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這一「評」,將王寶強的「底色」,展現得一覽無遺

2023-07-10     置身事內

原標題:央媒這一「評」,將王寶強的「底色」,展現得一覽無遺

7月8日,「人民論壇網」發表了一篇對王寶強導演的《八角籠中》的評價。

《為觀眾呈現更多具有思想深度的影視藝術作品》的標題,肯定了《八角籠中》的現實意義,也是對王寶強「6年磨一劍」的稱讚。

截止7月10日,《八角籠中》的票房已經接近9億,有望突破10億大關。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上映的港片《掃毒3》,如今票房不到2億。

《掃毒3》眾星雲集,還是大IP的續作,卻因為套路化,沒新意,遭遇了觀眾不買帳,票房收入難以回本的尷尬境況。

而《八角籠中》的底氣,就是真誠,這也是王寶強從出道以來,不管是做演員還是做導演,一直保持的底色。

評論中這樣寫道:六年的沉澱,王寶強把《八角籠中》這部電影,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堅守著「還觀眾一部好電影」的承諾和初心,真誠地回報了觀眾。

可以說,央媒的評價,將王寶強的真誠底色,展現得一覽無遺。繁雜的娛樂圈中,像王寶強這樣一直保持著「真誠」的明星,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6年前,他自導自演的第一部電影《大鬧天竺》,上映後口碑直接崩了,多數觀眾將其列為「爛片」的行列。

確實,對於一二線城市的觀眾來說,《大鬧天竺》就像是一出「譁眾取寵」的鬧劇,哪怕被片中的情節逗笑,也是帶著幾分尷尬和一絲不屑。

更何況「北上廣深」冷漠的觀眾,是帶著刻板印象去看待王寶強的。

其實,哪怕是在「譁眾取寵」,王寶強也展現了「真實」的一面。在他看來,喜劇片就是要打打鬧鬧,給觀眾帶來2個小時簡單的快樂就是剛需。

這個想法,應該是紮根在王寶強心中的,因為他就出生在農村,沒什麼文化的他就覺得花花綠綠的舞台不但喜慶,還是非分明,也是老鄉們看到後會咧著嘴駐足觀看的東西。

所以《大鬧天竺》在三四線城市的口碑,其實還不錯。

但三四線城市的觀眾,沒有評價電影好壞的「話語權」,所以那一年,《大鬧天竺》在口誅筆伐下,被評為「金掃帚獎」(年度大爛片)也在情理之中。

但意料之外的是,王寶強竟然去領獎了,這也是第一位到現場來領「金掃帚獎」的導演。

他不是帶著「情緒」去領獎的,而是真心去反省和接受批評的。

在上台領獎後,大熒幕開始播放《大鬧天竺》的片段,舞台全黑了,看不到王寶強的臉,不知道他看見大屏上自己拍攝的東西被稱為「爛片」後是什麼想法。

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他反思了拍爛片的原因,真誠地向觀眾致歉,然後又做出承諾——還觀眾一部好電影。

因為真誠,王寶強發言時,好幾次被台下的掌聲所打斷,這些不是客套的掌聲,而是真的被王寶強的話打動了。

就像網友所評價的那般:不忘自己底層出身還總能回歸做好自己,黑不起來,你黑了他等於黑了自己。

事實上,《大鬧天竺》口碑的折戟,讓王寶強的事業陷入了瓶頸。

2019年主演了《新喜劇之王》,結果讓周星馳的票房神話破滅。其實這完全不是王寶強的鍋,星爺自己要炒冷飯,王寶強就是那個「倒霉蛋」。

2021年,王寶強出演了《唐探3》,沒想到卻出現「大熱倒灶」的局面。

自導自演的《少林寺德寶傳奇》,甚至都沒有院線敢要,只能淪為「網大」。

這種情況下,王寶強急需要一部口碑爆棚的作品,來扭轉頹勢。

《八角籠中》就是在這種壓力下完成的。

它不但要承擔王寶強的事業期待,還肩負了實現6年前他那句「還觀眾一部好電影」的承諾。

要想完成這些,這部電影需要有能打動觀眾的東西,在王寶強眼中,這個東西叫真誠。

他曾表示,「這個故事,來不了假的,觀眾之所以能信,是因為它是真的。」

本身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但要拍成一部好看的電影,還是需要用心打磨的。

王寶強半路出家當演員,又半路轉型做導演,他知道自己做導演功力不足,所以借鑑了《我不是藥神》的敘事手法,來講述《八角籠中》的故事。

這樣做很穩妥,但缺少了靈性,有利有弊吧。

整部《八角籠中》顯得過於工整和模板化,沒有看到導演的靈氣,不過因為王寶強真誠的底色,給整部電影賦予了「匠心」色彩,這種「天賦不夠努力來湊」的做法,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觀眾的情感。

就如央媒評價那般:真誠不僅是現實題材影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豐富了觀眾對影片的觀賞性和可信性。

其實比起自己的「好兄弟」陳思誠,王寶強在導演天賦上面,確實還有差距。

比如拍攝《消失的她》,陳思誠將鳳凰男,東南亞被噶,冰櫃藏屍等熱點話題揉在一起,搞成一個新故事,通過翻拍國外影片的方式,製造出一個新的切入點。

《消失的她》的切入點,是「性別紅利」,結果破了30億票房。

陳思誠的首部電影《北京愛情故事》,也是靠著「愛情紅利」,糅合了當時流行的網絡段子,斬獲了當年情人節檔票房之冠。

《唐人街探案》則將懸疑推理和喜劇表演糅合在一起,王寶強負責爛梗和搞笑,劉昊然用「多智而近妖」的冷靜,中和掉王寶強飾演的角色本身的「油膩感」,結果一炮而紅。

而王寶強做導演,撒手鐧就一個,那就是真誠。

也正是因為王寶強太「真誠」,讓陳思誠心甘情願地為他伸出援手。

《八角籠中》成本大概在1.5億至2億之間,因為業內人普遍不看好這部片子,王寶強找不到太多的投資,只能拿出自己的全部身家投到電影中去。

就算這樣,到了後期製作環節,還是沒錢了。

關鍵時刻是陳思誠伸出援手,他對王寶強承諾:錢的事交給我,你不用操心。

實際上,多年前王寶強因為離婚後沒錢交稅,也是陳思誠給他借了三百萬幫其渡過難關。

如果不是相信王寶強的為人,怎會這般放心。

好在《八角籠中》取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王寶強一直緊繃的心也能松下來了,同時也保住了自己作為「一線中生代演員」的位置。

說實話,王寶強在演技上面的天賦,在中生代演員中,是屬於拔尖的。

既能在《樹先生》中將自己的特點發揮地酣暢淋漓,又能在喜劇片《人在囧途》中搞笑扮丑,戲路大開大合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這次《八角籠中》的表現,因為有了導演的身份,演技上更是得到了加持,可圈可點。

出道20年,王寶強有不少佳作誕生,是名副其實的實力派演員。

但匪夷所思的是,這麼多年來,他竟然沒有一次被提名為「最佳男主角」人選,難怪很多網友為他鳴不平,稱那些「學院派」的評委存在「科班歧視」,看不得草根出身的演員拿大獎。

希望這次《八角籠中》的成功,能獲得主流影視獎項的肯定。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a84fc4fed2b02e46a1c13fb7c996c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