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王如何孝敬父母,看一下漢文帝和乾隆的做法

2022-02-24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古代君王如何孝敬父母,看一下漢文帝和乾隆的做法

父母在,不遠遊。古人把孝道看得很重。上到君侯將相,下到黎民百姓,無一例外。以孝治天下是帝王將相的行為準則。

孝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和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雖然存在糟粕,但其中所表達的子女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以及發自內心侍奉父母的精神是值得我們繼承和弘揚的。

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藥,望塔思母

劉恆登基為帝後,其母薄氏臥病三年,劉恆不顧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親自侍奉母親。母親所服的湯藥都是他親自嘗過後,冷熱相宜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薄太后因終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坎坷,對宮中爭鬥深感厭煩,所以她常年居住在徐章村,樂善好施、拯飢救危。劉恆多次迎請母親回宮無果,只好在村中建一高大木塔。

每當思念母親時,劉恆就登上皇都高處,極目北望,見塔如見親娘。千百年來,望母塔引導人們崇孝向善,洋溢著親情的溫馨。

劉恆的孝並非只針對自己的母親,他對普天之下的老人都心存孝道,其大孝天下惠蒼生的舉動博得了萬民歡呼。

乾隆皇帝盡心竭力敬奉母親

乾隆登基不久便命人新建太后宮——壽康宮,耗時十個多月,用銀七萬多兩,用赤金近二百兩。避暑山莊正宮東側還建有松鶴齋、樂壽堂,乾隆經常陪同母親游賞宮苑、看戲、用膳。而「壽康」、「松鶴」、「樂壽」之名都含有對母親長壽安康的美好祝願。

乾隆每天早晚都要探望母親的用膳情況,即使因事外出無法陪伴在母親身邊,乾隆也會命專人呈遞摺子向她請安。乾隆還和母親多次出宮巡遊,因此崇慶皇太后的見識眼界不同於一般的深宮婦人。

崇慶皇太后八十大壽時,年已六十的乾隆身著彩衣,帶領兄弟子孫為母親表演舞蹈,人們在忍俊不禁之餘也被他的孝心所感動。

崇慶皇太后享年八十六歲,晚年享五世同堂的天倫之樂,這在清朝乃至千百年來的各代後宮女子中皆屬罕見,她是我國古代最長壽的皇太后。

百善孝為先,我們或許沒有一國之君的能力,但孝心不可無。「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常常記掛父母、給家裡報平安、多關心體諒他們,這也是愛的表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c4cc6b2134026bd214386602f23cb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