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火星也有火山噴發,地下可能岩漿沸騰!

2023-09-21     天文在線

原標題:漲知識!火星也有火山噴發,地下可能岩漿沸騰!

火星的裂縫哪裡來?最新研究表明,可能火星地下有岩漿正「躍躍欲噴」

本文要旨:火星地震的數據正幫助研究者們找出這顆紅色星球上可能發生的火山活動。

(圖解:這是組成火星科耳柏洛斯塹溝群(Mars' Cerberus Fossae system)的一條裂縫,或者地塹。這些裂縫橫跨群山和撞擊坑,表明他們還相對年輕。圖源:ESA/DLR/FU Berlin, CC BY-SA 3.0 IGO。)

一個新的研究指出,時至今日,火星上的岩漿也許仍在汩汩作響。

火星曾經有活躍的火山活動,這是科學家們所熟知的。我們熟悉的「毅力號」火星車就曾在耶澤羅隕擊坑(Jezero Crater)附近的地面上碰到過火山石,而在遙遠的過去,這裡曾擁有一片湖泊和一塊河流三角洲。

此外,火星上還有一座奧林波斯山(Olympus Mons),這座山有25千米那麼高(珠穆朗瑪峰岩面高度為8844.43m,大約只是奧林波斯山高度的1/3。——譯者注),是一座形如盾牌的火山,它的占地面積有美國亞利桑那州那麼大。

(圖解:奧林波斯山。圖源:pixels。)

研究者們還指出,在火星「奧林波斯山區」的奧林波斯山和它那些不太出名的鄰居們,極有可能在幾十億年前就開始生長了。

而且生長可能還在繼續。近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都表明,火星的火山活動一直持續到了不久前的過去,而且甚至很有可能持續到了今天。有一項基於NASA「洞察號」火星車的探測進行的研究,它的發現為這場「熔岩之火」增加了幾份燃料。

洞察號火星車在2018年11月進行了一項「描述火星地震的特徵」的任務,在任務過程中,洞察號來到了這顆紅色星球的赤道附近。

(圖解:「洞察號」火星車。圖源:Thy Daily Dot。)

分析探測器傳回地球的數據有助於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火星的內部,包括它的行星體相組成和地核的大小。

目前,洞察號一共記錄了1300多次火星地震。在一個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們分析了發源於科耳柏洛斯塹溝的大約二十多起地震,科耳柏洛斯是火星赤道以北11度的一片平行裂縫群。

根據洞察號在任務中的描述,這些地震是由「地下的高溫區域」引起的。

研究團隊指出,在火山活動後形成的岩漿,或者說地下的火山岩,就能很好地符合這項描述。

此外,火星軌道飛行器從不同的角度拍下了科耳柏洛斯塹溝周圍的黑色塵土,這也為上文提到的描述提供了證據。

(圖解:科耳柏洛斯塹溝周圍最近的爆炸性火山沉積物。圖源:NASA。)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西蒙·斯塔勒(Simon Staehler)在一次報告中指出,「這些顏色更暗的塵土為距今較近的火山活動提供了地質學方面的證據,儘管這裡的『較近」指的大概是過去50000年以內,但在地質學中,它們算相對年輕的了。

「我們現在看到的極有可能是過去很活躍的火山區的殘存部分,或者,不是過去,因為地底的岩漿可能正在向東邊的下一個噴發點移動。」

(圖解:這張分層設色地形圖展示了火星科耳柏洛斯塹溝群的裂縫們的相對高度——紅色和白色的相較於藍色和紫色的要高。這張地形圖是基於該區域的電子地勢模型繪製的,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出該地的地形和地貌。圖源:ESA/DLR/FU Berlin, CC BY-SA 3.0 IGO。)

儘管仍需要更多的後續研究來論證和充實這項被發表在網上自然天文學雜誌(Nature Astronomy)的新結論,來自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士後Anna Mittelholz(安娜·米特爾霍爾茲),也是研究的合著者,也在同一次報告中補充到:「支持『火星地底可能存在岩漿』這一觀點的證據實在是太讓人慾罷不能了!」

洞察號(Insight,是「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的縮寫,意思是利用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進行內部勘探。)可能不會長期保持對火星地震的記錄了,因為火星上的塵土堆積在它的太陽能板上有一段時間了,這使得它在2022年冬天之後還繼續運轉成了不太可能的事,此外,若是有一場火星沙塵暴,它的燈就會被毫不留情地滅掉。

(圖解:從高空看火星沙塵暴,右圖是沙塵暴後。圖源:strangesounds。)

相關知識

火星是離太陽第四遠的行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小的行星,它只比水星大一點兒。

在英語中,火星的名字(Mars)來自羅馬戰神。

火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它有著薄薄的大氣層,也有地殼,並且組成地殼的主要元素和地球的大致相同。此外,火星的核也和地核一樣,由鐵和鎳組成。火星有著像撞擊坑、山谷 、沙丘、極地冰蓋這樣的地貌。

(圖解:火星。上下端白色部分為極地冰蓋。圖源:NASA。)

火星有兩個形狀不規則的「月亮」,火衛一(Phobos)和火衛二(Deimos)。

(圖解:火衛一(左),火衛二(右)。圖源:starparty。)

BY:Mike Wall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adc4eadecaf79d85f8c9ca018b7db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