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過去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依然不可超越,堪稱童年陰影

2023-08-25     電影聚焦

原標題:22年過去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依然不可超越,堪稱童年陰影

最近電影《我經過風暴》的上映,再一次引起了網友們關於家庭暴力這一話題的熱議。

對於很多人而言,「家暴」是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也是讓無數家庭支離破碎的定時炸彈。

有研究數據顯示,我國的家庭暴力發生率大概在30%左右,也就是說,每十個家庭里就有三個存在家暴問題。

一方面是令人觸目驚心的家暴受害者人數,另一方面,「家暴」作為一個重要話題,卻很少出現在國內的影視作品中。

在《我經過風暴》之前,有一部展現家庭暴力的電視劇,在當年一開播就火遍全國,甚至以一己之力提升了全國的離婚率。

這就是由梅婷和馮遠征主演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直到現在這部劇影響力仍然深遠,「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一度成為社會流行語。

就連飾演安嘉和的馮遠征也成了無數觀眾的陰影,那張瘋狂扭曲的臉讓人每每想起都忍不住汗毛直立。

1、第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電視劇

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之前,還沒有一部電視劇以「家暴」為主題進行表現。

儘管在電視劇播出之前,有關家暴的案件在各大新聞媒體並不少見,但在當時的影視界,卻沒有人想起要通過作品去反映這一現實問題。

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導演張建棟突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當時他正在看一部名為《玫瑰瘋狂者》的美國小說,講述的是一名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故事。

於是,張建棟導演便產生了借鑑小說的部分情節,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創作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電視劇的想法。

之後他又將想法分享給好友姜偉,兩人都很興奮,於是姜偉又找到編劇薛曉路,三人一起開始了劇本的創作。

劇本創作期間,三人不僅瀏覽了很多有關家暴的新聞報道,還聯繫到了警察,查閱相關案件資料,深入了解家庭暴力真實案件。

劇本創作完成之後,陳建棟導演第一件事就是尋找男一號安嘉和的飾演者。

2、馮遠征因演得太好遭「報復」

電視劇中,馮遠征飾演的安嘉和是很多觀眾的「心理陰影」。

當看到妻子梅湘南和其他男人聊天后,安嘉和憤怒地追問妻子和對方什麼關係。

委屈的梅湘南向丈夫解釋,但已經沖昏頭腦的安嘉和面目猙獰,惡狠狠地將妻子扇倒在地。

毆打妻子時的魔鬼面孔,事後又拉著妻子的手求她原諒,這樣一個衣冠禽獸的形象,被馮遠征演繹得淋漓盡致。

令人意外的是,馮遠征其實並不是安嘉和的第一人選。

原來,在電視劇的選角階段,導演陳建棟為了更好呈現安嘉和「人面獸心」的反差感,一心想找一個長相英俊帥氣的男演員來飾演男主角。

籌備期間,導演第一時間就找到了濮存昕,無奈遭到了濮存昕的拒絕。

之後導演又接連向孫淳、吳若甫等當紅演員發出邀請,但無一例外都以「怕影響不好」的理由拒絕了。

多方尋找無果後,導演找到了馮遠征。

沒想到,馮遠征很爽快地就答應了陳建棟的邀請。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馮遠征甚至還打了婦女熱線,從工作人員那裡了解了很多家暴的案例。

之後馮遠征將這些案例整理成兩大本筆記,每天都抱著筆記本仔細揣摩家暴男的心理狀態。

電視劇播出之後,馮遠征憑藉安嘉和這一角色迅速火遍全國,但也隨之引發了很多讓馮遠征意料之外的「危機」。

有一次在飯店和朋友聚餐時,馮遠征突然遭到了一名女性顧客的襲擊。

當時馮遠征正在和朋友們喝酒聊天,後腦勺突然被人拍了兩下,一回頭髮現竟然是一位大姐。

問其緣由,原來是因為安嘉和在劇中暴打妻子的行為,讓她沒有辦法忍受。

更令馮遠征哭笑不得的是,自己的岳母在看過這部劇之後,也打來電話問妻子在家裡有沒有挨過打。

面對自己的種種遭遇,馮遠征一時陷入了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苦惱的心情。

但慢慢地馮遠征也釋懷了,他知道自己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是因為自己演好了角色,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他也說幸虧當時網絡不發達,要不然自己就慘了,他自己到現在都沒有看完過這部劇,不敢看。

