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思國
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北4公里處,寺院占地面積約2公頃左右。整個景區面積2.4平方公里。寺院有四殿(即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五樓(鐘樓、鼓樓、方丈樓、藏經樓、迎塔樓。)四堂(妙法堂、安養堂、齋堂、客堂。)兩亭(梅亭、清心亭)一室(文物室)。是我國最完整的大型寺院之一。當然還有十八羅漢堂、五百羅漢堂等,恕不一一枚舉。該寺院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開始為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隋代高僧智者大師在國清寺創立佛教宗派一一天台宗。從此,國清寺成為天台宗祖庭,與濟南靈岩寺、鎮江棲霞寺、江陵玉泉寺並稱「天下四絕」。國清寺又是天台山四大古寺之一,四大古寺為護國寺(正在重修)、太平寺(?)、萬年寺、國清寺。
我們從公交車上下來,步行了一會便遠遠看到一座古塔屹立在青山綠樹之中。這就是國清寺鎮寺之塔一一隋代古塔。此時正值暮春,田野上的油菜早已花落結籽,一眼望去都是沉甸甸的菜籽。見到了這座古塔,也就是離國清寺不遠了。
遊客你來我往,絡繹不絕。
這是原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題的「陏代古剎」。
這是國清講寺寺門口。
這是國清寺。
遊客們在看兩株古樹併合影留念。
古寺一角,楓葉紅綠交錯,致雅致美。
這是雨花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只因禁止攝影,所以未拍到。四大金剛威嚴無比,匠心獨具,巧奪天工。
隋梅簡介,裡面記載著隋梅歷史。
梅亭上的「梅亭"兩字是我國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先生手跡。
這是天台宗五祖章安大師親手栽植的梅樹。距今己有1400多年歷史了。是中國最早的一棵倖存下來的梅樹。而今仍梅花盛開,實屬天下奇觀也。
國清講寺殿宇森森,木魚聲聲,誦經朗朗。
這是妙法蓮花經連寫。
這是中韓天台宗祖師紀念堂。
這些信女在舉香朝拜我佛,願佛佑天下平安。
這兩個都是石窗,且製作精美。
這是寒山大士吟誦天台山詩句。
這是寒山和拾得的對話。
這是三聖殿字碑。
(網絡截圖)這是「獨筆鵝」,在三聖殿左邊。相傳此字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所作。而實際上則是天台書法家曹掄選化了整整七年時間才完成「獨筆鵝"這一曠世傑作。原先曹掄選找到的王羲之真跡只有右半邊字碑,左半邊已經找不到了。當時對王羲之萬分敬仰的曹掄選傷心欲絕,國清寺方丈也搖頭嘆息。後曹掄選立志要把「獨筆鵝」寫好,日夜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七年後的一天,曹掄選緊握巨筆,龍飛鳳舞,瀟瀟洒灑,終於一氣呵成,完成了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獨筆鵝」驚世之作。這「獨筆鵝"吸引了無數書法愛好者。是國清寺奇寶之一。
這是妙法堂。
這裡的木窗木門很美,工匠們精工細作。
這些都是門上的淺雕刻,畫面絕妙至致,栩栩如生。
這些都是古老的文物。
這是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書寫的「魚樂國「。相傳某年董其昌到國清寺避暑,國清寺方丈久聞董的大名,請他為「放生池"(今魚樂國)題字,董不肯答應。某夜,董其昌在放生池邊遊走,迷迷糊糊中看到三位仙女為他歌舞吹笛。三位仙女一人為魚珠,另一人為樂珍,第三人為國珍。她們一人唱歌,一人跳舞,一人吹笛。董其昌醒來後,方知是南阿一夢。他就按照夢境吟詩道:「魚珠妙歌喉,樂珍柳枝腰。國珍金玉笛,游夢實逍遙。」這時國清寺方丈來到他身邊,聽他吟詩連連稱讚「妙!妙!妙!"方丈靈機一動,我何不取詩的前三句第一個字連起來不就是「魚樂國"嗎?於是方丈又一次請求董其昌為他題字,這次他再也不好意思推辭了。於是興致所至,大筆一揮。「魚樂國"三字躍入紙上。後方丈又讓他題了「清心亭」三字。
遊客們在魚樂國拍照。
遊客們緩緩走出國清講寺。
這是國清寺外的豐干橋,當年達真大師就在這座橋上迎接高僧一行的。
「一行到此水西流」這七個大字是為唐代著名天文學家一行大師而寫的。唐開元九年(即公元721年),當時唐玄宗推行的老曆法有些偏差,但無能人改變,玄宗整天愁眉不展。此時有人向玄宗推薦,說一行大師精通天文數學。於是一行大師便被招入宮中,研究新曆法《大衍曆》。高僧一行大師在研究《大衍曆》中又碰到了天文數學上的難題。他聽說天台山國清寺達真大師精通天文數學。於是他不顧路途遙遠,從長安步行三百零三天,行程三千三百里來到國清寺尋師求教。當時正值發大水,逆水西流。故「一行到此水西流"。在國清寺達真大師的共同鑽研下,化了整整七年時間,《大衍曆》終於大功告成。
這是通往隋塔的石子小路。
這是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走過的古道。
隋塔簡介。
這是一座沒有塔頭千年古塔。這麼高的古塔競然沒有塔頭?這也是隋塔的奇妙之處。關於隋塔,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有三位神仙要在天台山作法打賭,一比高低。一位神仙造石樑橋,一位神仙造赤城寶塔,還有一位神仙造隋塔。他們以公雞啼鳴為號,完工或沒完工都得停止。商議之後三位神仙各自行動。完工最早的神仙是造石樑橋,他把兩條龍的龍舌接攏就好了。造赤城寶塔的神仙稍比石樑橋遲些。最慢的神仙就是造隋塔的神仙了。這位神仙把塔造好了,正準備做塔頭時誰知公雞啼鳴,只好放棄工事,在塔頂上押一塊岩石,急速返回天庭。神仙造隋塔那夜,天台城裡的人都在做夢,夢見自己在拆自家的灶磚往造塔那裡搬。第二天早上醒來大家都發現自家的爐灶沒了,還累了個大半夜。後來聽說被造石樑橋的神仙捉弄了,其實那時天還沒亮,是那神仙假裝雞啼。欺騙了其他兩位神仙。至今那塔頂上仍有一塊岩石壓著,沒有塔頭。其實,這座古塔就是鎮寺之塔。千百年來,古塔也和寺院一樣幾番磨難幾番重修,歷盡滄桑。
這是七佛塔。
山幽幽,古寺幽幽,鐘聲幽幽,漸漸遠去的古塔頭頂藍天白雲,挺立於青山綠樹中,巍巍壯觀。原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為古寺題了一首詩:塔古鐘聲寂,
山高月上遲。
隋梅私自笑,
睡夢復何知。
國清寺,不僅是天台山旅遊勝地之一,同時也是佛教界重要寺院之一。國清寺的每一殿堂樓舍的建築十分精美,是我國古代建築的珍品,值得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