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吃雞蛋會影響膽固醇水平嗎?

2024-10-1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道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9月26日報道,幾十年來,雞蛋一直被認為是導致膽固醇升高的罪魁禍首之一,這使人們普遍認為吃太多雞蛋會對心臟有害。然而,哈佛大學醫學院學生尼克·諾維茨最近一項實驗對這一觀念提出挑戰。在一個不同尋常的研究項目中,他一個月內吃了720個雞蛋,平均每天吃24個,以觀察這會對他的膽固醇水平產生何種直接影響。結果令人驚訝。

諾維茨還擁有牛津大學人類大腦代謝專業的博士學位。他將這一挑戰作為個人實驗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探索雞蛋中的膳食膽固醇是否真的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因為它會堵塞動脈並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每個雞蛋約含186毫克膽固醇。這意味著,從理論上講,增加雞蛋攝入量應該會提高體內膽固醇水平。然而,諾維茨的出發點截然不同:他試圖證明,儘管通過食用大量雞蛋使他的每日膽固醇攝入量大大增加,但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不會增加。

一個月吃720個雞蛋後,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不但沒有上升,反而降低18%,這打破了人們對多吃雞蛋的普遍看法和擔心。

諾維茨的實驗表明,膳食膽固醇與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之間的相關性可能不像人們以前認為的那樣直接。

我們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即膳食膽固醇)對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影響並不確定。就雞蛋而言,對大多數人來說,大量食用雞蛋似乎並不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至少不會達到以前人們認為的水平。

人體具有平衡膽固醇水平的調節機制。研究人員提出的一種假設是,飲食中的膽固醇會與腸道細胞上的某些受體結合,從而引發一種激素的釋放。這種激素通過血液到達肝臟,與一種名為GPR146的受體結合。當這種受體被激活時,肝臟就會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產生,從而幫助保持膽固醇水平的穩定。諾維茨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下降可能是這種機制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a1710278d218162d3c21cdd2bd49bd1.html