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評論員高路
幾天前,國家話劇院公示2022年應屆畢業生擬聘人員名單,易烊千璽、羅一舟、胡先煦等明星在列。此事一經曝光,就引發了極大的爭議。
一句「明星已經很有錢了,為什麼還要跑過來與普通人搶飯碗?」戳中社會痛點。大家不能理解的是,作為明星,一手拿著資本的金飯碗,還要搶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圖的到底是什麼。更不能理解為什麼千軍萬馬過的獨木橋到了明星這成了陽光大道。
考不考編是公民的權利,易烊千璽當然也有權利考,但公眾關心的是程序是否正當,結果是否公平。
國家話劇院作為事業單位,其招考應該要做到科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要公平、公正、公開。對照這個標準,不難理解此次招錄為什麼引起公眾的質疑。
首先是免筆試就引來了爭議,雖然國家話劇院此次招錄的演員崗規定不需要筆試,可為什麼不需要並沒有說明。易烊千璽少年成名,演技經歷過市場的考驗,按理說應該是合格的,既然這樣,就更不應該免掉筆試環節。輕信筆試結果武斷,砍掉筆試難道就不武斷了?如果筆試不能將真正的人才篩選出來,那就應該多問問考卷出得好不好,而不是用取消筆試這種非常規的手段。
沒有筆試,線下面試就非常重要了。但是,有同期考試的網友稱,在考場上根本沒有見到三位明星出現。有一位明星,更是被扒出當時在安徽拍戲,根本不可能參加線下的面試。那麼,網友反映的情況到底屬不屬實?有沒有什麼綠色通道?
大家不怕規則,怕的是麵糰一樣的規則。一些人拿不拘一格降人才說話,不拘一格並不排斥程序,程序也並非必然導致僵化,相反,程序是篩選人才的一道重要保障,否則,何為人才,頂流是不是就是標準,誰來界定,都會成為問題。
社會在走向規範化,那些以前認為沒什麼問題的做法,不代表現在還能接受,大家都在進步,演藝行業也應該一起進步。
這些事說到底還是在避免有一些群體獲得超國民的待遇,避免資源非理性地過度集中。這跟大家質疑明星片酬過高、一些明星台上台下兩個面同出一理,希望追星熱回歸理性,希望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社會對什麼才是合理合法,什麼才是社會主流,有自己的基本判斷,不要試圖挑戰社會的底線。
在這件事情上,明星考編本身就值得打個問號。明星考編,自然不是為那點工資,他們要的是一個身份。同樣的,這團那團將人招進去,只怕也不是當正常員工在用的,否則,一個簡單的上班制度就能讓一些一年四季不著家的演員得不償失。
既然這樣,事情就變得有些奇怪、難以名狀了?國家話劇院有必要向公眾作出說明,讓大家看看到底有什麼樣的衡量,非易烊千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