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行走山東 | 濰坊:健康有溫度 幸福有質感

2023-12-04     健康報

原標題:健康中國·行走山東 | 濰坊:健康有溫度 幸福有質感

山東省濰坊市,位於齊魯腹地,南依泰沂山脈,北接渤海萊州灣,被稱為膠東走廊的交通樞紐;這裡「萬物皆可飛上天」,被譽為世界風箏之都。千年歷史文化底蘊承載著這座城市的古樸與不凡。

近日,健康報「行走健康中國」報道組來到濰坊市,在這座秀美靈動的自然之城,感受這裡衛生健康事業的累累碩果,和充滿健康活力的民風民情。

「給幸福生活添一把火」

臨近傍晚,濰坊市人民廣場分外熱鬧。濰坊市中醫院在廣場上開起了「健康夜攤」。

「我來湊湊夜市的熱鬧,沒想到能碰上中醫院的義診,就坐下來和醫生聊了聊,心裡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更有底了。這種活動真是方便咱們老百姓!」濰坊市坊子區的張先生經醫生號脈問診之後,高興地對記者說。

「濰坊的中醫藥底蘊深厚,我們就從居民所需所盼入手,給大家的幸福生活添一把火。」濰坊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張曉乙說。

在濰坊,中醫藥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張曉乙說,濰坊市連續三年實施「全民艾健康」行動,建立市級艾灸示範點2000個,濰坊市中醫院、濰坊市人民醫院等醫院紛紛組建中醫傳統功法宣講隊和服務隊,常態化開展「中醫藥伴我成長」「中醫藥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在人民廣場、茂街、谷德等公共場所擺起「健康夜攤」。

不只是「夜攤」,張曉乙介紹,濰坊全時段、全領域開展義診活動,從「健康早市」到「健康夜攤」,從走進城市商超到趕農村大集,從線上答疑到下鄉問診,今年,該市共有224家醫療機構、2528名醫務人員參與義診,服務市民10.53萬人次。

義診,只是濰坊市全方位改善醫療服務質量的一隅。濰坊市暢通「上聯」「下幫」,通過遠程網絡會診、專家現場坐診等方式,把醫療服務的觸角向上掛靠、向下延伸。該市組建3個緊密型醫療集團,建成各類醫聯體78個,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4%;制定提升就醫滿意度「雙六條」、改善醫療醫保便民「三十條」,開發滿意度評價應用系統,評價滿意率保持在95%以上;開設「掃碼吐槽」「院長代表」平台,開展「院長接待日」活動;實施護士、醫生、醫院「三級回訪」制度,變被動接訪為主動解難,信訪問題解決率和滿意率均保持在99%以上。

穩穩的安全感

步入濰坊市中醫院新院區的門診大廳,一幅偌大的「高山流水」畫便映入眼帘。繼續往裡走,明亮的大廳嵌入「小橋流水式」的室內花園;抬頭一看,「天圓地方」的屋頂設計彰顯傳統文化。空氣中瀰漫著的淡淡藥香和安靜有序的就醫環境,都在給前來看病就醫的患者帶來穩穩的安全感。

作為山東省建院最早的地市級中醫院,濰坊市中醫院聚焦人才強院、學科立院。濰坊市中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冰說,醫院全力打造老、中、青傳承有序的中醫藥人才隊伍,先後設立王新陸、楊震等7個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陳寶貴、高樹中等8個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成立濰坊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團隊帶教開展前沿醫療技術與疑難重症診治;強化師承教育,出台《濰坊市中醫院師承人員管理辦法》,形成從遴選、學習到評估、考核的閉環式管理模式;廣泛開展中醫經典全科化,成立中醫經典研究室,實施「211」卓越人才工程,通過多途徑發力,不斷優化人才隊伍結構。

王冰說,經過努力,該院學科建設體系不斷完善,腦病科成為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牽頭專科,10個科室成為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成員單位,全院臨床重點專(學)科創建實現全覆蓋。該院中醫藥抗腫瘤組學重點實驗室獲批山東省中醫藥重點實驗室,耳鼻咽喉科成為山東省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濰坊分中心。該院在山東省率先開設教學門診,住培成績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先後創建為國家級高級卒中中心、心衰中心、房顫中心、胸痛中心等四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

中醫院的飛速發展,是「濰坊中醫」深入人心的一個映照。張曉乙介紹,濰坊市做強塔尖技術,已建成國家級重點中醫專科4個、國家級農村醫療機構中醫特色專科6個。其中,濰坊市中醫院腦病科被確定為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項目,非小細胞肺癌項目入選國家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

「比親閨女還上心」

濰坊的中醫藥文化歷久彌新、蓬勃發展。濰坊市中醫藥博物館、濰坊峽山艾灸博物館、臨朐縣中醫院國醫啟蒙館,黃元御中醫藥文化節、中醫藥健康運動大賽……近年來,濰坊市以建設一流中醫藥強市為目標,以中醫藥綜合改革為抓手,不斷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張曉乙介紹,濰坊市目前已實現中醫藥工作五個全覆蓋:縣級中醫醫院「五個全科化」全覆蓋,縣級中醫醫院「兩專科一中心」全覆蓋,縣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機構中醫臨床科室全覆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國醫堂)全覆蓋,基層中醫藥服務提供基本實現全覆蓋。

來到濰坊市濰城區望留中心衛生院,記者碰見剛剛就診結束的王阿姨。在衛生院的整合型門診信息系統里,王阿姨被劃分到「三高群」。

張曉乙介紹,濰坊市以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建立以「單病種群體管理」為核心的分級診療體系,把同一種疾病的患者作為一個群體進行健康管理,基於家醫簽約、基本公衛、健康查體、疾病監測、醫院信息系統等各應用系統,架構單病種群體管理系統,由家庭醫生、公衛醫師和專科醫生共同開展全鏈條健康管理,並建立三級醫院為主體、二級醫院為樞紐、一級醫院為基礎的單病種群體管理聯盟。目前,該市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84.04%,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向居民開放,動態使用率達82.6%。

「真正讓居民健康檔案活起來、用起來。」張曉乙說,濰坊市入群管理的病種已覆蓋60種基層常見病,納入群體管理的患者超過100萬名、覆蓋80%的目標人群,100%開展疾病評估和隨訪干預;入群開展診療服務醫師有10196名,真正成為了患者的「就醫熟人」和「就醫管家」。

「村醫三天兩頭就來家裡跟進我的『三高』指標,簡直比親閨女還上心。」王阿姨由衷感慨道。王阿姨的認可,折射出健康濰坊建設的溫度和質感,也昭示著濰坊市衛生健康事業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奔跑。

    文:健康報記者 於夢非 特約記者 郝金剛 通訊員 陳小偉

    楊真宇

    校對:管仲瑤

    審核:徐秉楠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4WRJG1L6】獲取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d2acff89f6bae479f8d497ae162b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