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價114%!海通國際擬私有化退市,今日恢復於聯交所買賣

2023-10-09     獨角獸早知道

原標題:溢價114%!海通國際擬私有化退市,今日恢復於聯交所買賣

10月6日晚,海通國際證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通國際」,00665.HK)與海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海通國際控股」)發布聯合公告表示,海通國際控股已於9月26日,就前提條件獲達成後以協議安排方式將海通國際私有化,並請求董事會向計劃股東提交該建議。

目前,海通國際控股及一致行動人士持有海通國際約73.75%已發行股本,為海通國際的控股股東。私有化生效後,海通國際控股將擁有海通國際100%的股份,相關股份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同時被撤銷。

對於私有化退市,公告表示,對於海通國際及海通國際控股而言,該建議能為制定長期發展策略提供靈活性並避免維持上市平台所產生成本。另據悉,此舉是強調「一個海通」戰略,以加強集團化管理為目的。

此前在9月27日盤前,海通國際公告表示,該公司股份及債券將於9月27日上午九時起暫停買賣,以待根據香港收購及合併守則刊發該公司內幕消息公告。隨著私有化公告出爐,海通國際表示將向聯交所申請股份及債券自10月9日上午九時起恢復於聯交所買賣。

綜合 | 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基金報

編輯 | Echo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協議安排是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方式之一,主要由控股股東要求公司向股東提出協議安排,建議註銷所有小股東持有的股份,並向小股東支付對價作為交換,以達到100%控股的效果。

該計劃涉及註銷計劃股份。截至公告日期,海通國際擁有22.44億股已發行計劃股份,以及3895.71萬份尚未行使購股權。

價格方面,要約註銷22.44億股計劃股份,以換取每股計劃股份1.52港元的註銷價。另外,3895.71萬份尚未行使購股權中,915.72份行使價為0.928港元的購股權,以換取每份購股權0.592港元的購股權要約價;2979.98萬份行使價等於或大於註銷價的購股權,以換取每份購股權0.00001港元的購股權要約價。

值得注意的是,每股計劃股份1.52港元的註銷價,相較股份於最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的收市價0.710港元/股溢價約114.08%。據公告,海通國際控股認為,該建議為無利害關係股東提供機會,以高於當前市場價格的溢價出售其股份。

在無新股份發行、無新購股權授出的情況下,若無任何尚未行使購股權將於記錄日期或之前行使,海通國際控股在該建議和購股權要約項下應付的最高現金代價約為34.17億元;若所有尚未行使購股權將於記錄日期或之前行使,海通國際控股在該建議和購股權要約項下應付的最高現金代價約為34.7億港元。

今年以來,為加強自身財務狀況,海通國際已向其控股股東尋求在信用增信、運營資源等各方面的支持。如今年3月28日,海通證券董事會審議同意海通國際控股參與海通國際供股計劃,使其持股比例從67.92%提升至73.4%。

展望未來,海通國際在公告中表示,在「一個海通」的理念下,該公司控股股東將在需要時繼續通過其他方式向該公司提供支持。但海通國際控股目前持股比例為73.40%,接近上市公司大股東最大持股比例75%。「考慮到上市規則的公眾持股量要求,控股股東進一步注資的機會有限,亦影響維持上市平台的必要性。」

在此背景之下,海通國際選擇私有化退市,則是強調「一個海通」戰略,以加強集團化管理為目的。

對於此次私有化退市,海通國際控股認為,若該建議成功,將為該公司在支持該集團的長期發展方面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高效性,使無利害關係股東免受股權融資活動的任何潛在攤薄影響、短期盈利預期、市場預期壓力、股價波動和維持上市地位所帶來的合規要求。

公告還指出,該建議完成後,海通國際將成為海通國際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由於要約人的母公司也是一家上市公司,預計本集團將能夠受益於本公司控股股東穩健的財務表現和信譽,從而有助降低融資成本,並節省與合規事務和維持本公司上市地位相關的成本。本集團管理層亦能夠將原本用於企業行政、合規及其他與上市地位相關的資源重新分配至本集團的業務運營。」

當然,提出該建議及實施該計劃須待前提條件獲達成,也即上海市國資委、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及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的報批。海通國際在公告中指出,上述前提條件不可豁免。若前提條件未於前提條件截止日期或之前獲達成,該建議將不會被提出。海通國際控股及海通國際將在前提條件獲達成後在可行情況下儘快刊發進一步公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c57760175c7a7782d88b74db795c3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