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盤之感!大家都知道券商是牛市旗手。大行情意味著大成交,大成交則需要增量資金,需要指數配合。純題材板塊很難獨自帶動指數,所以就需要一個純指數板塊來打配合。
其中券商並不是固定角色,像去年底到今年的行情就不一樣,擔任「指數」角色的是中字頭。結合我前兩天所說的,從題材角度來說是輪動補漲關係;從結構角度來說是指數支撐。
所以,中字頭這些如果A下來,很難相信AI還會有大行情,就是這麼個道理。當然,沒有大行情不意味著沒有行情,資金會找一個不那麼需要指數的方向縮容抱團。比如說昨天的影視和教育,拉起來不會花多少錢。
影視高位是唐德影視,日內有華策影視、華誼兄弟,比較有辨識度的還有百納千成,主板有中國電影、萬達電影、橫店影視。教育就看國新文化和科德教育即可。另外就還有出版傳媒的補漲,例如榮信文化和引力傳媒。
能玩多久不知道,但能反覆活躍一陣,因為花不了多少錢又是補漲,所以表現形式會越來越極端化,越來越趨向於連板。這是往壞了說,就是縮容短線抱團了。往好了想,整體要有大行情,首先中字頭得找到出路。找到一個角度再起一波,解放掉套牢盤,指數才有動力。
就目前來說,有想像力的也就是RMB國際化了,所以盤之感會繼續關注結算銀行方向的中油資本、西安銀行等;跨境支付的焦點科技、新國都等。指數有動力了,再去回過頭看AI的強側,就比較舒服了。就這樣,歡迎點關注盤之感,點關注不迷路!
(以上為個人觀點分享,僅供參考學習,涉及個股不做推薦,不做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