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難怪元始天尊要出手阻礙取經,你看看安天大會上發生了啥

2023-06-29     楊角風發作

原標題:西遊記:難怪元始天尊要出手阻礙取經,你看看安天大會上發生了啥

眾所周知,在西遊世界,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歷一千七百五十劫,最終享受無極大道,被稱大天尊,成為了三界之主。

雖然玉帝被大家推舉為三界之主,但是,他出身道家。在道家內部,比他資格更老,根基更深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三清中的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但是,作為四名天尊級別的人物,整部西遊記中,出場最多的卻只有大天尊玉帝和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其餘兩個天尊仿佛已經退居二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講學。甚至,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都沒請他倆出場,而是找了如來佛祖。

那麼,為什麼在取經路上,元始天尊卻兩次暗中出手,試圖影響取經項目的正常運行呢?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328期:難怪元始天尊要出手阻礙取經,你看看安天大會上發生了啥?

一、

整個取經路上,各路大神輪番出場,或幫助,或阻礙取經團隊的西行。而雖已退居二線的元始天尊也沒有閒著,至少有兩次間接出手。

一次是在五莊觀,在唐僧師徒到達五莊觀的當天,一大早就喊著鎮元子到自己那裡聽課:

「當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簡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

一次呢,則是在小雷音寺,同樣是早早把彌勒佛喊到自己那裡聽課:

「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會去,留他在宮看守……」

有人說,元始天尊不過是請別人來聽課或者開會,他又不在乎取經團隊咋樣,或許是湊巧了吧?

要知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從五莊觀到小雷音寺在地下是七八年時間,但在元始天尊這裡,不過是七八天而已。短短七八天之內,又是講課,又是開會的,關鍵是聽課的鎮元子也好,參會的彌勒佛也罷,都非道家神仙,元始天尊此舉必然有深意在。

有人還會有疑惑,鎮元子這裡確實是當天被元始天尊喊走的,可是黃眉童子那裡,彌勒佛可是三月三號參會,遠早於唐僧師徒到達的時間。

其實不然!

我們看唐僧師徒離開小雷音寺的時間:

「話說三藏四眾,躲離了小西天,欣然上路。行經個月程途,正是春深花放之時……」

春深花放,是春末夏初,按照二十四節氣,立夏是五月初,這樣倒推,唐僧師徒恰好二月底或三月初到小雷音寺。

二、

也就是說,元始天尊兩次邀請他人聽課也好,開會也罷,都是前腳客人剛到自己這,後腳唐僧師徒就到了客人家。

你說啥?彌勒佛是去年三月三參加的元始會,今年三月初唐僧師徒才到小雷音寺?

非也,非也,彌勒佛可不住在天庭,並不施行天庭令時,他參加個會不可能開一年。而黃眉童子也不可能帶著他的寶貝,離開了一年時間,都沒被他察覺。

當然,我們默認的前提是佛家不打誑語,彌勒佛沒有說謊。就算黃眉怪確實是他故意放下來阻礙取經的,那他也沒必要在參加元始天尊的會議時間上撒謊。

那麼,鎮元子也好,彌勒佛也罷,在唐僧師徒已經到的前提下,卻應邀去元始天尊那,就充滿著疑惑了。

而且,不管是鎮元子,還是彌勒佛,都在向唐僧師徒強調,他們到的這一天,自己確實不在家。而不管是清風明月也好,黃眉童子也罷,他們跟唐僧師徒的恩怨,自己也有不在場的證據。這個證人不是別人,恰恰是元始天尊,咋的,你孫悟空還敢去找元始天尊對峙嗎?

所以,唯一能解釋這個巧合的理由,也就只剩了一個。那就是,鎮元子也好,彌勒佛也罷,存在故意招惹取經團隊的嫌疑。但是他們又不能跟如來佛祖撕破臉,也一直在暗中觀察取經團隊的動向,並在關鍵時刻出來收拾爛攤子。

為什麼說,五莊觀和小雷音寺是為取經團隊精心設下的圈套呢?

三、

我們先看五莊觀:

唐僧師徒都到山腳下了,鎮元子卻急著走,這個問題咱就不多說了。可是,既然去元始天尊那裡聽課,這麼好的進修機會,理應帶上修為最低,年齡最小的徒弟,讓大徒弟、二徒弟守山門才對,可惜他不:

「當日帶領四十六個上界去聽講,留下兩個絕小的看家,一個喚做清風,一個喚做明月。」

要知道,五莊觀看似很普通,但園子裡卻有著一顆天下獨一無二的靈根,也就是人參果樹。放著有經驗的徒弟不用,偏用了兩個年齡最小的弟子,難道是清風明月比較靠譜?

