都是蘇聯人提供的。

只要蘇聯人斷供,蔣介石的軍隊立馬就是樹倒猢猻散。

可一旦讓他掌握了東南財富重鎮,那就真的是龍歸大海,虎入山林了。

武漢國民政府在蔣介石進入東南的時候,就已經察覺到了這一點。

為此,他們派出程潛帶軍前往東南,趁蔣介石立足未穩之際拿下老蔣。

這是最後一次可以改變歷史的機會了,不知為何,程潛卻沒有按命令行事。

據他本人說,是不想背上分裂國民黨的罵名。

但他不動手蔣介石可就要動手了。

在蔣介石的唆使下,他的同謀李宗仁突襲了程潛,並解除了程潛的兵權。

可以這麼說,程潛跟共產黨一樣,也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受害者。

直到全面抗戰爆發後,河南戰況危急,蔣介石需要這位國民黨元老為他出力,這才把程潛找了出來任命為第一戰區司令。

當時的河南千瘡百孔,又無險可守,程潛嘔心瀝血勉力支持危局,成功熬過了抗戰最艱苦的三年。

期間,在台兒莊大戰時,程潛還不計前嫌,大力支援了曾暗算他的李宗仁。

直到1940年,程潛被解除兵權回重慶,當了有名無實的代參謀總長。

皖南事變發生後,程潛怒髮衝冠,挨個罵遍了國民黨高官要員。

嚇得很多大佬,親自登門道歉。

抗戰勝利後,程潛回湖南主政,期間一度參加副總統選舉,但沒能競爭過李宗仁。

後來國民黨兵敗如山倒,蔣介石又想利用程潛的威望,幫他抵抗解放軍,為此允許他把軍隊擴充到了十萬人。

可無論是蔣介石還是後來的代總統李宗仁,曾經都跟他有過過節,不會真心信任他。

在湖南時,蔣系、桂系和程潛互相掣肘,讓他徹底喪失了對這個政權最後一點念想,選擇站在人民的一邊,和陳明仁一起實現了湖南的和平解放。

解放之後,程潛依舊關心國家發展,多次遊歷長江兩岸,為當時的水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在特殊年代,為了避免程潛遭到衝擊,周總理特地把他列入保護名單,使得這位功臣得以壽終正寢。

可程潛去世後,他的家人能否繼續得到庇護,成了妻子郭翼青最大的心病。

程潛和郭翼青

為此她不惜冒昧地向周總理要一個蓋棺定論。

周總理自然明白他們的心思,當場給出了自己的評價:他的一生是愛國的,革命的一生。

縱觀程潛生平,他確實是在不遺餘力地為國家的前途奮鬥,極少為自己撈取什麼私人利益,這與同時期的民國軍閥,是有本質區別的。

他確實當得起這份榮耀!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f54d09167600d301e412fe6d5655f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