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細緻」藝術生必看入學素描最強攻略

2019-07-24     浣熊藝術網


浣熊藝術網|專業級藝考資訊、綜合類服務平台

數萬藝術生都在看的專業級公眾號。這裡有:一線藝考資訊、美術精選教程、名師網絡教程、志願填報專業指導,藝考生熱點播報,給你講訴一段關於藝考的故事,陪你走一段藝考的路。

叮叮叮!

已經開學了

新一屆的小萌新要開始接受集訓帶來的

各種驚喜

壓力


那麼今天浣熊給大家帶來的是什麼呢

咳咳咳

當然是

最強

最全面的

素描攻略了!


涵蓋了素描裡面最重要的東西

浣熊提醒

這個文章

值得收藏

轉發

點贊

甚至是熟讀100遍!

構圖


構圖是最為基礎的課程之一,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構圖來打基礎。好的構圖也能讓畫面更舒服,那麼什麼樣的構圖才是最合理的呢?




初學素描的時候,我們的畫面一般是由一個主體物,再加1-2個水果及一些別的小靜物組成,那麼主體物的擺放就成了最為重要的一個知識點。首先第一點就是要避免主體物過大,如果下圖中這個框是畫紙大小,那麼這個主體物就畫得太大了,別的靜物就沒有什麼擺放空間了,這種構圖形式就不可取。

同樣的道理,主體物也不能太小,特別是靜物比較少的時候,如果主體物太小,那這一組靜物都會顯得很小,畫出來就沒有主次之分,也不會有主體物,空間感也無法體現,所以說主體物也不能畫得太小。



第三種情況是主體物畫得太偏,偏左偏右偏下都不行,主體物的擺放不能側重於某一個點,左右不平衡會導致畫面的失衡,也是非常不合理的構圖形式。除了大仰視可以把主體物畫得偏上一點之外,正常的構圖都是要避免這種問題的。

那麼什麼樣的構圖才是比較舒服的呢,就是把主體物擺在畫面中心線偏左或著偏右的位置,然後主體物長度和寬度大概是紙的三分之一,這樣的大小和位置就比較合適,在罐子的右邊再擺一個盤子和水果,這樣就是最常見的靜物組合,也是最基礎的一種構圖形式,在學習的初期可以多用一下這種構圖。



然後我們來看一下比較常見的構圖組合。三角形構圖以三個視覺中心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時是以三點成面幾何構成來安排景物,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這種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較為常用,也較為靈活。三角形構圖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靈活的特點。



多邊形構圖沒有三角形構圖那樣穩定,但是卻比多邊形構圖多了一份動感。多邊形的銳角突出尖銳,鈍角平緩柔和,畫面給人一種變化又統一的感覺。多邊形的邊越多,構圖就越接近圓形構圖。

水平式構圖使畫面安定、平和,可以增強畫面的穩定感。水平式構圖的物體不能放在畫面正中,應當處於一個偏上或者偏下的位置。水平式構圖縱向上的空間層次較少,為了讓畫面豐富,各個物體要在形狀、大小、高矮顏色等因素上形成對比,同時還要安排好位置,形成前後的空間層次。



圓形構圖就是讓靜物在畫面中圍成一個圓圈。圓形構圖在視覺上給人以旋轉、運動和收縮的審美效果。當圓形被拉長時,就會變成橢圓形。橢圓形構圖大都採用寬大於高的橫幅形式,它不僅有靜態效果,也會產生動態效果,同時還具有較為明顯的整體感。

「C」形構圖,畫面動感程度優於其他形式的構圖。這種構圖方式使畫面具有流動性,更容易表現較大空問的靜物組合。「C」形有三個點,主體物往往在中間點的位置,前面的點往往是第一次要物體的擺放位置,最後面的點幫助你加強畫而空間層次的推移。



「S」形構圖,畫面富有動感,並且空間延展性極強。這種構圖方式使畫面具有流動性,更容易表現較大空問的靜物組合。「S」形有四個點,主體物往往在中間點的位置,有類似於C型,但比C型更具有舒展性。前面的點往往是第一次要物體的擺放位置,最後面的點幫助你加強畫而空間層次的推移。


空間感

首先最基礎的一個問題就是空間感的定義,簡單的來說分兩種,第一種是兩個靜物之間的前後關係,第二種是整幅畫的關係,包括縱深感、層次感等等。我們先來講兩種基礎的情況,分別是單體靜物以及襯布的空間如何處理,解決好這兩個問題之後再來處理畫面整體的空間效果就會簡單得多。



從單體靜物來分析空間感的話就是兩個知識點,第一個是前實後虛,這個知識點也同樣可以運用到所有的情況中,靜物本身靠前面的部分畫得要實在一點,包括黑白灰的對比、質感以及轉折,都必須要做到非常紮實,而靠後的部分可以虛掉一點;第二點是細節的部分,實的地方細節更多,調子層次更豐富,是視覺集中的部分,而虛的部分對比減弱,自然的弱化處理,這樣一個靜物的前後就有了對比,視覺上就會有前後的空間感。


然後我們來說一下襯布的空間變化,因為在一組靜物中,襯布會占非常大的面積,畫面的空間感很大程度要靠襯布來表現。和靜物差不多的地方在於,襯布的空間也是講究前實後虛的,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前面的襯布細節更豐富,後面的襯布細節更少。我們來看下面這張作品,靠前的襯布以立面的轉折是非常清晰、明確的,同時在細節的處理上也更豐富,而後面襯布雖然與背景有一定的色差,但是在灰調子這個層次上非常接近,導致它們的對比很弱,這也使得襯布有了一個從前到後的縱深感,還可以注意到一個細節,背景從左到右的顏色是從淺到深,使得背景的空間也從左至右,從近到遠,即使是背景的處理也充分的考慮到了空間的處理,處理得非常嚴謹!