並不是,清風明月這倆人實際上相當不靠譜,不僅我們質疑他倆,連後來返回莊觀的其他徒弟們,見觀中異常,也質疑他倆:

「他兩個想是因我們不在,拐了東西走了。」

這也就罷了,鎮元子還特意囑咐清風明月,若是唐僧到了,要給他兩顆果子吃。可是,我們也知道,人參果的個頭可不是央視電視劇中演得那樣,跟個梨子似的。實際上個頭相當大,跟個西瓜似的,在唐僧的眼中就是如此:

「這個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如何與我解渴?」

看起來跟剛生下來的小孩子似的,剛降生的正常嬰兒,也在五到八斤重了。一個唐僧,怎麼可能一口氣吃得下兩個?

要知道五莊觀剛開園的時候,連鎮元子在內,四十九個人才吃了倆:

「開園時,大眾共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不敢多費。」

四、

既然人參果這麼大個,完全可以讓唐僧師徒共同分享這兩個,幹嘛這麼小氣只給唐僧吃?

若只給唐僧吃也就罷了,為什麼明知豬八戒在隔壁叮叮噹噹做飯吃,還大聲講話,生怕豬耳朵聽不到呢?難道清風明月不知道自己的五莊觀是豆腐渣工程,牆壁不隔音?

「他那道房,與那廚房緊緊的間壁,這邊悄悄的言語,那邊即便聽見。」

豬八戒知道隔牆有耳,自己還偷聽到了說話聲,那麼在鼓動孫悟空偷了果子之後,本不該聲張。更不能當著人家清風明月的面嘀嘀咕咕,偏偏他就這樣乾了,一下子就讓清風起了疑:

「明月,你聽那長嘴和尚講人參果還要個吃吃。師父別時叮嚀,教防他手下人羅唣,莫敢是他偷了我們寶貝麼?」

而且,清風明月別看都活了一千多歲了,但是卻沒有一樣像樣點的本事,如果非說有的話,那就是罵人的本事一流,仿佛專門針對孫悟空去的。

結果便是孫悟空一怒之下,推翻了果樹,跟鎮元子的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

可是,這之後鎮元子仿佛能預感到一樣,剛在元始天尊那裡坐了不到五分鐘,便起身告辭,回了五莊觀,一進門就看到了哭泣的清風明月。更奇怪的是,面對清風明月的哭訴,鎮元子竟然笑了:

「大仙笑道:『莫驚恐,慢慢的說來。』」

也就是說,這一切,其實都在鎮元子的預料之中。

五、

正因如此,鎮元子才會在得知人參果樹被推翻之後,竟然也不惱,反過來還勸清風明月:

「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也曾大鬧天宮,神通廣大。」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鎮元子終於找到了孫悟空等人的把柄,可以以此扣下他們,定要給自己一個說法。這一點,跟後來的青牛精大戰孫悟空一模一樣,也是抓到唐僧師徒偷東西的把柄,不依不饒,非要一個說法。

當然,這些還不重要,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鎮元子去了一趟元始天尊那裡,竟然知道了孫悟空的弱點!

當年二郎神抓到了孫悟空,並送上了斬妖台,玉皇大帝都弄不死這隻猴子。究其原因就是沒找到孫悟空的弱點,但是,鎮元子卻知道孫悟空的弱點在腿上:

「行者恐仙家法大,睜圓眼瞅定,看他打那裡。原來打腿,行者就把腰扭一扭,叫聲『變!』」

孫悟空為啥怕打腿?