至今為止,依然有很多網友覺得馮遠征不像演的,建議查查他。

3、梅婷情緒崩潰中途「罷演」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的熱播讓全國觀眾對安嘉和深惡痛絕,但同時也心疼著女主角梅湘南。

梅婷飾演的梅湘南在劇中受盡了丈夫的拳打腳踢,被折磨的苦不堪言,以至於梅婷的爸媽至今都不敢觀看女兒主演的這部劇。

儘管在後來的採訪中,梅婷澄清劇中家暴的戲份大部分都是借位拍攝,但拍攝中途,自己確實一度情緒崩潰。

劇中有一個片段,安嘉和暴打梅湘南時,把腳踩在了梅湘南的臉上。

在拍攝這場戲時,導演為了拍攝效果沒有辦法借位,只能實拍。

當時的梅婷雖然也拍攝了很多作品,見識過各種各樣的場面,但面對如此「屈辱」還是第一次。

拍攝之前,梅婷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但拍攝時還是頂不住心理壓力。

幾番嘗試未果後,梅婷情緒也徹底崩潰,無奈之下只能嚮導演請辭,讓導演另尋他人。

為了安撫梅婷的情緒,導演只好暫時停拍給梅婷放了幾天假。

之後的幾天,陳建棟導演不斷開導梅婷,梅婷也被導演的誠心打動敞開心扉,表達了自己心中的顧慮。

梅婷嚮導演坦白了自己的想法,說自己之所以情緒崩潰除了心理壓力之外,是自己不理解梅湘南這個角色在遭受家暴之後竟選擇一次次的原諒。

得知梅婷的想法之後,陳建棟導演找來了在劇本創作時搜集來的家暴案件的卷宗資料和一些新聞報道,並向梅婷表明了自己對於梅湘南的構想。

其實,梅湘南的形象是導演和編劇在翻看了大量家暴案件資料的基礎之上敲定的,角色身上看似不合理的行為舉止也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

為了消除自己的疑慮,梅婷還親自拜訪了自己的一位有過類似經歷的朋友,印證了梅湘南的行為確實在現實生活中有跡可循。

經歷了多番求證和思想鬥爭之後,梅婷終於走出了對角色的質疑,放下了包袱,順利回歸劇組完成了拍攝工作。

這場讓梅婷受盡屈辱的戲,也成了全劇的經典場面。

特別是安嘉和那句「我不想打你,是你逼著我要動手的」,更是成為有史以來最令人痛恨的渣男台詞。

說到角色的形象問題,當年電視劇播出之後,也有部分觀眾對安嘉和的人物形象提出了質疑。

觀眾認為安嘉和外科醫生的形象與家暴狂實在相差太大,在當時觀眾的認知中,家暴狂一般是一些生活中的失敗者。

而安嘉和在劇中身為三甲醫院的外科醫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與家暴狂的形象相去甚遠。

對於觀眾的問題,導演陳建棟也作出回應。

他在創作之初曾查閱了相關調查報告,報告中顯示中國的家庭暴力中接近1\4的比例發生在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因此,安嘉和的形象塑造是有現實依據的。

這其實也是電視劇當年爆紅的重要原因之一。

題材與人物都源於現實生活,而對於家暴細節的真實呈現,更是讓這部劇擁有了發人深省的社會意義。(撰文:皮皮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d4b8688732cfb9cbda65c39bb21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