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黃歇移花接木,將自己的兒子變成了楚王的兒子,結果為李園做了嫁衣,最後還被李園殘忍殺死,其結局可以說是戰國四公子中最慘的了。
戰國四公子,分別是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與楚國春申君黃歇,他們因為禮賢下士,廣招賓客,又在各諸侯國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被人合稱為戰國四公子,也叫戰國四君。
先說說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的結局。
01,孟嘗君田文,雖然得以善終,但兒子們不爭氣,結果將封地給丟了。
戰國四公子之中,孟嘗君田文的名氣最大,他從小就才能卓越,機敏過人,得到了父親薛公田嬰的賞識,最後還以庶子的身份繼承了薛公的爵位和廣闊的薛邑封地。
孟嘗君禮賢下士,豢養門客數千,在齊國的勢力非常大,但遭到了齊王(齊湣王)的忌憚,因此他一直無法在齊國主政。
後來,秦昭襄王很賞識孟嘗君,便將弟弟涇陽君送到齊國做人質,請求齊王讓孟嘗君到秦國擔任國相,得到了齊王的同意。
孟嘗君來到秦國後,秦昭襄王果然任命他為國相,他也很高興地上任了。
但不久後就有人對秦昭襄王說,孟嘗君畢竟是齊國人,他制定的國策肯定會偏袒齊國,其次才會考慮秦國,這樣秦國就很危險了,你要小心啊!
秦昭襄王覺得有道理,便罷免了孟嘗君,還將其囚禁起來,並準備殺掉他。
這個時候,孟嘗君豢養的門客就起到作用了,他先是派人從秦國府庫中將天下獨一無二的白色狐皮裘偷出來,再讓人拿去送給秦昭襄王的寵妃,請她幫忙說好話,秦昭襄王果然同意釋放孟嘗君。
孟嘗君出獄後,擔心秦昭襄王反悔,便帶著門客們連夜返回齊國,天還沒亮就來到了函谷關。
為了能讓函谷關守將提前開門(按照關法規定,雞叫時才能放來往客人出關),孟嘗君又讓門客學雞叫,結果函谷關守將果然打開了城門,他這才得以快速出關,並一刻也不敢停地狂奔到了齊國。
孟嘗君回到齊國後,齊王對他的遭遇很同情,也覺得很愧疚,於是任命他為齊相。
孟嘗君差點死在秦國,因此懷恨在心,他成為齊相後,一直想著聯合魏國和韓國等國出兵討伐秦國,但被蘇代勸阻。
後來,秦國扣押了楚懷王,孟嘗君又要求秦國釋放楚懷王,遭到了秦國的拒絕,他也終於意識到秦國的野心,便又打起了合縱伐秦的主意。
前298年,孟嘗君率領齊、韓、魏三國之兵攻打秦國,一直打到了函谷關,但秦國採取了分化瓦解的措施,分別送給韓國和魏國一塊土地,兩國也因此退兵,孟嘗君也不得不選擇撤軍。
齊王見沒得到任何好處,還得罪了秦國,便罷免了孟嘗君,讓秦國的逃亡將領呂禮擔任齊相,這讓孟嘗君大為光火,便寫了一封信給秦昭襄王的舅舅穰侯魏冉,以送給他土地為條件,讓他勸說秦昭襄王出兵攻打齊國。
在魏冉的勸說下,秦昭襄王果然出兵攻打齊國,呂禮害怕齊王會把他交給秦國,便逃離了齊國。
由於孟嘗君有魏冉做靠山,所以齊王對他更加忌憚,但也不得不再次任命他為齊相。
再次擔任齊相之後,孟嘗君越來越專權,以至於天下人只知道有孟嘗君,而不知道有齊王,這讓齊王非常惱火,便藉助田甲挾持案來嫁禍孟嘗君,致使孟嘗君人心盡失,不得不逃到魏國去。
孟嘗君來到魏國後,被威望任命為國相,他對齊王懷恨在心,便聯合魏國、秦國和趙國攻打齊國,最後將齊國擊敗,齊王雖然逃走了,但很快也死掉了。
三國退兵後,齊襄王即位,他害怕孟嘗君,便開始與孟嘗君親近起來,孟嘗君便返回封地薛邑。
那時候薛邑雖然名義上歸屬齊國,但其實就是個獨立王國,不聽從任何人的號令。
孟嘗君在薛邑生活了很多年,最後也死在那裡,他死後幾個兒子爭奪繼承權,齊襄王便聯合魏國一起出兵滅了薛邑,將土地給瓜分了。
02,平原君趙勝得以善終,但趙國滅亡後他的子孫斷絕了。
