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畫師的私心,換來六十年的和平,皇帝知道真相後卻把他殺了

2023-12-28     阿斗愛

原標題:一個畫師的私心,換來六十年的和平,皇帝知道真相後卻把他殺了

每當讀到杜甫的這首昭君出塞時,總會心有悸動。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王昭君,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晉朝的時候為了避諱司馬昭,稱為明妃。她出生在南郡秭歸縣,這是一個風光秀麗的地方,也是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故鄉。他和屈原是同鄉,同樣的她也和屈原一樣具有憂國憂民之心。

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善彈琵琶,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直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漢元帝詔示天下,遍選美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可惜的是她被選入宮以後,由於自己太有個性,倔強耿直,不肯賄賂給宮女畫像的畫師毛延壽。

結果毛延壽就故意把美若天仙的王昭君,畫成了一個帶著「喪夫掉淚痣」的醜陋形象。漢元帝看到後,說怎麼會有這麼丑的人送進來當秀女,二話不說就否決了她。

這樣她在漢宮中一直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這種境況一直持續了三年。在這期間她利用有利的條件刻苦學習,豐富自己,本來就是秀外慧中,這三年的修養更成就了她的美麗和高雅。

公元前33年,在漢朝的幫助下,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的匈奴王呼韓邪來到中原,請求和親。漢元帝讓那些後宮沒有臨幸的妃嬪們自願報名。王昭君主動請纓被錄取。

漢朝一般來講都是皇帝把王公大臣的女兒冒充公主嫁給匈奴,而王昭君是第一個以平民女子的身份擔任和親大使的,後來漢元帝看到王昭君的真容,後悔不已,但又不好反悔,等嫁出王昭君後就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帶著自己的心愿和一絲絲的怨恨,離開了中原地區,前往茫茫的草原,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

傳說王昭君出塞的時候非常悲傷,想著要遠走他鄉,和親人相隔千山萬水,更覺傷感。自然而然在馬背上彈起了琵琶,淒悽慘慘的曲調,空谷幽蘭的她,就連南飛的大雁都為之傾倒,甚至都放棄了飛行落在王昭君的周圍,這就是沉魚落雁典故中的「落雁」的由來。

告別了長安的王昭君,戰勝了重重困難,經過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到達漠北,匈奴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呼韓邪單于封她正牌王妃,對她疼愛有加。

昭君出塞以後,漢朝和匈奴不再征戰,而是和睦相處,邊境保持了60多年的和平,她還把中原文化傳到匈奴,也正是因為她,她的後代子孫們,對胡漢兩族人民和睦親善與團結都作出了貢獻,後來呼韓邪死了,她又聽從漢成帝的意見,按照匈奴的風俗,嫁給了呼韓邪的長子。

王昭君,在塞北住了16年。王昭君死後匈奴人厚禮把她葬在沙漠中,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南郊,她的墓依大青山,傍著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青冢名符其實,每到秋來,塞上北風捲地,百草皆白,獨有昭君墓上依然是郁郁青青。

縱觀昭君一生,因美麗開始,也因美麗而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她為漢朝換來了60多年的和平,還是值得我們紀念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e6b762242f1b9a769c24fac2cf79f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