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丨山西武鄉:小米「闖」出新天地

2023-11-15     大邑檢察

原標題:鄉村行·看振興丨山西武鄉:小米「闖」出新天地

來源:新華網

晉東南的秋收進入尾聲,新小米開始銷售。晌午,農戶郭晉平正在院子裡用風谷機處理剛脫殼完的小米,然後將小米分裝放進印有「武鄉小米」的包裝袋裡,按照訂單打包起來發貨。

「這些天我已經收到近80筆訂單了,很多都是來自外省,有陝西、廣東、湖南、四川等各個地方。」郭晉平告訴記者,大多顧客下單都是自家吃的,每筆訂單在二三十斤左右。「也有本地人買來送人的,昨天有個顧客買了80斤。」郭晉平說。

郭晉平在自己的「郭姐直播間」門口。新華社記者 馬曉潔 攝

郭晉平現在是一名農民主播,粉絲親切地叫她「郭姐」。她所在的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嶺頭村被稱為「三晉微商第一村」。2016年武鄉縣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之後,嶺頭村的村民們紛紛開始做電商,做得好的村民每年直播銷售額可以達到十多萬元。

「過去靠糧販收購,村民們每斤小米的價格只能賣到3元到3.5元之間。他們自己做電商後,每斤小米均價可以賣15元左右。」嶺頭村黨支部書記張玉堂說。

2018年,「武鄉小米」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我們全縣穀子種植規模穩定在10萬畝左右,年均總產量2萬噸左右。」武鄉縣農業農村局產業辦副主任魏遠翔說。近年來,武鄉借力山西小米省級區域公共品牌的契機,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標準化+品牌」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推動小米生產向集約型、效益型、規範化、品牌化發展。

小米咖啡、小米茶、小米酥、小米月餅……琳琅滿目的小米創意精加工產品令人耳目一新。當越來越多的「小米+」產品出現在大眾視野,山西太行沃土農業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杜紅雁認為,「要讓大家知道,小米不只是有原始形態的,還可以有很多種可能,可以『年輕化』『時尚化』。」

店鋪里正在售賣的小米咖啡。新華社記者 馬曉潔 攝

杜紅雁告訴記者,觀察到當代年輕人的飲品愛好,團隊就研發了小米咖啡等飲品,今年2月上線後,成功打開了年輕人市場,不到半年時間銷售訂單破萬,還有很多人在回購。

如今,大眾飲食理念逐漸趨向於美味和功效兼具。不僅是小米精加工產品,鮮食「小米宴」也成為武鄉一大特色,吸引越來越多遊客前來品嘗。

張豐是一名廚師,已有近30年的「廚齡」。「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吃小米,當了廚師後一直想把小米做出花樣來。經過長期研究和嘗試,我們把小米和各種原料進行搭配,效果還不錯。」張豐說,他已製作出小米脆脆茄、小米藕丸、小米藍莓豌豆糕等40餘種小米菜品。

「小米宴」部分菜品。新華社記者 馬曉潔 攝

從線下到線上,從粗加工到精加工,從主食粗糧到特色美食宴,小米「闖」出更廣闊的天地,凝結了新農人的智慧,映射了大眾與時俱進的飲食理念。(記者馬曉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df2b31e53d0d4c40cb5bc6e5ca8fc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