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祖國萬裏海疆
最早迎接太陽的地方
秦皇漢武 封疆拜日之地
也是「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的故鄉
這就是榮成
天之盡頭,天鵝海岸
在神奇的北緯37度黃金海岸
榮成人揮動如椽巨筆
繪出秀美如畫的千裏海疆長卷
榮成自古為「海上咽喉,東陲要害」,明時設衛所於此,故形成獨特的海洋衛所文化。海,是榮成歷史的根,也是榮成文化的魂。這裡,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多樣,被授予「中國漁民文化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稱號。隨著大天鵝的陸續回歸,榮成成了冬季旅遊的熱門城市,讓我們一起向東向海向榮成,赴一場浪漫之約。
站上成山頭 ,待紅日自天邊躍出,憑欄遠眺,海天一色、礁石嶙峋、雲霧飄渺、天高海闊,盡收眼底。
早在春秋時期,成山頭就是山東半島沿海風景線的重要一環。齊景公曰:「吾欲觀於轉附,朝儛,遵海而南,至於琅邪。」文中的「朝儛」,指的就是成山頭。在神祇崇拜的遠古時期,成山頭又被譽為日主神的居住地。因此,拜日、祀日、祭日則成為當朝王者的一項重要活動。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先後兩次登臨成山頭。在成山頭留下許多歷史古蹟和遺址,如始皇東巡時的左驛道、秦代立石、射鮫台、祭壇遺址、望海台遺址等,民間也因此流傳很多有關秦始皇的精彩故事和神話傳說。
榮成歷史古蹟眾多,成山頭、石島港、朝陽港是中國古代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連同境內國寶留村石墓群,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古代北方重要遺產點實施保護。
在赤山景區有一座千年古寺法華院,猶如石島灣畔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發光,鐫刻著歷史的記憶。
榮成有八景,即:不夜城、秦橋遺蹟、峨石灜波、牢山雲洞、花斑彩石、龍池暢觀、玉駕仙境、游龍山寺登天門絕頂,每一景都有著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
穿上喜慶的服裝,腰間系上腰鼓,踩著鏗鏘有力的節奏,精彩的漁家秧歌便上演了。在榮成,漁家秧歌、漁民號子、漁家鑼鼓是榮成特有的「三漁文化」,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依託文化館總分館建設機制,「三漁文化」常下鄉、常在鄉,不僅豐富了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實現了活態傳承和產業化發展,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力量。
海草房 是榮成海洋文化的見證,目前榮成遍布著200多個以「海草房」為特色的傳統漁村,其中國家級傳統村落13個、省級傳統村落21個。
海洋特質和數千年歷史積澱,為榮成留下了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項、省級15項。
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 凸顯出榮成的海洋文化歷史積澱深厚,文化形態鮮明、種類多樣,且存續狀態良好。
在榮成吃啥?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海鮮,榮成的海鮮也從不會讓食客失望。海參、鮑魚、對蝦、海膽、螃蟹、爬蝦……當滿滿一大盆海鮮端上桌,就能親身體驗到生活在榮成海邊的「豪橫」。
地處神奇的北緯37度線,這裡12處國家級海洋牧場,6處國家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與海灣、浴場、島嶼相生相映,勤勞的榮成人在這片海域「牧海耕漁」,也獲得了大海的無私饋贈。
這裡的海帶、海參、鮑魚產量分別占全國的27%、15%和14%,榮獲「中國海帶之鄉」「中國海洋食品名城」等美譽。
海鮮雖美,但在榮成人的餐桌上,卻不只有海鮮。香噴噴的大花餑餑、麥香濃郁的盛家火燒、口感Q彈的地瓜面……每一種味道,都縈繞著濃濃的鄉愁。
在榮成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瓜果亦是格外飄香,被稱為「糖包子」的無花果、糯糯甜甜的棗油桃、爆汁的軟棗獼猴桃……每一口都令人垂涎。
除了吃之外,喝上一杯榮成綠茶,瞬間提神醒腦。這裡的綠茶回甘濃烈、湯色清鮮、深受喜愛。
暢遊齊魯 「縣」在出發,去榮成!
欣賞大天鵝在雪中浪漫起舞
迎接中國大陸海岸上第一縷陽光
跳起歡快的漁家秧歌
品嘗色香味俱全的海鮮大餐
……
向東向海向榮成
出發吧~
來源:文旅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