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顯效 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達成可期

2024-10-25     證券日報

張歆 蘇向杲

進入四季度,我國經濟的年度表現,以及如何分解達成全年預期增長目標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近期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著重要求,「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保持合理增速對我國經濟發展十分重要。黨的二十大以來,政策層面頻頻強調「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亦表示,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需要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速,帶動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此外,經濟合理增長有助於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從序時進度來看,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8%,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基本符合預期目標。當前,第四季度經濟增速成為決定全年經濟增速的關鍵一環。

筆者認為,隨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續發力顯效,第四季度宏觀經濟的活力和動力有望進一步釋放,助力消費、投資、出口這三駕拉動經濟增長的「馬車」穩步前進,進而支撐全年預期增長目標的順利達成。

首先,消費有望繼續「挑大樑」穩經濟。

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我國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9.9%,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是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擴大消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進入四季度,多類促消費政策加力推出,有望繼續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消費發揮對拉動宏觀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一方面,四季度以來各地區加力促消費,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持續釋放。此外,「雙十一」等電商促銷活動的開展,也能進一步提振居民消費。事實上,中國經濟結構中供給側的適應能力非常強,能夠第一時間在政策和市場之間找到連接點,並進化成產能;而需求側,消費者對於創新事物的接受力非常強,這為創新產能到創新消費的快速轉化夯實了基礎。

另一方面,近期發布的一攬子穩增長政策也有利於促消費。其中,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與存量房貸利率的下調減輕了居民債務負擔,有利於釋放消費潛力。從更宏觀視角來看,穩股市、穩樓市的相關政策也有利於改善居民的消費預期。

其次,政府投資有望接續牽引有效投資。

今年前三季度投資平穩增長,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6.3%,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

一直以來,投資尤其是重大項目投資在我國經濟增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客觀來看,年內房地產開發投資有所下行並拖累部分指標的表現,但隨著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建設加快落地,大規模設備更新紮實推進,有效支撐了投資規模的穩定。

筆者曾讀到過一個有趣的比喻——重大項目就像是芝麻燒餅的餅,而其衍生市場需求則像是數不清的芝麻,彼此需要且能夠組合成可咸可甜的美味。

進入四季度,政府投資有望接續發力帶動投資。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也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今年實際可用於增加政府投資的資金規模較去年大幅度增加。另外,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也於近日提到,還將有一批增量政策措施繼續出台實施,包括最大限度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這些舉措將持續發揮政府債券牽引作用,帶動有效投資,有力拉動投資增長。

第三,出口有望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韌性。

前三季度,我國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3.8%,拉動GDP增長1.1個百分點。

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的稟賦,兼具「顏值與研值」的中國產能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占據重要位置,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韌性的重要體現。進入四季度,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減稅降費、金融支持和創新激勵等政策,有望持續激發民營企業和外貿企業的發展活力,提升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促進出口。

此外,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為代表的經濟新動能仍保持較強國際競爭力,有望繼續拉動出口。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今年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轉型,政策層面及時加強調控並強調宏觀政策一致性,使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當前,推動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持續匯聚累積,這些有利因素將不斷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向好,努力支撐今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的達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db11a02fe4c0c895c7a58ebe6b5b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