因為他的腿是扛不住火的,後來在獅駝國,大鵬鳥就用陰陽二氣瓶裝過他,當時他的腿就差點化掉。

不僅孫悟空,鎮元子還知道金蟬子的正確吃法:

「眾仙即忙取了些自收自曬的生熟漆,把他三個布裹的漆了,渾身俱裹漆,上留著頭臉在外。」

正因如此,孫悟空才在聽到鎮元子要油炸了師父後,毛骨悚然,急忙服軟。

六、

孫悟空擔心的並不是自己被炸,而是師父被炸,尤其還是以這種方式被炸。

而在五莊觀發生的這一切,如來佛祖也好,觀音菩薩也罷,其實都看在眼中的,也只能幹著急,卻無計可施。

因為一旦鎮元子真發飆了,搞死了唐僧,扣下了孫悟空,那麼取經大業便到此為止。關鍵是,其他人,不管是玉帝還是如來佛祖,都沒辦法說人家的不是,畢竟取經團隊無理在先。

這也是觀音菩薩終於等到孫悟空前來後,抱怨的原因所在:

「你怎麼不早來見我,卻往島上去尋找?」

而在小雷音寺這裡,同樣是元始天尊喊走了彌勒佛,隨後便出現了一個假扮如來佛祖的黃眉童子。

不過,關於這裡面的爭鬥,咱們在上上期已經詳細解釋過了,這裡就不再囉嗦。總之,彌勒佛對如來佛祖突然允諾孫悟空,獲得一個成佛指標的決定不滿意。可是明面上又不能說什麼,正口渴呢,元始天尊就遞過來一瓶水,那當然得喝啦。

也正因為天庭眾神都看出了這裡面的門道兒,一個個才猴精猴精的,不敢涉足其中。而且,孫悟空在請人的時候,還想到了一個天尊,是九天盪魔天尊:

「我待求救於天,奈恐玉帝見怪。我記得有個北方真武,號曰盪魔天尊……」

天尊還特意講了一下自己的經歷:

「我當年威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後又披髮跣足,踏騰蛇神龜,領五雷神將、巨虯獅子、猛獸毒龍,收降東北方黑氣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

七、

九天盪魔天尊的這句話,意義非凡啊!

他之前獲封真武大帝,聽從玉帝的旨意,但是後來又去了東北方,聽元始天尊的號令,關鍵是,為此還成為了天尊,地位更上一層。

孫悟空不敢找玉帝,卻敢找盪魔天尊,就證明此時的盪魔天尊可以不用去玉帝那請旨,便可以幫助孫悟空。要知道,東海龍王要想幫孫悟空正兒八經下一場雨,也得請示玉帝。二十八星宿要想幫一下孫悟空,同樣也得先去請示一下玉皇大帝。

可是,九天盪魔天尊卻沒有親自出馬,只象徵性派出了幾個明知干不過黃眉童子的部下,理由卻仍然是不敢違背玉帝旨意:

「只是上界無有旨意,不敢擅動干戈。假若法遣眾神,又恐玉帝見罪。」

玉帝可能會降罪,但若是元始天尊同意他去降妖,他同樣是可以出動的!而且,玉帝是知道唐僧師徒在小雷音寺遇難的,也派出了二十八星宿。若是九天盪魔天尊派個人去請個旨,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派出了五位龍神和龜、蛇二將,已經等同於法遣眾神了,咋不怕玉帝怪罪了?

後來孫悟空又去找了國師王菩薩,這個菩薩給出的理由更搞笑,說自己得去降服水怪,沒空去幫你降黃眉怪,也是給拒了。

菩薩嘛,當然知道小雷音寺是誰的地盤了,不想跟彌勒佛生矛盾,倒是有情可原。

八、

說到底,還是因為跟元始天尊走的很近的九天盪魔天尊,是知道緣由的,故而配合大家演了這麼一齣戲。

講了這麼多,就回到我們的題目了,元始天尊為什麼要聯合鎮元子和彌勒佛,刻意去噁心一下取經隊伍,他究竟想幹啥?

這就得從五百年前的安天大會說起了,當時孫悟空衝出八卦爐,一路打到凌霄寶殿。玉皇大帝嫌外面吵鬧,於是派人去靈山請來了如來佛祖,並一舉降服了妖猴。

隨後,天庭就召開了第一屆,也是唯一的一屆安天大會,而在安天大會上,便出現了以下滑稽的一幕:

「不一時,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都捧著明珠異寶,壽果奇花,向佛前拜獻……」

也就是說,當初在安天大會的會場上,身為三清之首的元始天尊,竟然是手捧禮物,拜獻如來佛祖。

之所以他們要自降身價,去拜獻如來佛祖,這也是玉皇大帝的意思:

「感如來無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設宴呼喚,我等皆來陳謝。請如來將此會立一名,如何?」

本來大家都以為如來佛祖會謙虛一些,就像他在玉皇大帝面前一樣:

