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豆」一詞源於日韓對於年輕偶像的稱呼,發展到現在已經逐漸由一種形容變成了一種職業。這一職業往往靠著年輕美好的面貌吸引人們,然後通過販賣青春、販賣夢想、販賣「你我僅僅擁有彼此」的概念獲取利益。
因為賺取利益的方式十分特別,粉絲對於愛豆的要求也自成體系(畢竟,他們是需要完成粉絲設想的人),比如在情緒、業務能力上要懂得自我管理;比如要珍視粉絲,不能只把他們當成沒有感情的提款機;再比如,不能戀愛。
的確,雖然不允許戀愛聽起來有違常理,但這對於販賣類似戀愛關係的偶像來說,【不能戀愛】是被從業者、職業管理者默認寫在入職前要簽的那份職業守則里的東西,是獲取這份高額利益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1
然而,就是這樣一項成為愛豆必須要遵守的規則,在2020年卻被屢次違反。
據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1月11日,陸思恆、馮薪朵拉開大幕到12月16日朱星傑認愛反被甩,共有包括李汶翰、夏之光、張銘浩在內的多達15位愛豆戀愛被曝光,平均下來一個月一個還要多。
儘管戀情曝光就會被罵,粉絲也會反水,但哥哥們仍舊一個接一個的戀愛,還是即便戀人都提出同組合有人出事,風聲太緊別太張揚,哥哥也要頂風作案為愛奉獻的那種。
面對如此局面,相信不少人都和貓老師一樣忍不住發問:愛豆戀愛為何屢禁不止,難道哥哥不戀愛會死嗎?
看似一道曠世謎題,其實答案並不難解。
- 粉絲沒有底線
因為在雙方關係中付出了更多的愛和金錢,比起消費者,粉絲在愛豆被爆出戀愛時,更像被渣男欺騙了感情還不肯放手的戀愛腦少女。
有愛豆戀愛的風聲時,他們站在愛豆一方,比官方更快甩證據幫闢謠;
愛豆戀愛剛被媒體曝光時,他們依舊站在愛豆一方,一邊指責無良媒體看圖說話、胡亂剪輯,律師函警告,另一邊火速調查女(男)方姓甚名誰,開啟網絡暴力,是素人就私信攻擊,是藝人就找黑料罵對方炒作;
最後,戀愛實錘甩在面前,愛豆也低頭承認的時候,粉絲態度才會發生鬆動,然而因此憤怒退坑的僅僅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粉絲會因為沒有找到更乖的下一個,又念及舊情,短時間內無法擺脫原有的狀態而選擇在短暫的放逐期之後重新回歸,為愛退步。
以和嫂子甜甜蜜蜜學車的壺4夏之光為例,在10月16日戀情被曝光之前,其社交帳號評論量基本維持在1.5w-2.2w之間;戀情曝光後,雖然互動量跌落至1.1w-2.0w左右,但其個人超話每日仍有約五萬人簽到,後援會也維持了1.2萬粉絲。
粉絲拿不出果決的態度,愛豆自然會無所畏懼屢嘗「禁果」,即便被曝光之後,會選擇「我單身」,過了風頭恐怕還是難免重蹈覆轍。
- 事業不受影響
無論是以往數次男女藝人同過錯不同責的例子,還是最近如同現實縮影的《追光吧哥哥》,都在證明一件事——內娛環境對於男性藝人尤為寬鬆;加之因為在國內原有的娛樂圈生態當中,「不能戀愛」並不在藝人的行為守則里,不了解的人提到這則禁令甚至還會為愛豆喊冤,認為是粉絲苛刻要求。
於是乎,仰仗著這份來自於市場的偏心以及圈內外觀眾的概念誤差,男愛豆們在違反戀愛禁令上也多了一份肆無忌憚,他們篤定只要是到手的鴨子,極大的機率不會因為戀愛曝光不翼而飛。
以出走半生歸來仍是素人的已解散組合UNINE隊長李汶翰為例,在9月9日-9月11日被曝光和女友同居、約會、車蓋咚之後,並沒有就此糊穿地心,而是一路高歌,接推廣、出活動,近期還一下子參加了兩檔人氣綜藝(表現也挺氣人的);
不談戀愛工作如此,談了戀愛依舊如此(甚至還有人靠著戀情帶來的話題,迎來事業又一春了呢),這條禁令違不違反又有什麼區別呢?只要扛得住曝光時的即時性脫粉回踩,眼一閉一睜又是一條好漢!
- 缺乏職業操守 自我管理能力差
前面說了那麼多外在的因素,但真正讓愛豆仿佛「不談戀愛」會死的,終歸還是在他們自己——自我管理太弱,毫無職業操守可言。
因為這一行當吃的是青春飯,普遍年齡偏小,且不說職業操守,很大一部分從業者是在是非觀念都沒有建立完善的情況下,就浸入了這樣一個充滿名利、物慾橫流的環境當中,成年人尚且無法自持,何況他們了,迷失自我的情況也就更加容易發生。比如YHBOYS年僅15歲的張銘浩,10月底就被爆出向粉絲伸手要錢、出格聊天記錄種種讓人大呼不可思議的行為:
另一方面,2018年偶像元年到來,以及後續數檔愛豆選秀的推出,市場被快速瓜分,這使得一些原本高不成低不就,年齡又走高的愛豆們逐漸喪失了原有地位。
面對這樣的情況,吃慣了這碗飯又不肯不破不立努力轉型的一部分人便放鬆了自己,心態像是明天就退休的員工,什麼職業操守早就忘到了腦後。比如已經三十歲的周藝軒,一邊是UNIQ重組無望,另一邊個人事業毫無起色,於他而言似乎在漸糊之前,一邊賺錢,一邊找個對象才是正經事。
因為外界給予的寬鬆條件,就在危險邊緣反覆試探,一邊花著粉絲打來的錢,一邊享受愛情的甜美,順便還要和戀人指責粉絲過度干預自己的生活。不知道愛豆們在嘴快吐槽的時候,有沒有照鏡子問問自己,之所以擁有現在享受的一切是憑什麼呢?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無論從大環境來講,還是從個人來說,所謂【愛豆戀愛禁令】在國內並不適用。
那麼,與其規定他們無法完成的事情,不如退而求其次——鼓勵愛豆公開戀愛。
在此誠心建議愛豆們從入行就向粉絲表明「我是那種不戀愛會死的」,何時戀愛也請和粉絲報備知會,這樣既可以免去戀愛曝光時的負面新聞,也能變相制止更多時間管理大師的出現,避免世人形成「他們這行普遍道德觀念較差」的刻板印象,最重要的是不欺騙粉絲,雙方等價付出。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