平原君趙勝是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的弟弟,封地在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
前265年,秦國攻打韓國,韓王為了爭取援助,就將戰略要地上黨郡送給趙國,趙王便派遣平原君去接收,這極大惹怒了秦國,也導致了後來長平之戰的爆發。
在長平之戰中,趙王錯誤地預計了形勢,竟然讓趙括替換廉頗擔任主將,結果導致四十五萬多將士被秦國殺死,趙國也因此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後,秦國又派兵攻打邯鄲,平原君為了解邯鄲之圍,便自告奮勇地去遊說楚國和魏國等國出兵援助。
楚國的春申君準備出兵援救趙國,但魏王因為害怕秦國而不敢出兵,這時候平原君便讓妻子寫信給她弟弟魏國信陵君魏無忌,魏無忌便指使魏王的寵妃如姬偷出兵符,然後領兵十萬救援趙國。
在楚國和魏國的幫助下,趙國最終擊敗了秦國,邯鄲之圍因此得解,趙國也避免了被滅國的危險。
值得一提的是,與孟嘗君只顧自己不顧國家不同的是,平原君非常愛國,在邯鄲被圍困的三年時間裡,他散盡家財資助趙軍,還讓妻妾、門客和家丁們全部上前線,他本人更是親自登上城門指揮戰爭,這一舉措極大鼓舞了趙國軍民,是趙國取得邯鄲之戰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邯鄲之戰後,平原君開始主政,他從諫如流,為恢復趙國國力做出了不下的貢獻。
前251年,平原君去世,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爵位,不過趙國滅亡後,他的子孫全部被殺死了,他也因此絕嗣。
03,魏信陵君魏無忌,才能卓越,卻抑鬱而終。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安釐王的弟弟,封地在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
信陵君仁愛友善,禮賢下士,在魏國的威望非常高,士人因而爭相前往歸附於他,巔峰時期他有多達三千餘門客。
信陵君的哥哥魏安釐王知道他是個才能卓越之人,所以對他非常忌憚,一直不敢任用其處理國事,他也因此鬱郁不得志,活得十分憋屈。
邯鄲之戰的時候,信陵君屢次勸諫魏安釐王出兵救援趙國,但魏安釐王就是不同意,他便買通了魏安釐王的寵妃,偷出了兵符,然後出兵十萬奔赴邯鄲,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竊符救趙的典故。
不過,也正是因為偷了兵符,信陵君在邯鄲之戰後不敢回去,一直住在趙國,前後長達十幾年。
後來,秦國恢復了元氣,便派兵不斷攻打魏國,魏安釐王對此感到十分焦慮,便派人把信陵君給接了回來,兩人見面後相擁而泣,而後魏安釐王任命信陵君為上將軍,也就是軍隊的最高統帥。
各國聽說信陵君成為了魏國主將,紛紛表示願意出兵救援魏國,由此可見信陵君的威望有多高。
前247年,信陵君率領五國兵力與秦軍爆發激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秦國將領蒙驁戰敗逃走,信陵君又率軍一路追殺到函谷關。
這個時候,信陵君的威望達到巔峰,秦國也察覺到他就是五國聯軍的核心人物,便派人帶著大量金銀到魏國實施離間計,致使魏安釐王又開始猜忌信陵君。
後來,魏安釐王派人接替信陵君擔任主將,其他國家對此感到十分不滿,認為沒有可能再戰勝秦國了,於是紛紛撤軍,五國合縱攻秦的計劃也因此失敗。
信陵君返回魏國之後,感到心灰意冷,也對魏安釐王十分失望,便不再上朝理政,轉而開始用酒色麻痹自己,沒幾年就抑鬱而終了。
而隨著信陵君的去世,魏國也失去了頂樑柱,十八年後就被秦國給滅掉了。
再說說楚國春申君黃歇,看看他為何是死得最慘的。
黃歇,家世不詳,年輕是因為見識廣博、善於雄辯,而收到楚頃襄王的賞識。
