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並不想要冷戰,是美國迫切需要」

2024-10-07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7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2日發表題為《美國盟友炸毀中東,中國維護亞洲繁榮》的文章,作者是盧綱。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美國《外交》雙月刊正在宣傳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將要發表的一篇關於「拜登外交政策遺產」的文章。

我迫不及待地想讀讀這篇文章——只為一笑。作為自小布希、迪克·切尼、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和保羅·沃爾福威茨主演的美國「恐怖秀」以來最糟糕的外交政策團隊中的關鍵人物,布林肯與拜登這對搭檔破壞了全球穩定與安全。但對他們來說,要指責的總是另一方,即中國。

布林肯寫道:「今天,中國和俄羅斯正試圖顛覆國際體系,並咄咄逼人地挑戰美國的利益。」這並不正確。讓我們弄清楚一個基本點。

冷戰期間,世界分為兩個相互競爭的集團。蘇聯和美國都選擇了針鋒相對。然而,北京一再明確表示,作為一項官方政策,中方不尋求霸權,也不尋求挑戰美國的全球主導地位,更不尋求顛覆國際政治和經濟體系。事實上,誰是全球化貿易的最大受益者?

實際上,拜登和華盛頓的其他人想把世界分成兩個集團,這只是為了製造另一場冷戰。中國並不想要冷戰,是美國迫切需要。

亞洲人也不想要冷戰。他們會進行數學計算。2000年至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10倍。這對整個地區,甚至對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全世界來說,都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溢出效應。

中國的經濟崛起是亞太地區財富增長和穩定的最大貢獻力量。亞太地區必須從美國在中南半島的失敗以及華盛頓幾十年里對印尼和菲律賓腐敗獨裁政權的支持中恢復過來。但不知何故,布林肯和整個華盛頓建制派都想把中國描繪成麻煩製造者。

你們知道是誰製造了麻煩,讓整個地區陷入火海嗎?好吧,我們都知道是誰。

以色列在設法消滅哈馬斯,同時對加沙民眾實施種族滅絕之後,現在又再次入侵黎巴嫩。為何不從歷史中吸取教訓?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趕走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結果卻讓更加激進的真主黨掌權。

但歸根結底,以色列想把自己的主要資助者美國拖入一場與伊朗的戰爭,就像「9·11」事件後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戰爭一樣。

有以色列這樣的盟友,誰還需要敵人呢?(編譯/鄔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cf24622bae405ca6cd10447ae83bc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