「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敢勞致謝?」

可惜,如來佛祖面對玉皇大帝是一副謙虛的樣子,但是面對眾神,尤其是三清時,卻真給起名了,還叫「安天大會」。當時眾神都驚呆了,是萬萬沒想到,如來佛祖這麼不客氣的:

「好個安天大會!好個安天大會!」

九、

這還沒完呢,已經投靠佛家的壽星,也就是南極星翁,也來進獻禮物,順便又噁心了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一把:

「始聞那妖猴被老君引至兜率宮鍛鍊,以為必致平安,不期他又反出。」

所以,看似安天大會是一場慶功宴,實際上,卻是眾神站隊的一場考驗。那麼,在安天大會上,為什麼會出現這麼滑稽的一幕呢?

這就要從天庭和靈山的勢力劃分說起了:

實際上,如來佛祖這是第一次到天庭來,之所以在降住孫悟空後,轉身就要走。是因為他在天庭是沒職務的,甚至大家潛意識中認為的五方五老中的西方佛老一職,也不是他,而是燃燈古佛。

關於這個疑問,我(楊角風)之前已經詳細解釋過,當初蟠桃會舉行的時候,也是燃燈古佛應邀參會。並在太上老君那裡談經說道,好不熱鬧,從而給了孫悟空可乘之機。

但是,從那之後,靈山就變天了,如來佛祖在前往天庭降妖時,有過一句囑咐:

「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這恰恰說明,靈山剛剛發生一場浩劫,也可以理解成奪位戰爭。因為從那之後,燃燈古佛便退居二線,如來佛祖成了靈山掌門人,並很快推動了取經計劃。

而從時間上推算,這個時間點,又恰恰是五百年前,鎮元子去西天參加盂蘭盆會的那次。

十、

玉帝選擇了如來,並在不久的將來,同意了其取經計劃,這打破了天庭的勢力平衡。

我們可以看出來,燃燈古佛跟太上老君交往密切,彌勒佛跟元始天尊交往密切,玉帝呢,此時又跟如來佛祖團結到一起了。

一方面,玉帝有需要引進強大的外援,畢竟從孫悟空這幾次搗亂中,他看出了天庭眾神的放水。另一方面,如來佛祖也需要玉帝給自己背書,至少從法統上承認自己的地位。

所以,如來佛祖才會在孫悟空面前,大誇特夸玉帝的厲害。孫悟空,也受此影響,在南山大王面前夸如來佛祖:

「李老君乃開天闢地之祖,尚坐於太清之右;佛如來是治世之尊,還坐於大鵬之下……」

而這個治世之尊,實際上是存在爭議的,彌勒佛就不服,特意跟孫悟空強調了一下:

「我為治世之尊,慧眼高明,豈不認得你!」

正因為如來佛祖在安天大會上出盡了風頭,也為他後面跟玉帝合作的取經計劃,埋下了伏根。太上老君不惜派出了自己的金銀兒童子,以及青牛精下凡搗亂,尤其是第二戰,可是打敗了天庭和靈山的聯軍。

元始天尊倒沒有直接出手,但心裡也彆扭啊,畢竟如來佛祖的勢力越大,對自己也不是啥好事。所以才會聯合鎮元子和彌勒佛,上演了這麼一齣戲,你問我為啥不找其他的妖怪?

大哥,元始天尊這麼尊貴的身份,你覺得其他妖怪夠格跟他談條件嗎?

只可惜,孫悟空雖然沒能忍住氣,推翻了人參果樹,但終歸是未沖清風明月下手。若是他真沖清風明月下了黑手,那鎮元大仙定然不會輕饒他,元始天尊的計謀也就得逞了。

而鎮元大仙其實兩頭都不想得罪,既完成了元始天尊交代的任務,又以打賭的形式輸給孫悟空,並與其拜了把兄弟。

人家地仙之祖這麼高傲的身份,平時只拜天地的,因為守信用,賭輸了,跟孫悟空結拜了兄弟,這你元始天尊不好說啥了吧?

畢竟,他也不知道,觀音菩薩怎麼就真救活了果樹呢?

那麼,鎮元子跟孫悟空打賭時,究竟知不知道真有人能救活果樹?他跟孫悟空結拜兄弟,是真心的,還是另有目的?而且結拜之後,拜把兄弟孫悟空多次遇險,他為什麼又不出手相助呢?

關於這些問題,我們下回再講!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b16d05d73fbc883f4d221b6445e39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