前278年,秦國攻打楚國,攻下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楚國被迫遷都到陳縣。
為了能讓秦國退兵,楚頃襄王便派遣黃歇出使秦國,最終說服秦昭襄王同意議和。
黃歇返回楚國後,楚頃襄王為了表示誠意,便派遣他與太子熊完一起到秦國當人質,他也因此被秦國扣押了十年之久。公元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逝,楚國請求秦國放熊完回國繼位,但秦國不許,這讓黃歇十分著急,便安排熊完喬裝打扮後逃離秦國,但他自己卻留了下來。
秦昭襄王聽說熊完逃走了,就非常生氣,準備殺掉黃歇,但黃歇的好友秦相范雎及時站了出來,他對秦昭襄王說,熊完如果回國繼位,肯定會重用黃歇,不如放黃歇回去,這樣可以增進兩國的關係。
秦昭襄王覺得范雎說的有道理,就放黃歇回去了。
果不其然,黃歇回國後不久,就被熊完任命為楚國令尹,封為春申君,賜給淮河以北十二縣的封地。
黃歇掌權後,一方面積極維護好與各國的關係,並積極防止秦國一家獨大,出兵解邯鄲之圍就是出於這樣的目的;另一方面,黃歇還積極對外擴張,消滅了周邊一些小國,比如說魯國,使楚國的實力得以增強。
前242年,看眼秦國發展壯大的勢頭難以遏制,黃歇便積極遊說各國,最終建立了六國合縱伐秦的同盟,楚國作為六國之首,派遣黃歇擔任聯軍主帥。
期初,戰事進行得十分順利,六國聯軍一直打到了函谷關下,但秦國傾全國之力與聯軍爆發激戰,竟然將聯軍給擊敗了!
黃歇回國後,楚考烈王熊完雖然很生氣,但也沒把他怎麼樣,但他也知道自己辜負了熊完的信任,便開始想一些辦法來彌補。
那時候熊完沒有兒子,黃歇對此十分擔心,便送了很多美女入宮,但依然沒有效果。
後來,趙國人李園帶著妹妹來到楚國,他準備將妹妹送給楚王,但聽說楚王一大把年紀了還沒有兒子,擔心妹妹也無法給楚王生孩子,從而影響了前途,便退而求其次,將妹妹送給了黃歇。
李園的妹妹生得十分貌美,很快便得到了黃歇的寵幸,而且懷上了孩子。
李園知道這件事後,便跟妹妹商議下一步打算,一個陰暗的計劃就此產生。
不久後,李園的妹妹找準時機對黃歇說,現在我懷上了孩子,別人還不知道,如果你把我送給楚王,生下孩子之後就是太子,未來就是楚王,那麼你的權勢就可以保住了。
那時候熊完剛好生病了,黃歇擔心熊完去世後,繼位之君不會再重用他,所以感到非常焦慮,但當他聽了李園妹妹的話後,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便同意了。
不久後,黃歇找了個機會將李園的妹妹送進宮中,很快就得到了熊完的寵幸,並且生下一個兒子熊悍。
熊完有了兒子之後,感到非常高興,便封李園的妹妹為王后,封熊悍為太子,並讓李園參與國事。
李園飛黃騰達之後,一方面想要取代黃歇掌權,另一方面又害怕黃歇將移花接木之事說出去,便私自在家中豢養了大量門客,準備找機會殺死黃歇,當時很多楚國人都知道這件事,只有黃歇不以為然。
前238年,熊完病情開始加重,黃歇的門客知道李園的野心,便勸他離開楚國,但他貪念權勢地位,沒有聽從門客的建議。
僅僅十幾天之後,熊完就去世了,李園提前得知了消息,便帶著刺客入宮埋伏起來。
黃歇不知道有埋伏,就獨自一人趕赴宮中奔喪,但當他剛進入棘門,李園的刺客就衝出來將他殺死了,還把他的頭顱割下來扔出了宮門。
這還沒完,熊悍繼位之後,李園開始主政,他為了趕盡殺絕,便將黃歇滿門抄斬,黃歇也因此絕嗣,可以說是非常慘的了。
總結一下,戰國四公子之中,人品最好的是魏信陵君魏無忌,權勢最大的是齊孟嘗君田文,最努力的人是趙平原君趙勝,而死得最慘的是楚春申君黃歇。
黃歇總體上是個出色的政治家,但他的絕點就在太貪念權位了,明知道移花接木這件事是亂國禍事還要為之,也明知道李園想要謀害自己也不採取措施,結果導致自己慘死於棘門,家人還被滿門抄斬,實在是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