物體因為位置不同,會出現以下的空間規律,包括:近的大,遠的小;近的長,遠的短;近的寬,遠的窄;近的粗,遠的細;在兩個物體中,完全漏出來的近,被遮擋住的遠。俯視時,近的物體在畫面的下方,遠的則在上方。仰視時,近的物體在畫面的下方,遠的則在上方。仰視時,近的物體在畫面的上方,遠的則在下方;近的物體層次多,遠的則少;近的物體形體清晰,遠的模糊;近的物體結構具體,遠的簡略;近的物體複雜,遠的簡單;近的物體實,遠的物體虛。



第二點是畫面布置的問題,也可以說是構圖。主體物以及別的靜物如何擺放,擺放的是否合適,以及靜物大小的安排,除了主體物之外的靜物是否會搶主體物的風頭,畫面的中心是不是夠強,視覺衝擊力夠不夠?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也是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畫面空間感的因素之一。同時背景、襯布的明暗對比、疏密對比都需要把握好,這樣畫面才會合理。



塑造

1.提起塑造,我們最需要的練習還是單體練習,其實也很方便,不用構圖、處理畫面的黑白灰。你隨時有時間就可以拿起一個本子開始畫,哪怕只打個形也沒事,下次有時間再去上調子。畫的時候不斷想,不斷分析結構的變化、轉折,調子一點點加重,不要一次性畫黑,你會發現單體靜物可以畫很久,那麼應用到畫面中也是這樣,當你有了塑造的經驗之後,畫起來就會有條理。



2.勤能補拙這句話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即使是很有繪畫天賦的同學也需要大量的練習。那麼你又有什麼理由偷懶呢?如果不會畫蘋果那就去畫,反覆的畫,先理解結構,再學會塑造,不斷看好作品,步驟,不斷地自己動筆,難道一個蘋果真的就那麼難嗎?畫不好真的只是你還沒有用心,所以說,與其去找藉口,浪費時間,不如拿起筆多畫,成功的路是沒有捷徑的。

3.我們在練習單體的時候也可以適當的加一些背景和襯布進去,這樣有利於你理解畫面黑白灰的安排。隨著靜物的塑造程度越來越強,那麼背景和襯布的顏色與塑造也要跟上,這就是長期作業與短期作業的區別。要記住,一定是慢慢加強,一步一步的去做,不是一次性就把一個地方畫黑,這樣是很難把握的,而且容易把紙畫壞了,切忌心急氣躁,沉不住氣。



不管是長期作業還是短期作業,畫面必須要經得起推敲。如何理解推敲這個詞呢,就是畫面中靜物的擺放、塑造、黑白灰等等關係是否合理,就深入塑造來說不同的靜物質感會有不同,罐子和水果不能畫得一樣,水果要有比較透的質感,而罐子的質感相對來說比較硬。其次就是一個靜物黑白灰層次的豐富程度也決定了它的深入程度,比如說水果你可以畫出黑白灰三個層次,它就會有體積感,但是如果你能畫出五個層次,它的體積感和質感就會更強。



質感


提到素描中的質感

就不得不提玻璃與不鏽鋼

它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同時又讓很多同學為難的

那麼要怎麼畫好這些靜物呢





首先我們來聊聊不鏽鋼,在素描靜物中,不鏽鋼是比較常見的,並且它們的體積偏大,一般出現了就會使一組靜物中的主體物。首先我們在打形的階段不用管質感問題,先把形體找准,然後我們需要區分它的亮面暗面,不鏽鋼靜物的調子和普通的罐子有很大區別,因為它本身的反光非常強,那麼它的固有色也要靠周圍的靜物來變化,周圍的襯布比較亮,那它的反光部分也偏亮。




玻璃和不鏽鋼本身的固有色都是偏灰的,不鏽鋼受環境影響比玻璃更強。而玻璃是本身完全透明的情況,那它的調子就要靠背景和它後面的靜物來確定。玻璃本身的質地比較硬,菱角分明,那麼要表現好質感,它的高光和重色的提煉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同學們在畫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個杯子放在靠後的位置,開始完全不用管,最後用橡皮把輪廓擦出來,然後再用一點重色勾邊,基本上就畫好了。




以不鏽鋼的作畫步驟為例。第一步是打形,這個階段拋開所有的明暗關係,把靜物本身的形體及結構找出來,方便後面的塑造。第二步統一暗部,這個階段就要開始考慮質感的問題,根據實際觀察到的靜物來畫即可,要把反光部分適當的留亮一點,因為這個部分的顏色應該是偏灰的,甚至是比較亮的。最後兩步是塑造和調整,我們在畫單體的時候可以不要在主體物的周圍擺靜物,這樣靜物本身沒有反光我們畫起來的難度會小很多,只需要注意靜物本身的明暗關係即可,注意要把高光的位置留出來。




吹風機也是比較特殊的一種靜物,首先質感的部分是有區分的,有一部分是不鏽鋼,有一部分是塑料,那麼塑料的部分就不會有那麼強的反光。一定要把同一靜物上的不同質感區分開,不鏽鋼的部分就比較好畫了,相對來說是比較有規則的,最高的部分是重色和高光,然後越低顏色越亮(具體情況根據環境來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dKoMGwB8g2yegND3X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